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和天皇是嵯峨天皇的异母弟弟,同嵯峨天皇感情非常好。仁明天皇是嵯峨天皇的亲生儿子。
淳和天皇和仁明天皇都非常尊重嵯峨天皇,即使嵯峨天皇由天皇转职成上皇,这两个仍然是早请示晚汇报,对嵯峨天皇言听计从,一切大政还是出自嵯峨天皇。
淳和、仁明两代,日本朝廷的真正掌控者实际上仍然是嵯峨天皇。这三代领导执政期间,日本国内相对比较安定,没有什么大的麻烦事情,算是没有辜负“平安”之名。
嵯峨天皇是一个人文主义气息非常浓厚的天皇,与历代天皇相比,在政治业绩上算不上非常突出,这方面值得一提的除了成功地解决了离退休干部的心态问题之外,就要算是“弘仁格式”的颁布了。“弘仁格式”和之后颁布的“贞观格式”、“ 延喜格式”并称为“三代格式”。
所谓“三代格式”指的是在弘仁、贞观和延喜年间颁布的各种政令。弘仁、贞观和延喜都是年号,这些政令都是对原有的律令的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律令称为“格”,相当于我们现在颁布文件中的总纲,而具体的实施细则叫“式”,总纲加实施细则就是“格式”。这是嵯峨天皇及后任天皇巩固律令制度的一个举措,但终究无法阻挡日本律令制社会的最终崩塌。
虽然在工作上成绩不够显著,但是嵯峨天皇在追求个人生活情调上的巨大成就,却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带动了一个社会的风气为之改变。
嵯峨天皇是一个很有格调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他主张无为而治,是个甩手大掌柜,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交给手下去作,自己寄情山水,烧香拜佛,吟诵诗歌,钻研书法,陶冶情操。
他思想上受唐文化影响很深,信奉佛教,在文化上的修养很高,诗歌和书法水平都很高,其书法修为与日本当时的著名书法大家空海、橘逸势齐名,并称为“天下三笔”。其诗歌流传下来的很多,也确有相当水准。
为了进一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嵯峨天皇经常性地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诗歌朗诵会、笔会和啃谈会,经常性地到各种佛教胜地去调研,一时间文风大盛,佛风大盛。广大日本政府公务员的文化生活水平一下子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最高领导的这种悠闲而又充满情趣的生活深深地感染了日本政府的高层领导,也就是所谓的公卿。
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好啊,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每天头发都要白几根,嵯峨天皇那种生活方式多好,工作又不累,生活优雅又有格调,业余生活又丰富多彩,整天什么都可以不做,就是清谈、朗诵诗歌和到各处写字题词。
第二十一章 平安其实不平安(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嵯峨天皇的带头示范作用下,日本政府大大小小的公务员都开始在生活方式上积极向嵯峨天皇靠拢,追求一种悠闲的而又富有格调的优雅生活。
日本社会的风气为之一变,享乐主义思想终于抬头了。
当然,这个优雅没有普通的日本老百姓什么事,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因为格调是要钱的,而且要很多的钱。
没钱,你格个什么调。人家有格调的人,喝个下午茶都要好几万,这才叫格调。
可惜,日本确实不富裕,日本政府全口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
公卿加天皇,这一格调起来,可要了命了,因为他们格调花的钱不是凭空而来的,每一文都是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顿时严重吃紧。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严重到嵯峨天皇自己也是入不敷出,为了减少皇室供养人员,以最大限度节省开支,都把自己的儿子中母亲身份不高的32个,撵出家去单独开伙。
这些单独开伙的皇子的行政等级下降,由皇族降为臣下,也就是说这些人不再是皇族了,而是天皇的臣子了。
因为皇室都没有姓,所以要赐姓,这批皇子均被赐与“源”姓。这些人及其子孙,就被称为嵯峨源氏。
后来,每逢日本皇室财政紧张的时候,很多天皇都仿效嵯峨天皇,把皇子降格为臣子,让他们独立开伙,这样自己就不用承担日益增加的伙食费、教育费、服装购置费等等诸如此类的费用,大大地节省了财政开支。
825年,淳和天皇又降格了高栋王(桓武天皇的孙子),赐以“平”氏,是谓“桓武平氏”。再往后,又有清和天皇后裔的“清和源氏”、宇多天皇后裔的“宇多源氏”、村上天皇后裔的“村上源氏”等纷纷出现。
就算是这样,日本国的财政状况也没有什么改善,依旧是缺钱、缺钱、缺钱。
领导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是应该鼓励的,是应该大力保障的。
穷庙富方丈,再穷不能穷领导。
没钱!
好办,拓展税种,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于是,钱收上来了,问题解决了,公卿们继续*,不,是优雅了下去。(不高兴大人从一旁闪出,悲天悯人道:“所谓优雅,所谓平安,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日本朝廷各位领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