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一担担是什么意思 > 风义无双02(第2页)

风义无双02(第2页)

譬如“多见”,除开古人碑帖之外,地域风气的浸淫至关重要。海上书坛自开埠以来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古有陆机、张翰、张守中、沈度、陈继儒、董其昌等。至清末民初,大家迭现,如曾熙(晚年自署农髯)、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康有为、陈三立、郑孝胥、吴湖帆、陈曾寿等,及至李叔同、于右任、沈尹默、邓散木等,蔚为大观而成就“海派书法”的盛誉,在全国都为之引颈瞩目,以至古都北京亦退避三舍。上海书家的开风气、引潮流,对于后来者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书画家如欲出名,上海办展则是终南捷径。如曾农髯兼擅南北两宗魏碑;李瑞清26岁才习隶书,后学苏、黄、米、蔡,已负盛名的吴昌硕对他极其佩服。曾、李二人均是进士出身,后者还点过翰林。进士的楷书功底,在我们今人来看,已经是判若云泥而颇难达到的境界了。曾、李二人当时在沪上润格鬻书,兼收弟子,有比肩齐名之盛。举例来说,“五百年来一大千”的张大千,入二人之门墙学书。尤在李瑞清点拨下,融隶篆魏碑,参以山谷笔意,终创苍劲飘逸自成一体的行书。张大千的书法是可以成家的,但倘如他无上海拜师的经历,则天分再高,也恐怕于书道终不得登堂入室。

以上拉杂而谈,无非说明地域风气对书艺者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绵绵不绝“润物细无声”的,包括艺术界万马齐喑的年代,上海书法界也仍孕育生机。清末民初的上海不仅收藏书画者众多(这是与上海的经济龙头地位密不可分的),学书画者亦甚多,不只是文人,商人亦好风雅。书界早就认识到海派书法的影响,如费新我先生,为不使行草“油滑”、过分“流利”,始临沈曾植。至今沈曾植的书法已开始受到当今书界一些人的重视。

“海派书法”的影响首先使周慧珺的父亲周志醒雅好收藏书画和酷爱书法,甚至延及他要求周慧珺自幼临帖:“人生在世,书一定要读好,字一定要写好。学书要学赵孟頫,学赵能似管道昇。”

我颇注意周父对周慧珺成就书家的启蒙,这是功不可没的一举,犹如封建时代考科举,“开蒙”是重要的奠基。周父是一个商人,却如此锦心,若不如此,周慧珺很有可能是不过粗通文墨的闺秀而已。学赵孟頫,为周慧珺走向书坛打下根基。以今天的眼光看,周志醒对书法是有研究的,他让周慧珺临赵帖,而无其他,而让周慧珺之兄周坚白拜师,立志让其成为职业书画家。周坚白溯颜、柳,后遵父命法赵孟頫,并参阅米芾《蜀素帖》。但周慧珺无意中看见米帖,竟被深深震撼,由此被米芾书法魅力所吸引,所浸淫,心摹手追,绵延不绝,由此及他,举凡米帖如《苕溪诗卷》《自叙帖》《珊瑚帖》等,几无遗漏。

一个弱女子,何来对米字的钟爱?如果按周志醒所嘱让周慧珺习赵孟頫,应无大错。字体温润秀媚,适合女子临学。这也是20世纪中期海派书坛帖学的时尚。

米芾是“唐宋四大家”之一,其人癫狂不羁,虽然先学颜、柳、欧、褚,后涉二王,但循王献之脱俗标新,融于己之行草,尤以“刷字”称绝一时,侧锋下笔、四面出锋,所谓“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故周慧珺亦云:“米芾的风格跌宕取势,一泻千里,有‘刷字’的美誉,我很喜爱。我觉得这还是和我的性格有关联,我喜欢刚强的一路。”

