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蓉的死并没有引起掖庭多大的反应,姜堰只淡淡吩咐了一句:“按夫人的礼制,厚葬了吧。”这件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玉莲私下里跟我感叹:“郭夫人虽然行为不端,但好歹也陪了王上这许久,想不到王上竟然如此薄情。”
我只是摇头。
姜堰薄不薄情我不知道,但是……这人在得知郭凌蓉做下的这许多事时,仍然能宽恕她,就很是不一般。他的恨他的苦,其实,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知道呢?外人看着他风光无限,可是每个满月夜他满心的惶然,又有谁真正的安慰和关心过?
他曾经对惠容华有好感,对沈衣昭动过心,可他曾经算得上喜欢的两个女人,都在郭凌蓉手里逐渐凋零。
他对她的恨,也一定不比其他人少。
可是,那些过往的岁月,真的能抹去痕迹吗?如果他的爱恨都如此浅薄,又怎么值得这掖庭的女人们如此爱重,又怎么值得郭凌蓉费尽心机都要去维护和拥有呢?
我真的不知道。
我对姜堰,其实不知道的还太多太多。
我不知道过往他是否曾经如同郭凌蓉所说那样,对她动过心。那些点滴的温柔,他能给的所有中,其实并不包括在内。这个男人是如此的让我看不懂。他看着我的时候,他喊我的名字的时候,他爱抚我的时候,我都不能去明白这个人。
就如同我并不清楚,为什么在掖庭三千佳丽中,他会独独相中我。
那一夜在花房的偶遇,不过几句话的相处,要动心,太难。
郭凌蓉死后,掖庭着实压抑了不少。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继续钩心斗角。
因在铲除郭家的这一场战争中,纳兰修容所代表的纳兰家也为此付出了很多,郭氏灭亡后,纳兰家的人逐渐上台。大约是忌惮纳兰家的势力,在扶持纳兰修容的本家时,姜堰也扶持了赫连家。
晋国原先设立了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三位
,是为三公,为百官之首。原先相国为沈衣昭的父亲,沈衣昭逝去后,相国就告老退居一线。御史大夫原先是菀婕妤的父亲,菀婕妤之事牵连后,御史也遭到贬黜。
这一场动乱平息后,姜堰废黜旧的三公,除设三公之外,还设了九卿。三公手掌大权,作为新政治的最高权威。
纳兰氏一族原先就已经位列三公,现在更是荣耀一时。纳兰修容的父亲纳兰德晋封为忠义王,纳兰修容的大哥封为世子,二哥领大司马一职。在朝中,原先就已经举足若轻的地位,更是无能能及。
赫连家为了牵制纳兰氏,也不能太次。赫连七封镇国大将军,又加封靖平候;赫连七的堂弟赫连宇,封为左将军,官居从一品。赫连家几个旁支血脉,也都封官进爵。
甚至我这一脉,也得到了扶持。
“青雕”的父亲升了官,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县丞,擢升为渠县所在的本州知府,一时间在本州地界贵极一时。而我在京都的“姑父”兆庐,也从京都府尹,升为御史大夫,官居一品。兆庐的两个儿子,分别担任奉常、廷尉,一个掌管宗庙礼仪,一个负责司法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