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
如果「郭村长」不代表村里出面调停,那么十几天后,很有可能将出现「范家兄弟」与「赵凡」直接的暴力冲突。
到那时,若是「赵凡」武艺高强,能轻松慑服众人还好说,可若是实力不济,很有可能就会在这场冲突中,被人当场打死,到时候,整个村子内,或许除了「翠妮」家这的二老一女之外,恐怕没有人会在乎这名「灰衣少年」的性命。
原因二:
即便到了那个时候,「赵凡」的武艺略胜一筹,打赢了来犯的那些村痞恶徒。
可若是胜利的不够彻底,展现出来的实力,没有大到让对方放弃复仇的想法。
那么,「赵凡」与「翠妮家」势必将会迎来源源不断的报复,说不定那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西门大官人」,随口一句「打狗也要看主人」,就会将更难缠的势力,介入到此事件中。
原因三:
虽说为人判事不够端正的「郭村长」,的确会在这件事情上趋炎附势的「拉偏架」。
但身为这个上百户人家的一村之长,他终归还是需要去维护一些最基本的「体面」的……
「郭村长」可能会在调停的过程中收受好处,也有可能明目张胆的敲竹杠,但从他的利益视角来看,他确实不想在自己所管辖的地方,出现大规模的暴力事件,弄出几条人命来。
……
故而……
翠妮的爷爷,所想出的第三个应对方案,实质上就是一种向「范家兄弟」认错服软的选择,本质上与「林冲」向「高太尉」妥协退让并没有什么不同。
借由「郭村长」出面调停,「赵凡」当众对「范颠」几人赔礼道歉,「翠妮家」再拿出一些田地与粮食,来赔偿给「范家」及几个村痞,从而避免接下来,大概率会爆发的武力冲突……
在听完「阿公」的方案后……
「赵凡」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没有任何要埋怨,对面这位老者的意思,因为当一切回归现实的世俗生活,梳理逻辑的来龙去脉,「老阿公」能够有这些想法,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只是,沉吟了少许……
「赵凡」还是心绪复杂的开口说道:“……阿公,您有这样的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我不能否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委曲求全,确实是谋取生机的必要选择……”。
“……只不过,难道我们选择服软退让,一切就结束了吗?……还有,关于您想让我娶「翠妮」为妻的事情……”。
说到这里……
「赵凡」心中的思绪有些繁乱了,他好像有点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答复这个「第三选择」了。
……
而眼见对面的「灰衣少年」,话头停在了自己刚刚提及的婚配一事上,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年迈的「老阿公」,神色有些复杂的连忙解释道:“……赵少侠,第三个选择,未必能够彻底的解决欺压的根源……但却不至于让矛盾爆发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假使「郭村长」一家出面调停,这其中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便是,在村子其他人的眼里,你终究是一个不知根底的外人……如此之下,那「范家兄弟」很有可能,用「对外」的名头,迁怒于你,使得调停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少侠,老朽知道你是一个侠义良善之人,你自然也猜到了,若你独自离开,那「范家的恶徒」势必不会罢休的针对我们一家老弱……只是,你若是以一个「外人」的身份留下,在这种村内矛盾的调停中,势必会被区别对待……”。
“……所以,老朽才想出这么一个婚配为婿的法子……莫非?少侠是对我家「妮儿」有所不满?……”。
「老阿公」说话的过程中,眼神内诸般情绪来回激荡。
他想要借机撮合「翠妮」与「赵凡」的婚配结合,自然不单单是为了所谓的「以村内人的身份参与调停」,只是,那些更多的原因,他没有说,也觉得没有必要说。
「阿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觉得对面的少年,能够明白自己的用意与苦衷。
……
只是,在听到老者的解释后……
「赵凡」的神情,似乎变的愈发的愁眉不展了,只听他恭敬的接话道:“……阿公……您莫要误会,并不是说我对「翠妮」有什么不满,或是在嫌弃些什么……而是晚辈,能够体会您的良苦用心……试想,若我是为人父母的角色,我也会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但很可惜,我「赵凡」或许并不是那个,值得托付的人……因为我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苦难与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