但,固然感觉“有关联”“喜欢”,临字则并非易事,古人尝论米字难学,故临之者稀。以周慧珺初见之《蜀素帖》为例,“蜀素”难以受墨,通篇几乎枯笔,但诚如董其昌跋云“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沈周赞为“超妙入神之字”。“超妙入神”不仅是沈周的评价,此后书贤多以“超妙”视之,如陶宗仪《书史会要》中亦称之“字则超妙入神”,又说“然异议者谓其神锋太峻,有如强弩射三十里”。这也显见米字“气则迈往凌云”的风格。马宗霍《书林藻鉴》卷九录有古人对米字的评价,不妨略录数则,如宋四家之一的苏东坡对米芾佩服至极,亦称赞“米书超逸入神”,“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黄庭坚云其字“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刘克庄云其“笔法超诣”,朱熹称之为“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赵孟頫赞其“书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矫然拔秀,诚不可攀也”。明清书家盛赞者更是不可胜举,姑不再引。这样一种超妙入神的书境,诚如古人所云:“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其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

再不妨举米芾《行草书盛制帖页》(故宫博物院藏)为例,此虽为米芾致蔡天启尺牍,早期小行草,却形态曼妙,笔势轻疾连绵,圆转流溢中见跳动之态,尤最后一行“天启亲”三字,一反如前而字大如拳,放笔跌宕而大行草,淋漓而下,酣畅飞扬,雄姿勃发,纯为“刷字”。故董其昌跋其裱边云:“笔墨、字形之妙,尽见于此。”这样的超脱胸臆、欹侧起伏,绝非常人所能学。董其昌亦临学过米字,《明史·董其昌传》曰其“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虽未入米字堂奥,但对于他的书法却不无得益。

周慧珺是一位敏行讷言之人,宽容有度,却不喜欢赵字。而赵孟頫正是书学上贬抑宋代书风,尚意失形而缺失唐人谨严法度。而米芾则是挣脱法度神游八极,从法度中出而不失法度。如果周慧珺仅入米字之囿,恐怕正如古人所云是“不过得其外貌”,而无“自然超逸”的“风骨”。

我注意到,周慧珺不是走皮毛之径,而是步步为营,有着极为规范的学书之道,经过规范化的训练和名师的点拨。尽管在1962年她23岁时,所临《蜀素帖》经过严格评选,参加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身)举办的市级书法展,后被刊载于《新民晚报》。但她并未志得意满,而是决心拜师,精进书艺。

她首先进入中国书法家篆刻研究会创办的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执教者皆为上海甚至全国书坛一时之翘楚,如沈尹默、白蕉、翁闿运、拱德邻、钱君匋、方云疾等十数人。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是20世纪50年代后全国首家成立的书法协会,沈尹默为主任。该会举办的书法学习班的创举:一、革除书法自古以来私相授受的惯例。二、因材施教,老师不强求学自己,对学生临习碑帖不加限制,只教用笔技巧、临习要点,分析各种碑帖的妙处。不似今天学生只临老师的字体,形成书法艺术的严重倒退。三、取法乎上,推崇海派书家对魏晋风度的风雅蕴藉和二王终极审美情趣,强调帖学的掌控。

这三点对于周慧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奠基,如果说其父周志醒的引导临帖是遥望宫墙,进入书法班则是登阶叩门,而她得到真正书家的点拨则是进入堂内。她在书法学习班的指导老师是拱德邻,古诗文根基深厚,为人“寡会萧索”,讷言好静,与周慧珺性格相仿。拱先生是沈尹默的好友,周慧珺因此也受教于沈先生,并得益示范;尤为重要的是得到沈尹默“悬腕抬肘”理论的启迪,对周慧珺日后喜直立悬腕挥毫和形成书法凌厉的风格起到重要的开蒙作用。得益于沈老的教诲和示范,是周慧珺之幸。同时她还得到胡问遂、翁闿运的亲炙,用周慧珺的话说是“指点迷津,茅塞顿开”。

尤其翁闿运对周慧珺影响甚重,成为周慧珺书法艺术和书学思想的“直接灌输者和启导者”。翁氏对颜字有深厚研习,后又遍习百家,四体兼长,真行更妙。且指导周慧珺遍读名帖,眼界放宽。翁氏甚为推重周慧珺,多次赠诗,有“后来居上见英雄”之句,可见慧眼识人,预见成就。

