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光纤之父高锟的贡献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1979年的瑞典爱立信奖(Ericsson Prize)先用电报通知,随后才有正式函件。当年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先来一封用黄色信封送递的电报。母亲在1976年去世时,父亲就是从英国发来这样的电报。

我收到电报,不知内里吉凶,战抖着打开来,那才松一口气,里面没有什么坏消息。但我还是要过好一会儿,心情才平复过来。那实在不由得我不紧张,奖金是五十万美元,虽然是和我的好朋友莫理亚分享。

我的樟脑封藏黑色西服也不管用了,这趟得穿燕尾礼服,我是到达瑞典后才赶制一套。我和美芸在当年十一月到斯德哥尔摩出席了长达一星期的颁奖活动。在大学的孩子们都要上课,没有同行。我们乘坐瑞典航空公司的头等客舱,才登机,机舱服务员便指名道姓的向我们祝贺。我仿佛已成了知名人物。

我们入住的自然是最好的酒店,与当日因公干初抵美国住进的青年会旅舍不可同日而语。由房间外望,一水之隔处便是皇宫。光洁如新的被褥床单,连早餐的摆设也精巧讲究,这样子的排场,一旦习以为常,以后的日子真不知怎过。我们尽情享受酒店的设施,但花费十分谨慎,虽然一切开支都不用我们支付分文。在以后几年,我们的手头虽然比较宽裕,但在花费上仍一直节约,尤其是运用公款时更是如此,我们既不胡乱花自己的钱,当然也不应拿公家的钱来挥霍。

当我把酒店的账单交给爱立信公司时,他们也大感讶异。一名负责人说:“你们可真省俭,去年一位美国来的得奖者,交给我们一张天文数字的账单,他每天都打越洋电话回家,结果令我们大大超支。”

颁奖礼按诺贝尔奖的规格进行,在同一个礼堂,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卡尔十六世主礼。王后因头胎待产,没有出席。嘉宾入座时,台上有弦乐五重奏乐队在演奏。最后号角响起,国王就座。他还很年轻,和我差不多高,在他面前,不会像面对我的美国同事那样,像面对一座大山,这减轻了我的紧张。

仪式上少不了各色人等的发言和赞词,都是表扬莫理亚博士和我的贡献。然后莫理亚和我都要相继致词。美芸后来告诉我,我把拳头捏得紧紧的,显示出我十分紧张。当时我的皮肤常起斑疹,正是工作压力和事务繁忙的后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Chapter10 我的收获(4)

那一星期活动十分紧凑,除颁奖礼当天晚上的盛宴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宴会,有一天的晚宴是在一个中古大礼堂举行,每个人都盛装出席。另有一个较小型的宴会,国王也有出席。入席前的酒会上,我们发觉来宾都聚集在长长的房间的一头,国王则独自在另一头。莫理亚夫人芭芭拉认为他太孤独了,看来很不高兴,于是拉着美芸跑过去跟他聊天。

她们本着美式的随和恳切态度和国王攀谈,又问及王后的近况。当天晚上我们就给恶补了一课瑞典皇室礼仪。原来除非国王下令,否则没有人可以接近他。看来,身处高位的人也是顶寂寞的。晚宴上我就坐在国王旁边,我发觉他也有点绷紧。

另外的一条礼仪规定,当国王在宴会后起座离去时,所有人都得跟着离开。如果你东西吃得慢,甜品还没吃完,那自然是你的损失。美芸就是这样,她刚要把盛着布丁的匙子放进嘴里,前后左右的人忽然都站起来,她只好跟着做。看来我们不应只顾品尝眼前的美食,还要留意国王的一举一动,好早做准备。

坐在国王旁边,他很热衷告诉我他的游艇的一切,又问我光纤是否可用来改善船上的导航系统。

差不多十年后,在1988年,我获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我和美芸到斯德哥尔摩参加为新任院士而设的晚宴。国王与王后也有出席,我们列队恭迎,这时我的社会经验已更为丰富,懂得有礼地向皇室伉俪鞠躬致意。

