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所乐见为从何所来
弥勒菩萨当然也是法身菩萨,能够让弥勒菩萨赞叹的,那当然是不思议境了。弥勒菩萨赞叹这些法身菩萨,提出六点的说明:
第一个,巨身。看他的身相就不可思议,这种福德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这身相是一种福德所庄严。第二个是大神通。这个神通跟你因地的三昧、禅定、陀罗尼是有关系的。这个人的三昧力、禅定力是高深的。第三个,智慧叵思议。他们具足广大的中道的智慧。第四个,志念坚固,菩提愿力不退转。第五个,有大忍辱力。这个大忍辱力是赞叹他的理观强。一个人内观力越强,他对外境安忍不动的力量越强。第六个,众生所乐见。就是这个菩萨已经长时间地圆修六度,广结善缘。
赞叹这六种功德,最后问“为从何所来”。
这六种功德,我们特别提到一点,“众生所乐见”。
我们知道,成佛,在《法华经》的思想是两大块:一个是般若道,一个是方便道。般若道强调万法回归一心,所以到了<随喜功德品>你会知道,到了<随喜功德品>佛陀就明确地提醒,修般若道的人,你最好是不要去管一些什么布施、盖庙。他说,这些东西其实赶不上你在里面修理观(到<随喜功德品>再说)。就是你在一个凡夫位、趋向般若道的时候,你的重点在于万行回归一心,没有什么事情比开显内心的真如本性更重要。
但是,到了般若道以后,进入方便道,那就不一样,它的方向完全相反了。前面重内观,那么到了方便道以后是怎么回事呢?是一心开出万行,开始从空出假了。到了万行当中的六度,更重要的就是广结善缘。
众生是这样,众生法界,我们一个打妄想的众生,我们根本没有判断力,说哪一个菩萨比较好、哪一个菩萨的功德比较大。我们没有判断力。我们完全是怎么?靠直觉。比方说,以我们娑婆世界来说吧。娑婆世界,我们特别喜欢观世音菩萨,特别喜欢地藏王菩萨。那难道你有判断力说,这个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比其他菩萨的功德大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这两个菩萨长时间跟娑婆世界众生结缘,他们经常示现各种卖鱼的、卖菜的……做你的弟弟,做你的哥哥,做你的父母,长时间地跟娑婆世界众生结缘,所以你看到他的时候就有一种莫名的欢喜。你也说不出来,就觉得特别亲切,这就是“众生所乐见”。
就是这个菩萨长时间在众生的世界里面修六度,广结善缘。所以,合理地推论,这个菩萨是一个非常资深的法身菩萨,不但是大智慧、大神通、大福德,重点是跟众生结下了广大的善缘。所以这些菩萨是不得了的,他们在方便道已经长时间地经营于这个众生的法界。当然这个菩萨就值得我们探讨——他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而来?这是提出这两个问题。
庚二、叙眷属数量
我们看庚二的“叙眷属数量”。先看第一段。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
其数无有量如恒河沙等
这从地涌出的菩萨,他不是一个人来,而是每一个菩萨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带有眷属。这些眷属加起来数量非常非常的多,犹如恒河沙等。这里作一个总说,就是这些菩萨各有各的眷属。
我们看这些眷属的数量。看第二段。
或有大菩萨将六万恒沙
如是诸大众一心求佛道
是诸大师等六万恒河沙
俱来供养佛及护持是经
将五万恒沙其数过于是
四万及三万二万至一万
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
半及三四分亿万分之一
千万那由他万亿诸弟子
乃至于半亿其数复过上
百万至一万一千及一百
五十与一十乃至三二一
单己无眷属乐于独处者
俱来至佛所其数转过上
这是说明这些从地涌出的菩萨所携带的眷属的情况。
携带眷属最多的,就是用恒河沙来做单位的。有些的法身菩萨各自带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这最多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都是一心求佛道的,就求大乘法的。这些带有六万恒河沙眷属的菩萨有多少呢?有六万恒河沙数。六万恒河沙的菩萨,各带了六万恒河沙的眷属,“俱来供养佛,及护持是经”。这些菩萨里面眷属最多的,就是六万恒河沙。
或者少一点的,也有带五万恒河沙。那么五万恒河沙,“其数过于是”,就是说,眷属的数量越少,这些领导者菩萨的数量就越多。所以,领导五万恒河沙眷属的菩萨数目,是远远超过领导六万恒河沙的。就是数目越少,这个菩萨就越多,领众的菩萨就越多。或者有带四万恒河沙,三万、两万、一万,乃至于一千、一百,乃至于亿万分之一恒河沙。这就以恒河沙做单位的,有这么多。
第二个,用“那由他”做单位。那由他就是千亿。有千万那由他。
或者有一般数目的,就是万亿、半亿。当然这些,我们说过,数目越少,这些领导的菩萨就越多,或者百万、一万,乃至于三、二、一。甚至于有的是“单己无眷属,乐于独处者”,有些人是单独一个来,他是没有眷属的。那么这些人数目就最多了,这些的数目就超过前面的所有有眷属的数目了。这是说明眷属的情况。
我们看结示。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