拜师使得周慧珺修得正果,未走歧路。沈、拱、翁三人,不仅是书学名家,而且于旧学诗文无一不通,这对周慧珺影响极大,使她不同于一般学书者,而是胸襟致远,修文明志。

受过名师点拨是非同小可的,周慧珺的大量读帖、临帖非寻常人所能想象。她进入上海画院成为专职书法家,是她人生的大获益。资料室中所藏珍贵碑帖册牍几乎日日研读,上溯晋唐至宋,下及明清,其草、篆、隶、榜书、小楷,无所不涉,每临帖而似真,她的心得:“大量地临习碑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诸多经典碑帖所蕴含的技法与内涵都学过来丰富自己,才能积累跳入书法艺术堂奥所必需的‘内功’。”周慧珺曾有文章《临帖》发表,其心得在今日亦不无指导意义。

诸位老师的引导使周慧珺更上层楼,使人不得不相信因缘的造化。拱德邻的名字无疑取自“德不孤,必有邻”的圣贤名言,与周慧珺德行相得益彰。翁闿运,字慧仁,与周慧珺名字中一字相同,故翁老欣然赠诗云:“君名我字偶相同”,亦是缘分使然。这首赠诗中还有“可喜灵犀能自点”之句,是赞誉周慧珺于书道的融汇聪慧。

周慧珺在20世纪80年代前,深受沈尹默门派影响,属帖学一派。对碑版几无涉猎。前溯海上书坛无不尊碑卑帖,清末民初沈曾植、曾熙、李瑞清等以碑取法,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倡导,及至吴昌硕、李叔同、谭延闿、经亨颐等,声气相应。20世纪50年代前才趋弱势被帖学所取代。周慧珺在临帖中,视野触及碑版,在翁闿运的指导下,又广涉其中,逐渐达到“碑可强其骨”的新高度。204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周慧珺教魏碑》中可见她在碑版上的功力,此不赘述。

周慧珺初学赵字,后又精临米家,借法颜、柳、欧,取法“宋四家”,遍及魏晋南北朝之碑版,由表及里,广收博览,心手精熟,才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真正意义上地开始书法创作。

一个书法家仅有功底,而无天时、地利、人和,欲脱颖而出,难矣。周慧珺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机缘。

随后,上海举办书展,周慧珺作品始得以参加,1973年,《人民中国》为庆祝中日邦交,发表日文版《现代书法作品选》,全国共选出21位书家作品,周慧珺赫然入选。当年11月上海举办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周慧珺又入选。

1974年1月,上海书画社约请周慧珺出版字帖《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数年连印十数版达百万册,其影响之大,不可枚举,当时书法爱好法临此帖者甚广,谓之“慧珺”体。周慧珺也于1975年在翁闿运的引荐下入上海画院,成为专职书法家。

周慧珺在出行书帖时,机缘脱颖,一帖成名,她自己后来承认:“创作水平远不是现在可比……太年轻,技法还不成熟。”“或许是一次‘历史的误会’。”她还说:“老一辈的著名书法家被打成牛鬼蛇神,不准写;……全国范围内唯有上海书画社就有能力出版字帖。”尽管这本字帖书风刚健俊逸,含有米、颜的韵味,但与她此后的字帖相比,当然功力、技法略显稚气。但周慧珺确占地利、人和,如她不在上海,当与此无缘;如无功力,亦不会入选,恰逢天时,真正是风云际会,因缘眷顾。

我个人还认为,除开天分、广收、勤奋、好学、师从、环境、机缘等之外,周慧珺的刚强性格也是她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她疾病缠身、体弱多舛,加上家庭困厄,苦难坎坷,几乎伴随其不惑之前。《周慧珺传》中有详尽叙述,此不多引。上述种种反而玉成于汝,孟子“天降大任”的名言恰好成为她功成名就的注释。

作为女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如王羲之的启蒙者卫夫人,唐代吴彩鸾、赵孟頫的夫人管道昇、武则天,五代黄崇嘏,明代邢慈静、卞赛、李因、徐范等,清代姜淑斋、吴芝瑛等。其他如李清照,传说书法颇佳,但无片楮流存。我个人感觉,妩媚工楷者居多,如管道昇,擅小楷,其清丽或可逼迫钟王,能行草,有索靖笔意。吴彩鸾所造墨迹《唐韵》(今藏故宫博物院),也是小楷,遒丽而已。卞赛、吴芝瑛等均以小楷见长。徐范据载也不过能摹诸家书体而已,被一时追捧的秦淮八艳等,其书法有风尘气,绝非上乘。相比较周慧珺无疑如翁闿运所云是“后来居上”。不妨浏览周慧珺自1974年《鲁迅诗歌选》行书帖后历年出版的各种书帖:

