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要晾晒十几天到二十几天,具体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柿子的成熟度来确定。”吴龙说道,“等到柿子表面干燥,颜色变成深棕色,内部变得柔软的时候,就算晒好了。”
“吴教员,您真是太厉害了,连这都知道!”
“这都是我以前学的,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大家只要认真学习,也能掌握这些技术的。”
在晾晒的过程中,吴龙还教大家如何捏制柿饼。
“大家看,这柿子晒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捏制了。”吴龙拿着一个半干的柿子说道,“捏制的时候,要用手轻轻地把柿子捏扁,但不要捏破了。这样可以使柿饼的形状更好看,口感也更好。”
“吴教员,您看我捏得怎么样?”一个战士拿着一个捏好的柿饼问道。
“嗯,不错,捏得很好。不过,还要注意力度,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恰到好处。”
在吴龙的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捏制柿饼的技巧,把一个个柿饼捏得既美观又好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十几天的晾晒和捏制,柿饼终于制作完成了。
“大家快来看,柿饼做好了!”李位高兴地喊道。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围了过来,只见竹匾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个个金黄色的柿饼,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
“吴教员,您真是太厉害了,竟然能把柿子变成这么好吃的柿饼!”一个战士赞叹道。
“是啊,吴教员,这柿饼看起来就很好吃,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哈哈,大家尝尝就知道了。”吴龙笑着说道。
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柿饼,品尝起来。
“嗯,真甜!”
“真好吃!”
“比新鲜的柿子还要好吃呢!”
……
大家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吴教员,这柿饼真是太好吃了,我们以前怎么就不知道柿子还可以这样做呢?”一个老乡说道。
“是啊,吴教员,您真是太有办法了!”其他老乡们也纷纷说道。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也做不出这么好吃的柿饼。这些柿饼,一部分留下来给大家平时吃,一部分可以送到延安去,让更多的人尝到咱们南泥湾的特产,还可以换回一些需要的物资。”
“好!吴教员,我们都听您的!”
柿饼的制作成功,不仅丰富了南泥湾军民的食物种类,还为他们增加了一条增收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践,大家学到了新的技术,开阔了眼界,也更加坚定了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信心。
“吴教员,您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啊!您一来,我们就吃上了饱饭,穿上了新衣,现在还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柿饼,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李位忍不住感慨。
“李哥,你就别夸我了。”吴龙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果。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南泥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好!我们都听吴教员的,一起努力,把南泥湾建设得更加美好!”战士们和老乡们齐声说道,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在吴龙的带领下,南泥湾的军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南泥湾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喜欢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