小说园

小说园>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限免 > 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3页)

第28章 给朱元璋讲史(第3页)

那么我要做的就是肯定这个制度,然后指出其中的缺点,并给出一些建议。

不论这些建议最后会不会被采纳,都能给老朱留下一个‘能人’的好印象。

“陛下,小子以为,科举虽然有诸多漏洞,然它确实是数千年来最接近公平的取士之法。”

朱元璋心中也已经认同这个观点,但还是不动声色的道

“哦?你此法的评价竟如此高?给咱好好说说其中的道理。”

陈景恪知道,别看深处皇宫,这种表现能力的机会并不多见,自己必须要抓住。

今天表现的好,才能获取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也没有再遮掩,说道

“先秦时期讲究血统,权贵官吏多是父子相传。就算出现替换的情况,也是从一个贵族转到另一个贵族手中。”

朱元璋下意识的想要反驳,可仔细一想才发现。

先秦史好像还真是如此,哪怕是好多奴隶、平民出身的人,其实祖上也都是权贵,只是家道中落了而已。

真正祖祖辈辈是平民百姓的,貌似还真没有。

有了这个认识,他就更加惊讶了。

这小子不会是要给我讲史吧?

“不只是官位,就连学问也是权贵专属,平民是没有资格识字的。”

“音乐也只有权贵才能欣赏……所以孔子才会说礼乐崩坏。”

“孔子有教无类,将森严的血统政治撬开了一道缝……”

“秦商鞅变法,采用了军功爵制,彻底打破了血统制度。”

“从此不论出身,只要上阵杀敌立下军功,皆可为官封爵。”

“然军功爵制亦有不足之处,获取军功爵的多位武将,多不通政务……”

“且民间有许多大才,并不擅于战阵搏杀,也就无法靠军功获得官位,导致大量人才不为朝廷所用。”

“于是察举制就出现了,其中最为著名,影响力也最大的,就是汉武帝首创的举孝廉制度。”

朱元璋已经震惊了,他竟然真的在给我讲史。

可是他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还是学医出身,又是如何梳理出这条脉络的?

学?

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时间也不够啊。

难不成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inf。inf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