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行尚浅,看不透也不足为怪,这个世间,可是没有绝对的神数。”
接着,那他那双仿佛被经历过无数沧桑而显得浑浊的双眼,微微转向了一个方向,仿佛能穿过那排排叠叠的屋舍檐宇一般,神色复杂,用这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
“此子,蛰龙也,老夫也看不透啊。”
※※※
去灵隐寺路上,不远之处,依稀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飞来峰和北高峰,秀丽绝伦,只是,林辰却是没由的感觉脊背一寒,仿佛有人在背后看着自己一般,看得四周人烟稀少,唯清晨淡淡的薄雾飘荡着,不由得微微抬头,看了看略显阴霾的天色,自言自语道:“嗯,要下雨了。”
再走得一阵子,只见得前面豁然开朗,人烟亦逐渐多了起来,在那两峰挟峙,云烟万状之中,一座庄严肃穆的深山古刹,矗立其中,前方之处,一块巨大光滑的石头之上,刻着「古刹灵隐,佛法浩瀚」八个遒劲古幽,沥满青苔的古篆,古朴幽静之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让人心静宁神,仿佛那尘世的喧躁被涤去一般。
林辰双眼一亮,大步向前走去,才走尽灵隐寺,方发现古寺两道大木门上方的横匾之上,雕着「灵隐禅寺」四个古色古香的大字,进的寺内,但见里头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闲庭信步而上,来的古寺中央,一座大殿横卧其中,大殿前方,一个巨大的,满是香灰的方鼎挺放着,此刻虽是清晨,这里却已是香客众多,寺中僧人亦是络绎不绝地安排事宜,香客们皆是一脸虔诚,口中默念经文,恭敬地上香祈祷。
来到这里,看得此情此景,林辰不禁暗自一叹,难怪罗浮梵音寺在民间的声誉,甚至一度超越蜀山昆仑,民间之中,素有“一生痴绝处,心梦在罗浮”之说,从灵隐寺这里便可看出,尘世中信佛之人何其之多,而且,一旦信仰佛门之后,那样根深蒂固的虔诚,更是代代相传,难以磨灭。
就在林辰默默看着来往忙碌的香客,心生感慨之时,突听得前方大殿之中,传来一阵呼天抢地的哭泣之声,林辰暗皱眉头,这等佛门清净之地,岂可如此喧哗,此时,亦有不少好奇之人上去观看,林辰随着人流,入得殿中,只见殿内正中,一座巨大的佛祖释加牟尼像,坐在青石雕成的莲花底座和佛光顶盘之上,足足有二十丈多高,端得无比的庄严肃穆,站在这里仰望着这座佛像,直让人忍不住心生顶礼膜拜之感。
而内殿中,佛像之前,跪着一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书生,他的身旁站着一行人,其中呼天抢地的,正是那行人中的一个双鬓略显霜白,风韵犹存的妇女,林辰眼睛扫了一圈,微微一怔,却发现了内殿的另一侧,宁立着两个戴着轻纱面罩的女子,好奇地看着这行人,林辰暗自一笑,自是认出了这两人正是昨晚西子湖上偶遇的赵家姑娘和孙大小姐。
这时,只听那行人中的妇女哭泣道:“佛啊,若然你有心,便救救我儿,我苦命的孩儿——”
哭声凄切,跪着那个年轻书生却恍如未闻。
此时,围观的人群中亦纷纷传出叹息声——
“唉,是沈家的人,真是可怜,多好的一个郎君……”
林辰心中一动,向旁边一个中年男子问道:“这位大哥,这沈家发生何事了?”
只听那人摇头叹了一声,道:“这沈家本来也是余杭中一落魄的大户人家,中间跪着的那个沈郎君更是今年殿试举人,眼看衣锦还乡归来,家门重振有望,却发现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子,已嫁做人妇,一时想不开投井自尽,幸好家人发现得早救了回来,如今却是这副痴痴呆呆的样子,这对沈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啊,唉,造化弄人啊!”