《长恨歌楷书字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周慧珺古代爱国诗词行书字帖》(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

《周慧珺行楷书千字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草书千字文字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周慧珺教魏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三字经行书字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周慧珺行书杜甫诗选》(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楷书金刚经》(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这还不含周慧珺在各种场合书写、参展、发表的个体作品,触目所见,直、行、草、魏等尽情挥洒。即便是楷书,也令人有“酣畅磅礴,风樯阵马”之感。《周慧珺古代爱国诗词行书字帖》,毫无明清以来帖学柔纤之弊,有浓郁的米芾、山谷笔意,既法度谨严,又雄爽刚健,此帖刊印数十万册,可见世有公评。至于草书,书风愈加成熟,早已脱离“出帖难”之藩篱,不仅笔力遒劲,而且姿志奇逸,意气风发。表面看,书法定式有米芾之意,其实内有北碑的风骨,故笔底波澜,大气出于胸臆。必须承认周慧珺的书法功力和技法在当代堪称一流,且作为女性,摈弃柔媚之气,亦堪称女书家中之豪杰。可以说古代女书家如卫夫人以下,皆不如周慧珺在书道上的精进和广博,从周慧珺若干字帖来看,她在用墨、用笔、章法布局、行气等都在寻求新的变化,可见其用心良苦。周女士曾有文曰《书道苦旅》,可见巅峰之攀缘亦不甘停止。由此看来,周慧珺并不满足于现状,尽管她毫无疑问在女书法家中堪称巾帼第一,远逾古代女书家,在当今书法界也堪称大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必留有一席之地,这样的定位应该不是虚誉。

与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些前贤相比,似如诗之“功夫在诗外”,书法亦如是,国学修养对书法极其重要,所谓“胸罗万有”,是化外修炼。又如行书参以北碑,对书家禆益极多,如周慧珺曾先入《张猛龙》,但总觉险峻有余,疏朗不足。后见《嵩高灵庙碑》,如获至宝,其横平竖直、雄浑古拙之状,使她终身受用。她的书法也大有“帖形碑质”之感。但其雄浑、粗犷、古拙之气概,非苦功不足以达其上境。我相信周慧珺女士的“书道苦旅”绝无休止,尽管她已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中国书法史的规律是一二百年甚至二三百年才会出现彪炳书坛的宗师巨匠,要具备天分、学识、阅历、功力、环境、机遇、胆识、体魄等种种条件,遑论缺一不可,即便皆备亦难脱埋没之险。

周慧珺几乎具备上述种种因素,当然天公悭吝,周慧珺在种种因素中略欠一二,但这不妨碍她已为中国书法史增添了绚丽的浓墨重彩。前程不可预料,亦可预料,海上前贤陆机《文赋》有句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有大襟抱之人,必有大因果。

清人刘熙载尝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我云:“试看明日之书史,‘后来居上见英雄’!”

平生风义兼师友

墨池更有幽香在(8月25日)

天街细雨去轻尘,吉相从来兆一身。

早欲程门真立雪,归来祈愿更精神。

上引小诗为今年6月书法家贾诚隽先生住院时所写,短信发给他祈多珍摄。也有吉人天相之意。贾先生亦师亦友,我习书法多所请教。“早欲程门真立雪”,几有拜师之念,为其所止。

8月20日文联在京郊山中召开座谈会,也是给大家休闲放松的机会。本以为他能成行,不料之前得到他不能去的消息,甚怅。初还以为是身体不适,经询方知内情。去冬京郊开会时我可以照顾他,他是非常想去的,如不是因为疾病缠身实在不能成行,他是不会放弃的。不能像去冬开会时同室抵掌扪虱,只好期盼他摄心休养,终逢大吉。22日仍作小诗祈福发致先生:“雨色归来是一肩,未能抵掌在君前。墨池更有幽香在,如椽健笔祈无边!”诗后更诚意“衷心祈先生康复大吉”。

开会后第二天下起大雨,会议也不得不中止。心里惦念着贾先生的状况,真心地祈福:“吉人自有天相”,永远的“墨池更有幽香在”!有很多话想说……

焦桐逸响有知音(8月31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