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回到大明当明君 > 第16章 勾心斗角(第1页)

第16章 勾心斗角(第1页)

“这是北城兵马司的奏报,这是东城兵马司的奏报,这是顺天府的奏报,这里还有一份是司礼监转呈过来东厂的奏报。”内阁房内,首辅陈循把一沓奏章放在了兵部尚书于谦的案头。

内阁房内商辂、江渊、萧镃、高谷、王文纷纷探头过来,如今是景泰四年,内阁房里真正的内阁成员是六人,现在则是七人,兵部尚书于谦用强硬的手腕生生的挤进了大明权力中枢。

“哦?难道是瓦剌的密探混入京城了?京城的治安是应该好好梳理一下了,不过首辅放心已经调宣府总兵杨能进京任职了。”于谦接过折子翻开看来,很快脸色就变了,饶是他养气功夫了得,也是让他脸火辣辣的。

“应天府尹张谏奏报,今有宣府总兵杨能之女杨氏京城闹市纵马行凶,纵容家仆打伤百姓和官差,为百姓请命严惩杨氏,罢免杨能总兵官职务。。。。。。”

啪,奏章被摔在了地上,不知道于谦是因为张谏不长眼的上奏还是上奏内容太过恶劣生气。

江渊与于谦较为亲近,刚接手吏部,也拿起一份东厂的折子只见上面写到;“东厂监察,杨能其用心险恶,用妻女杨氏京中纵马试探其回京任职虚实。。。。。。”吓的他把折子直接掉在了地上。

心说,这东厂的番子真的能漫天胡扯,这么件事儿就能攀咬诛九族的罪名。

陈循又将折子给其它人传阅,大家才知道昨天街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而且涉及这么多基层衙门同时状告杨能。而中心点就是这位兵部尚书于少保。

杨能是于谦的外甥,而这位杨氏则是于少保的侄孙女,亲爹是手握十七万边军的正一品总兵,舅爷是大明第一人兵部尚书兼太子少保,底下的衙门只能告状而不敢抓。

“会不会是有人在搞鬼?”于谦问道,他心里也在嘀咕,这种事情没人推动怎么会这么集中,刚要调杨能回京,就出这种事。

此时屋外传来脚步声,司礼监执笔太监陈鼎撩帘进入内阁房。见诸位阁老都在,便开口问道:“诸位大人,我东厂的一封折子应该是要交给皇上的,不知道哪个小崽子给转到了这边。”

陈循赶紧招呼这位大太监喝茶,“陈公公,恰巧我们刚刚都看到了这份折子,还有其它折子一起,内容相仿,我们正在研究怎么处理呢?”

此时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谷刚好拿到东厂的折子,没有看直接交回给陈鼎手里。

陈鼎拿起来装模作样的翻看了一下,尖锐又阴沉的声音说道“哟,我还不知道咱们大明有这么一位巾帼英雄呢?怎么着用她的身份来挑战咱们大明的法度?这事儿内阁怎么看?要是你们内阁没点消息,我可就安排东厂的动手了。”

众人皆望向于少保,于谦说道:“杨氏抓,杨能罚。陈公公您看是不是具体的处理意见,我们在这个框架下再斟酌一下?”

陈鼎喝着茶水并没有接这段话:“这茶水不错,要说还是你们内阁舒坦,不像杂家天天为了皇上而忧思。”

陈循笑呵呵的回应:“陈公公作为皇上身边第一红人,当然是能者多劳。敢问公公最近因何事而惆怅?”陈循是个老人精,知道这份折子不是无意的,肯定是有事儿。

“爱,皇上为了大明操碎了心,立太子一年了,你们这几个太子少保少师也不知道为太子操劳一下私事,在咱家看来这才是天下第一要紧事儿。”

听到这里,屋内的阁老们心说,这皇帝陛下也太心急了,去年强行把太子强行推上位还想着是用金钱开道,今年长进不少知道用利益交换了。

“陈公公,这事儿我会催促礼部拿出方案来,不,过几日恰巧是中秋节,皇太后会在中午宴请各诰命夫人,在宴会上先提起可好?”

“那杂家就向皇上报告这个好消息,杨能嘛,整天在外带兵打仗,忠君难免会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罚俸三个月用于补偿百姓,其女不是巾帼英雄么?让她到南城兵马司干几天杂役,接触一下民间疾苦。于少保看此处理可算恰当?”

“公公所言极是,那我们就按照上谕办。”于谦也不想再因为这点小事把事态扩大,如今杨能进京不能拖,所有事情都要给他让步,侄孙女干几天杂役又不会死体验下民间疾苦反而对其有好处,抓稳京城军权最重要。

陈循见于谦点头,于是就吩咐小吏准备好条子,当场拟写出来,交给陈公公道:“还得劳烦您带回去批红。”

陈鼎接过条子来收起来,转身就离开了,连招呼都没有打。

景泰帝三年亲政下来,利用司礼监御马监的太监,分削了内阁和六部很多权利,如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执笔太监地位跟内阁首辅相当,让比太监低一等的其它阁老如何能忍,更何况还没入阁便在内阁房行使权力的于谦。

此时七个人内心都在骂死太监,但是都笑呵呵的转移话题决口不谈刚刚发生的事情。

于谦起身对着各位阁老们行礼说道:“诸位阁老,我先去趟礼部与胡尚书商议事情,江尚书这事儿您那边还得费费心,若定下来什么时候给太子选妃,花销的银两户部得有个章程。”

江渊也起身“这样我也顺路回户部让他们算一下。”

说罢两人并排走出内阁房。

内阁房里剩余的几人相视一笑,都知道大家心里同时在想啥。

“于尚书,这户部得钱确实有些困难,你可要想办法把选妃拖到十二月之后,如今南方钱粮税收还不确定能收回多少,太子立妃又不是个小数目,只能在年底盘结余的时候看看能拿出多少银子来。”江渊对于谦解释道。

“那京营士兵的抚恤能在年前到位么?”于谦是打算在杨能上任后把京营所欠的抚恤发下去,这样不仅在民间和军队中都留个好名声,对于杨能在任上工作也更容易展开。

“若全部是银两或粮食怕是不够,若是有五成换成大明宝钞则没有问题。”江渊有些无奈。

“哼!宝钞?那玩意跟废纸有什么区别?且不说那些阵亡的士兵家中,就连我堂堂的兵部尚书,都快被大明宝钞逼的上街讨饭了!”如今于谦是领双俸的少保衔领从一品虚职俸禄每月72石,兵部尚书正二品实职俸禄每月61石。如今米俸每月只发放三成也就是40石,剩下的五成大明宝钞是按洪武朝的规定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等于一石米,可现在大明宝钞一贯钱只能换10文铜钱,也就是说这剩余的67石一下子就贬值一百倍,变成了670文钱,剩下的两成用布匹、苏木、花椒抵扣。

若不是前朝杨首辅发明了双俸给变相的涨了工资,于谦这个尚书不贪不占的情况下真是要去街上讨饭了。

基层士兵阵亡的都是发粮食,普通士兵给家属36石,土木堡阵亡的士兵抚恤和京城保卫战阵亡的士兵抚恤一直拖着没有发,虽然于谦知道实阵亡多少士兵,但是他一直把握着这个数字没有交出去,因为这个实际数字远少于战报中的阵亡人数。

若是按照战报上的数字来算阵亡抚恤,那也就是江渊接受不了的天价抚恤。

于谦沉吟半天,才开口说道:“这个事儿涉及到军心稳定的情况,我斟酌一下。”

此时他们已经出了大明门,礼部就是在大明门东侧第一个衙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