国王向我微笑说:“我认得你,我们在另一个场合见过,你很面善。”我提起获爱立信奖的往事,并表示有幸这次能见到王后。国王也比上次轻松得多。成家立室、养儿育女会令人变得成熟,我们看来都累积了不少人生经验了。

斯德哥尔摩古老大家族瓦伦贝里(Wallenbergs)也在他们其中一家大宅,设宴款待爱立信奖的得主。为了让大家轻松一下,主办机构安排了德廷根(Drottingen)一日游,目的地是皇室的夏宫。天气虽然晴朗,毕竟已是秋天,空气中带着微寒,预告严冬的来临。

爱立信奖给我们颁发了两个奖章,一个是用黄金做的,我一直存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另一个是用镀金做的复制品,专供炫耀之用。1985年到德国工作时,我用红色锦盒盛着随身携带。有一天我打开锦盒给一位朋友看,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每星期来一次给我打扫房子的女工把奖章拿走了。她的工作做得有点拖泥带水,几星期前已把她解雇,现在发觉,已经太迟。那奖章不知流落何方,希望总有一天会回到我的身边吧。

在德国斯图加特,我得悉另一个获奖的消息。是纽约来的长途电话,马科尼奖(Marconi Prize)遴选委员会在敲定得奖者后急于把消息告知,不晓得从哪儿得悉我的行踪和住处电话,立即致电给我。因两地有五六个小时的时差,当时大概已是德国的午夜,我睡得正酣,惺忪中拿起听筒,含含糊糊地应着:“喂,是,噢,唔,谢谢。”随即又重回睡乡。

身旁的美芸给电话吵醒,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说:“他们好像是说什么马科尼奖。”说毕,又倒头便睡。美芸不放过我,不时把我弄醒,要问个明白。

我回到纽约与遴选委员会面时,当然完全清醒了。我向他们道歉,请他们体谅我的无礼。后来我得与马科尼的女儿布拉加夫人会面,谈到此事,大家都笑不可抑。往后几年,我与布拉加夫人交往也很密切。 txt小说上传分享

Chapter10 我的收获(5)

布拉加夫人是马科尼首任妻子所生的女儿,马科尼借着第二次婚姻,成为显赫的意大利家族的成员。布拉加夫人不想就此寂寂无闻,成立及亲自管理马科尼基金及颁发奖项。马科尼奖每两年颁发一次,1985年已是第十一届。

布拉加夫人的脉络贯通美国和意大利,颁奖礼轮次在两国举行。1985年的典礼在纽约联合国大楼举行,由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颁发。在获得奖金外,我须在两年后的颁奖礼上报告我如何运用这笔奖金,对推进科学知识有所贡献。

1984年秋天,我在耶鲁大学开了一个有关光学纤维的研究生课程,在1986年和1987年我都开了同样的课程,但随着教学相长,内容经过修订。我的讲义累积得不少,只要多花些工夫,便可写成一部书。当时有关这课题的学生用书不多,英国的电机工程学会曾与我商谈写一部教科书,我正好借此履行对马科尼奖的承诺。1988年,在电机工程学会的赞助下,英国Peter Peregrinus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光学纤维》,供有关学科的学生使用。美芸给我写了一篇很好的序言,还修订了我的英文,令这部书的可读性大为提高。

在1988年我和美芸出席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颁奖礼时,我向大会报告了这两年来的工作,算是有了一个交代。布拉加夫人用尽了她在意大利的联系,让我们在意国的日子过得极惬意。

当时我已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康涅狄格州的房子仍没有卖出去,总是以为留着也许有别的用处。明漳在布朗大学读硕士学位,独自住在外面。女儿明淇在杜克大学毕业后,加入AT&T,获公司选派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读硕士课程。一家人可说各散东西,团聚几近渺茫。每念及此,难免有点伤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