………【章九十六 心如明镜,佛前似悟玄机】………
林辰默然不说话,这个生性不羁的少年,虽然是修仙中人,但也未曾经历过这等红尘爱恨之事。
“佛啊,如果你有灵,求求你让我苦命的痴儿醒过来,妾身愿意诵经敲鱼,一生长伴青灯,只求让我痴儿回得魂儿来——”
妇人那凄然的哭声,情真意切,当真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周围之人都似乎被这凄凉的气氛所感染,默默不出声,一时间,大殿之中,安静极了,唯妇人的哭泣声,凄凄惨惨戚戚,她身旁的沈家中人,皆是一脸的惨然,一个脸容清癯的中年男子,亦是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搀扶起妇人,道:“娘子,佛门清静地,我们的忧愁,我想佛祖听到了,但愿我佛慈悲,保佑我儿逢凶化吉,我们离去。”
林辰默默地看着这对夫妻,心中有种说不上的惆怅然,三千烟尘事,事事绕心头,他开始有点明白,为何修仙者会对尘世敬而远之,修仙的过程,本来就是一条寂寞大道,但求长生,超脱尘世,得道成仙,这个过程,没有任何的精彩可言,又哪有闲情逸致去理会尘世中事,只是,是不是每个修仙者都应该本着一颗对世事漠视的心?如果本该这样,那世人所谓膜拜的神明仙灵,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姿态漠视着世间苍茫众生?如果这样,那世人求神拜佛,又有何用?那修仙者,即便获得永生,又能怎样,和一块没有情感的不朽之木,有何分别?
一时之间,少年沉思着,就在他静静思索着这个看似无比沉重的问题之时,只听得一阵低沉,却让人心神竦然的佛号声传来——
“阿弥陀佛——”
声音不大,偏生内殿中的每个人都能清晰可闻,仿佛这声音自心底升起一般。
林辰顿时回过神来,暗暗一惊,抬头向佛号声发出之处看去,只见得从那尊巨大的佛像旁边的内阁帘幕中,缓缓走出一个已明显到了古稀之年的老和尚,老人眼皮低垂,花白的长须直垂到胸前,那苍老慈祥的脸庞之上,尽是岁月的沧桑痕迹,他披着一件陈旧的袈裟,手中持着一个因长久的转动而已褪去所有颜色的经轮,后面跟着两个童子小僧,慢慢地走到众人跟前。
此时已是东日高升,当老和尚恰好停住脚步之时,乌云拨去,一缕阳光轻轻然然地穿过重峦叠嶂,洒在这个古朴幽静的佛门清静之地上,照耀到老和尚身上,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步,看上去,老和尚仿佛整个人沐浴在佛光之中一般。
大殿中的香客众人,看到这个老僧,神色蓦然的顿时变得无比的肃穆庄重,仿佛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尊佛一般!
“啊!是灵慧禅师——”
只听得一声轻呼,从内殿那侧两个年轻女子中那个较少的少女口中呼出,顿时,所有人的目光注视到她身上,仿佛责怪她打破了这庄严的宁静。
赵润儿也察觉到自己的莽撞,急急地捂住小口,倚在孙含烟身旁,大气也不敢出,而孙家的大小姐,轻纱轻动,似乎亦是微微紧张。
人群中的林辰双眼微微收缩,从眼前这个老僧身上,他感受不到丝毫的凌压,但这个老者出来后,整个内殿却充斥着一种如沐春风的安宁,让少年原本略微浮躁的心静了下来。
只看得老和尚手一手合十,另一手缓缓转动着手中的经纶,对沈家妇人道:“阿弥陀佛,施主苦恼,老衲已从我佛得知。”
妇人骤然看得这个德高望重的主持大师突然而至,顿时止住了哭泣,此刻看老禅师问话,怔了一下,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慌忙拉着身旁的丈夫跪下,沈家的仆人看的家主如此,也慌忙地跪在地上,原本这余杭中人就对灵隐寺的主持灵慧禅师尊敬无比,此刻情景,众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