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车裂。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继位。
公元前267年,公子巿死,安国君成为秦国继承人。
公元前265年,嬴异人去赵国做质子。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开始,白起坑杀赵军40万人。
公元前259年,嬴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被立为安国君的继承人。
大秦帝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而大秦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更是闻名于世的超级历史明星,每个人心中都有探究明星隐私的欲望,要想了解秦国这个新兴封建制国家,了解嬴政和大秦的故事,还要从他的先辈秦孝公说起。
秦孝公执政时期,商鞅在当时可是名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原名卫鞅,为卫国公族之后,后来被秦孝公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商鞅从小志向远大,虽然家世显赫衣食无忧,他仍然坚持闻鸡起舞,苦读圣贤书,最终修成正果,成了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以当时的超级名人李悝、吴起为偶像,学习劲头十足,尤其对法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然后又拜当时的魏国丞相公叔痤为师,到魏国学习。在公叔痤的教导下,商鞅更加努力,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商鞅这样的学习精神,为他以后和秦孝公的亲密合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商鞅的刻苦学习精神和过人的天赋让导师公叔痤非常欣赏,在公叔痤临终时,他一再告诉魏惠王商鞅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非池中之物,如果能用就用,实在不能用就一定要把他干掉。而魏惠王却觉得公叔痤是故意吹捧商鞅,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商鞅在没有受到重用,怀才不遇的处境下离开魏国,去他国寻找赏识他的领导去了。
自古有大志者往往惺惺相惜,商鞅在寻找伯乐,此时秦孝公恰好也在寻找千里马,商鞅便毛遂自荐,一番互相交流之后,秦孝公对商鞅惊为天人,认为此人就是自己寻找的千里马,决定让商鞅在秦国一试身手。经过短期磨合之后,秦孝公与商鞅抱定了共同志愿,为了秦国的繁荣富强,决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秦孝公是个具有民主意识的君主:国家如果有重大决策的时候,大臣们可以各抒己见。对孝公心存感激的商鞅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出秦国要想富强,必须进行改革,但由于商鞅提出的这些制度大都触及到了许多贵族的核心利益,这下可炸开了锅,各派势力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商鞅没有气馁,他很清楚,谁反对自己的新政都没有用,只要秦孝公同意就行,果然商鞅的新政很快得到秦孝公的同意批示,商鞅变法正式拉开帷幕。为了彰显新制度的确立和自己的威望,商鞅在国都集市南门外立了根木头,贴了个告示说谁要是把木头扛到集市北门,就能领到现金奖励,结果有个实诚人这样做了,结果真得到了奖励。
商鞅立木赏金的消息,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很快传遍五湖四海,人们在对那个移木暴富的实诚人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的信用以及商鞅变法的决心,于是全国上下都在流传一句话:跟着商鞅走,日子越过越富有。于是朝廷的信誉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局面一片大好。商鞅知道,自己实施新政的时机成熟了。
商鞅虽然生活在古代,但却是现代物权法的开创者,他为了稳定民心,发展地主经济,他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虽然这一规定使中国彻底形成了地主与佃户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但这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其实商鞅还是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创立者,他在新政中还规定奖励耕织。奖励耕织就是典型的多劳多得的分配雏形,他结合当时的生产状况,制定了一家一户生产粮食布帛的标准,凡是超过标准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只要肯干多干,不但自己有吃有穿,还能免除徭役,傻子都知道要努力干活。这样一来全国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战国时代,战事频繁,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弱是决定一个国家地位高低的基础,于是商鞅又制定了奖励军功的措施。只要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将士的军功就大,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官赏地,哪怕是贵族没有立军功的也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为了自己和子孙的幸福,将士们都勇敢战斗,秦军的战斗力加强。
要说商鞅还真是个全能型的天才,他不但在搞活经济和提高士兵战斗力方面想出了绝佳的点子,而且在国家行政机构改革方面也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最著名的举措就是普遍推行县制,具体做法就是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县,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当然县领导也直接由国君领导,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术带头人,但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新政为国家的发展的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却没有想到,他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那些贵族和旧势力的核心利益,他们在心里恨透了商鞅。这也可以理解,被人砸了饭碗,任谁都有拼命的冲动。
作为纯粹的国家利益的拥护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风雨无阻地推行自己的变法,很有成效。但人生自古谁无死,秦孝公也不例外。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快商鞅就受到旧贵族的攻击,商鞅明白自己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很快贵族公子虔拿出若干证据,告商鞅谋反。
商鞅得到自己被陷害的信息后,虽然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但他没有主动辩解便立刻动身逃往别国。逃亡途中的一个傍晚,他想找个旅社住下,但旅社老板却告知他商鞅规定必须出示朝廷证件才能入住,否则自己便要受“连坐”的处罚,这就是“作法自毙”的典故。
逃难中的商鞅想逃往魏国,但是因为他曾率领秦军攻打过魏国,魏国一直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所以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商鞅只好重返商地,秦惠文王派重兵进攻商地。商鞅虽率人进行抵抗,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商鞅被杀于郑国黾池,其尸体被带回秦国,后经审判被处以车裂之刑。
商鞅死后,虽然那些痛恨他的人依然在公开场合骂他,但他创造的秦国的新制度并没有被废除,那些老古董们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制度,毕竟这种新的制度也实行了一二十年,已经深入人心,况且商鞅的这些制度的确能让秦国国富民强,经济发展,商鞅之死不过是让他们出口恶气罢了。
秦国是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先进国家,商鞅死后,他们通过检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坚持经济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并以达到并超过战国其他大国、实现超级大国为目的,储备了很多金银财宝,成了战国时期的强国。
魏、赵等国看到了秦国实力日益强大,大有领导战国新潮流的气势,心生嫉妒,便商量着几个国家联合行动,想通过联手对秦国进行制裁,限制秦国一家独大。但这几家表面上是联手合作,其实是各个心怀鬼胎,另有所图,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外表无限风光内部却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引来秦国嘲笑。
赵国和魏国另辟蹊径,他们想以秦国强盛为榜样,也有模有样地进行国内改革,并谈判组织联合体,但由于赵、魏等国家都想掌握组织话语权,所以他们虽然共同合作,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私欲,都想成为联合体的实际控制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虽然反复折腾但大国内部争斗不断,关系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在这种背景下,春秋时期著名的合纵、连横初现端倪。合纵的最早发起人公孙衍与连横的代表人物张仪恰好同为一国人,公孙衍本来是秦国大良造,然而好景不长,秦惠文王却撤去公孙衍的职位,让给张仪来当,从此公孙衍与张仪结下冤仇。公孙衍无奈只好返回魏国,魏王不计前嫌,让公孙衍出任魏国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