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举报企业找哪个部门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比如在军事战略领域,共和国在亚洲转入了战略防御,那别的战场将会可能面临战略压力的增大。

为了避免出现某个战场崩盘,也同时为了牵制这些地区的虫群,以达到和东南亚的战略防御遥相呼应、彼此协调的目的,共和国下个阶段,准备进行动员本阵营的国家参加正面战场的战略沟通。

这个“本阵营”,指的是UNSC联合条约框架下比较核心的圈层那一些国家,比如人民德国当然是铁定的,意呆利当然算一个,像11区这种没得选的当然也能算。将来假如黎塞留同志能成功,那法国大概能算,俄国也一样。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吧。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已经或者正在进行左翼运动、红色革命或改革,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是不稳的,甚至于像德国,还有现在的法国,都是打的头破血流的,整个社会变革结束之后,可以说打的遍地都是废墟,血流漂橹。

因而在变革结束之后,这些国家都必然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共和国一直没有强求要他们立刻参战。当然像意呆利这种“抗线”的核心国家,或者积极的生怕没仗打的11区,这种属于特例。

只不过西方当然对他们是有意见的,一直在国际上营造舆论攻势,总结起来就是“窝里横”,“只搞革命不抗外敌”,“拒绝承担全人类义务是一种巨大的不负责行为”等等。甚至还学会了借力打力,用“革命者只把枪口对准内部,违背了共和国提倡的枪口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原则”之类的花语来搞事情。

共和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还是非常厚实的,特别是人民德国,作为新时代革命国家的先锋,在新国家建立之后,共和国首先承认了其合法存在,同时当月就签署了援助条约,给人民德国援建了117个22世纪初水平的工业项目,同时还提供了一百亿的贷款额度,让他们又自己上马了157个项目,战后的恢复速度非常快。

预计三至五年,人民德国的工业产能就会恢复并超过战前旧联邦的水平,两个五年计划之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就能全面恢复至战前水平甚至还能超过。

这对共和国也是好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青年党的新德国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和经济体系,在欧洲自给自足甚至承担起未来新欧洲的经济心脏的作用,那共和国的直接援助负担也能小很多,几千万上亿人口可不是个小包袱。

不过现在情况有变,在双方那次不知道有几分诚意的和谈破裂之后,虫族必然要加大力度发起进攻,趁着共和国轨道力量没回复的这个窗口取得一些优势。

如果虫族还是像往常一样,和米国在拉美眉来眼去、你侬我侬,那它们动手的最有可能的战场,要么是西亚--北非战场,要么就是南亚--东南亚战场,当然不排除在东欧、俄远东之类的地方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就是了。

因此,意呆利在整个中东的压力必然会剧增,法国现在爆发了革命,处于内乱状态,米国入驻欧洲的GDI兵力,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状态,恐怕还期待着虫族能拿下北非,让欧洲对米国的依赖加深呢。

因此,在法国撤军,欧洲其他各国,为了巴结米国的和共和国脱钩的政策,对北非也有点不上心的当前情况下,北非这个欧洲盾牌的安全性是在快速降低的。

为此,人民德国有必要在国内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出兵北非。

这个出兵事宜,早在人民德国建国后,双方就在讨论,定下的基调就是“如果有必要,人民德国的人民武装,应该且必须在半个月内,跨过地中海,出现在北非战场。”

为此,青年党在建国之后,甚至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复员退役,依然维持着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并且还在填补很多缺编部队的员额与装备。

现在北非战场的客观形势,共和国大战略的转变需要配合,还有回击西方的舆论攻势,都需要人民德国出兵北非,那么出兵自然就成了一个必然结果。

当然,共和国会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进一步武装他们。第一批就有20个重装师的装备,已经在辽省的军列专线装运,准备跨越大陆桥前往中欧。

而同时,新德国的部队,也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前整训和士气动员,第一批南下的,是提尔皮茨当初起家的嫡系部队,如今已经扩编到25万人的柏林方面军,下辖14个机械化师,4个重型装甲师,3个重型炮兵师,还有配属160余架歼16M为主的主力空军,士兵的兵员素质和单兵战斗力也是非常强的。

指挥官当然是温彻斯特,提尔皮茨虽然很想去一线手撕猎人,但是她现在已经是德国的领导者了,当然没那个时间去一线。

PS:有一说一,我觉得致远星这个名字翻译的真好,reach音译成“瑞曲星”,还是少了点神韵。

第255章柴郡有事要找提尔比茨书记!

7月14日,柏林街头花团锦簇,人山人海,但是并非是什么重大庆典,也不是迎接凯旋,而是送柏林方面军组成的南下先遣部队正式出发。

人们涌上街头,用鲜花、掌声、欢呼和泪水,送走自己这些陌生的亲人和战友。

这是提尔皮茨提出的,简朴而热烈的出发仪式。

这次出征并非秘密的,北非还没有到需要紧急救火,因此越隐蔽越突然越好的程度。这个南下行动是公开的,甚至最好排场还要大点,因此部队没有选择在某个凌晨的黑夜里,全体登车然后默然南下,而是组织了柏林盛大的欢送仪式。

从北郊军用机场起飞的机群呼啸着略过柏林上空,和人民的欢呼混杂在一起,同时还有不断抛送的鲜花,街道两侧楼房不断飘舞的彩带,共同证明了这支军队所受到的人民的爱戴程度之深。

同时这又不是凯旋,因此没有各种热烈的拥抱和缓慢的庆祝队伍,军车排成纵队,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快速穿行,向着南方进发。

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当年苏联红场阅兵的感觉,士兵们在祖国和亲人的感召下,离开欢呼的海洋,跨越地中海,去往遥远的北非战场,对士气的加成还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个很好的宣传素材行动。

柏林方面军的士兵来源本地人居多,时不时就能看见家人挥泪送别的景象,泪如雨下在今天的柏林绝非夸张。

不过人们虽然很不舍,但是对于出兵北非却大都是支持拥护的。这个国家的人民,固然深受战争的摧残,却也因此在残酷的现实教育下,对右翼的那些白左思潮彻底抛弃,变得更成熟,同时也更加深刻的明白战争的内涵,明白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关系——

对于正义的保卫家园的战争来说,战争捍卫和平,和平结束战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