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赵国基本上是个哑巴!
&esp;&esp;但是羸政也没亏待他,给了赵国国主……三颗小儿头一样大的夜明珠!
&esp;&esp;李季阳当时就想笑了!
&esp;&esp;赵国现在最缺的是粮食,羸政偏偏一粒都没给,反而给了国主不能吃只能看的夜明珠,有什么用?
&esp;&esp;羸政还答应燕太子丹,过了年开春会给燕国送上五百石粮种,并且保证都是粮种。
&esp;&esp;魏国不用说,除了给粮食,还给了一千石粮种,李季阳就很不理解,羸政跟魏国很要好么好像自从龙阳君来过之后,羸政就对魏国特别优待了。
&esp;&esp;嬴政一番示威带警告,随后又给了安抚,李季阳感叹道:“这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啊!费了半天劲儿,各国反而要承秦国的情,因为没有秦国给粮种,这些国家明年指不定什么收成呢!”
&esp;&esp;唯有楚国,什么便宜都没占到不说,连点安抚奖励都没有!
&esp;&esp;冬日漫漫,秦国边境不断接收流民,秦国的安置工作做得很好,水渠修建完了,就让他们修路,暂时不能用水泥,那就让他们拿着锹镐先把路基修一下,路上有个土坷垃也得给打碎了铺平了。
&esp;&esp;这个其实就是个杂活,什么人都能干,每天一人一钧粮食,一斤盐巴。
&esp;&esp;一个月给分一只肉羊,算是给打牙祭的意思。
&esp;&esp;冬天需要衣服,给他们粮食,他们留下填饱肚子的,其他的都拿去卖了,如今粮食贵啊,卖了钱买布料做棉衣。
&esp;&esp;李季阳空间里有棉花但是不敢买卖,还不到时候,只能用木棉顶,价格便宜,争取不让人冻着饿着。
&esp;&esp;想发财那就没办法了,现阶段只能保持温饱。
&esp;&esp;秦国的人一开始对这些流民并不热情,还是朝廷下了令,说以后都是秦国人了,大家都一家人,这些老秦人才热情了一些,等到后来开始上工了,这些人整天在一起给朝廷打工,一个个都熟悉了,也就相互帮助了,来了人没地方住,大房子盖不起,盖个能暂时遮风挡雪的茅草屋还是可以的。
&esp;&esp;这一日阴天,但是依然需要上朝,而且今天是十月初三,羸政的生日。
&esp;&esp;李季阳想着给嬴政个什么东西呢?
&esp;&esp;他就从空间里弄了一棵五色草,先给他吃一个五色草,他空间里东西不少,每年给他吃一个,等他七老八十的时候……估计就能成仙了!
&esp;&esp;吃了这么多好东西,还不成仙也能当个千岁人瑞了,将来也不至于……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故事啊!
&esp;&esp;早朝上,众人恭贺国主生辰,然后各自献了些礼物上来,各国使臣也都带了礼物。
&esp;&esp;吕不韦给的是金子打造的一套酒具;精巧,华贵,也奢侈。
&esp;&esp;别人看着尚可,李季阳却不以为然,羸政也是将吕不韦的东西夸了夸,然后就让人放了下去,这东西他这辈子都不会用!
&esp;&esp;甘晶给的就是一整套的《礼记》,是竹简样式记载的,一个大箱子装着,李季阳看着都快流口水了!
&esp;&esp;因为据说这是甘晶的父亲甘茂读过的东西!
&esp;&esp;里头还有他老人家写的心得!
&esp;&esp;张平给的更加让李季阳眼馋不已,因为那是一整套的《尚书》。
&esp;&esp;《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华夏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共计三十三篇(梅赜从原先的二十八篇中析出五篇)、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古文二十五篇,经宋代以来的考异争论总体认为是东晋人的伪作直至清朝人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广泛汲取前人考订成果,摒弃二十五篇伪作,将篇目重新厘定为二十九卷,大抵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的面貌。《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虽说文字大体古奧迂涩,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esp;&esp;对于这样一整套的《尚书》,要不是献给羸政的,李季阳早就想抢了好么!
&esp;&esp;后世对《尚书》的研究很多,但是直到他穿越前,《尚书》还是没有完整。
&esp;&esp;因为后人无法想象几千年前的人说话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