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江念初说的那样,曾经没有时间去考虑感情,但以后谁也说不准。杜若鹄相信自己的兄长那么优秀,足够能得到江念初的喜欢。
就在两府都为了这场婚事准备的时候,边境和谈的参与者和日子也定了下来。
时间定在了四月二十。
西北这面由刺史做正“宾”,这个官称主要负责处理边疆地区的民族事务,杜安国做副宾,协助京城来的使团参与此次和谈事宜。
京城那面由礼部尚书带队,鸿胪寺卿率少卿二人、主簿、录事、司仪各一人,来西北商谈两国后续事项。
西北这面本就专门设置主管大楚与其他国家往来的信所,只是因为常年打仗这信所名存实亡,如今两国建交之后信所必定会重新启用。
信所的主官称为大行人,领正四品官职,下还设有两名小行人,从四品官职,另设主簿、录事若干。如此一来出现这么多职务的空缺,便被西北官场盯上了。
一时间西北暗流涌动,关系人脉网在这时就起了重要的作用。
京城中的圣旨在4月底送来了西北。
一共三道圣旨,两道和镇国侯府有关。一封封镇国侯独子杜若鸿成世子位,完婚后即日赴京进六部学习。一封是赐婚圣旨,杜若鹄嗤笑皇家贯会做这些面子工程。
而众人关注了两月有余的信所官职也中有了定论,巡抚江淮改任大行人,提上了一个知府任小行人,其余主簿录事自行选拔。
真正让人吃惊的是另外一个小行人人选,竟是和余年一起来西北的秦国公府四公子秦安。
这一切似乎是意料之中,却又出人意料。
江淮的继室小秦氏当年毕竟是秦安的准未婚妻,因出了意外被江淮所救坏了名声而嫁给江淮,如今前未婚夫成了现任夫婿的下属,西北官场上不乏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想去看看秦国公府的热闹。
杜若鹄早就猜到秦安进军营不过是镀镀金,有了军功之后再另谋高位,却没想到他会留在西北。
至于余年等其他在此次战役中立功的将领,原地待命,负责保护使团一行的安全。等跟随使团回京城中后,再另行封赏。
所以虽然现在边境已无战事,余年也无法回到将军府。
这三道圣旨传到西北,各家各有心思就是后话了,反正这一切和杜若鹄无关,杜若鹄只想好好的帮兄长办完这个婚事。
五月初五,宜嫁娶。
忙忙碌碌之中,终于迎来了杜若鸿和江念初的婚期。一大清早杜若鸿就喜气洋洋的穿好喜服等着,赵青和余年特地给所在的军队告了假,回来跟着杜若鸿去江府迎亲。
杜安国也提前一天回到了将军府,来见证儿子成家立业这个大事。
因着江淮刚升任大行人,掌管一方的外事,是一个极其吃香的职务,所以来巴结他的人也很多。所以这个亲事成了整个西北都瞩目的婚事。
有些以前在背地里嚼过江念初舌根的夫人,现在别提有多后悔。但又想到自家不成器的儿子,拿什么去跟杜若鸿竞争?只能自己在家酸上几回。
等到了时辰,杜若鸿带着赵青和余年拜别父亲准备去迎亲,杜若鹄送他们到将军府门口,一双好看的丹凤眼早就笑眯成了月牙。
“恭贺兄长喜觅良人,佳偶终成。”
“好妹妹,给你红封。”杜若鸿被妹妹的话也说的眉开眼笑,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封递给她。
“我说,别高兴太早。江大人当年可是状元了,门下也有几个门生。一会儿咱们去接亲,舞刀弄枪我们兄弟俩能帮你。可若是吟诗作对,你就自求多福吧。”赵青实在看不上好兄弟那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样子,尽管也为好兄弟高兴,但想到自己还没影儿的婚事,酸的不行。
“若是梅贤弟,此刻在那就好了。”余年也觉得赵青说的十分有道理,他和赵青的文采,只能说作为武将够用了。杜若鸿作为侯府继承人,学的都是精策谋略,哪儿能比得上那些文人?
梅贤弟作为梅先生的侄子,家学渊源定是比他们这些武夫好。只是许久没有梅贤弟的消息了,不知他现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