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提督鲍起豹对曾国藩的越权举动自然异常愤怒,难以吞下这口恶气,暗道:你别得意的太早,有你哭的时候。
绿营兵认为塔齐布是巴结曾国藩才升为副将,对他的这种龌龊行为感到丢人。在鲍起豹的纵容下,绿营军又向塔齐布挑衅,曾国藩忍无可忍,出面干涉。他本想处罚那些带头闹事的官兵,但考虑到兵变,一时犹豫,未能做出决定。不久,绿营兵越来越猖狂;枪伤了曾国藩的随员和护兵,差点伤到了曾国藩。
眼看形势就要控制不住了。曾国藩和塔齐布不得不仓皇逃走,才免于被杀伤。
事情闹到巡抚骆秉章那里,处理结果是让肇事者赔礼道歉,并不追究鲍起豹的任何责任,也不对曾国藩给以任何的安慰。
栽了大跟头、受了窝囊气的曾国藩别提多郁闷了,这事要传出去,他在众人面前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因此,曾国藩初办团练的热情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事后,长沙城里的各级官吏都说曾国藩干预绿营兵事务,是自取其辱。团练和绿营结下如此深的怨仇,今后的冲突磨擦会无穷无尽。
平心而论,曾国藩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觉得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不应该掺和太多的私心杂念。只是他错在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被习俗碰得头破血流,成了孤家寡人,处境自然十分艰难。经过这番波折后,他对绿营军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觉得他们已经完全*不可用,这更加坚定了他编练新军的决心。
惹不起,但躲得起,曾国藩这次委曲求全,是看到自己在省城已经动了众怒。他的家族在湘乡,他还要完成朝廷的使命,翻了脸,他就很难再做下去。掂掂实力,曾国藩知道自己目前还扳不过骆秉章、鲍起豹和绿营。退一步海阔天空,更何况反省起来,他也并非全无错处。
曾国藩知道长沙再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腿长在自己身上,还能被尿憋死?走吧!到衡州去,离开这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庸碌之辈,到衡州去大展鸿图!
咸丰三年八月(公元1853年9月),曾国藩便自动离开长沙,去了衡州,他最初的团练也随之草草地告一段落。
70。 江宁之战
太平军占领武昌以后,对今后的作战方向发生了分歧。后来,洪秀全决定还是顺流而下,直捣江苏江宁(今南京)。
咸丰三年年初(公元1853年2月9日),经过短期休整,洪秀全、杨秀清等率领号称50万(然而实际只有10余万的兵力),放弃武汉,沿江东下,水陆并进,直趋江宁。
此刻,正是漫天大雪的时节,一万多艘战船在长江上浩浩荡荡顺流而下,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一路上,守备的清军看到起义军人多势众,大多不战而退,溃不成军。
2月15日,太平军在下巢湖(距鄂东咽喉要地武穴镇很近)大破清朝的江防军,俘获无数枪炮弹药,杀掉清军两千多人。接着,石达开率水军自下巢湖顺流而下,在2月18日攻占了可以控扼皖、赣、鄂三省门户的重镇……九江。等向荣的清军赶到九江,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当时太平军主力已经杀入安徽。
江宁的门户安庆,虽然有狼山总兵王鹏飞统领的一万多人的山东兵保卫,可这帮花拳绣腿的绿营兵还没看到太平军的影子就望风而逃。2月24日,藩库饷银五十余万两及城上二百门重炮都成为了太平军的囊中之物。2月26日至3月7日间,池州、铜陵、芜湖、太平府(今当涂)、和州等地,都相继被太平军攻克。武昌距江宁有一千多里(589公里),太平军只用了四周时间,3月8日就出现在了江宁西南的善桥,可见太平军行军攻略是多么神速。
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3月12日,水陆大队赶到,分兵占领浦口,完成对江宁的包围。
这时,江宁城内,清军旗兵绿营共5000多人,另外,还有临时募集的壮勇1万人。陆建瀛在太平军到达前,将城外兵勇都撤入城内,企图固守。清廷得知江宁被围后,急令钦差大臣向荣、琦善率领南北两路清军日夜兼程、前去救援。
太平军不给清军留任何喘息的机会,决定一鼓作气,拿下江宁。于是,选定城北仪风门为突破口,凭着攻打武昌的经验,采用穴地攻城法,悄悄地挖了通向城墙的地道,埋下地雷。同时制云梯数百,分攻各门,迷惑清军。19日拂晓,炸塌仪风门附近城墙2丈余,数百名将士冲入城内,后来,遭到八旗兵的凶猛反击,被迫退出。
此时,防守南城的清军听到北城已经被攻破,总督被杀,不战而溃,各各面如灰色。太平军数千人在林凤祥、赖汉英率领下,乘着夜色,攀缘云梯登上城墙,打开聚宝门(今中华门)、水西门、汉西门。第二天黎明,太平军大队攻入城内,直奔城东南旗兵聚守的满城(明代内城)。虽然遇到了旗兵及满人的拼死顽抗,但太平军英勇奋战,最终攻破满城,全歼守军,于是,江宁全城被太平军占领。
29日,天王洪秀全入城,改江宁为天京,定为都城,从而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军声威大振,千里长江,战舰如云,一百八十年前的三藩之乱重新上演。
等救援的清军风尘仆仆地赶到江宁时,江宁早已落在了太平军的手中了。无奈,向荣、张国梁奉命带领从广西跟踪出来的绿营在江宁南部建起江南大营;琦善带着一支军队匆匆南下,在长江北岸扬州建起江北大营。这两大营的清兵恨不得把江宁城内的太平军一口吞下去,方解心头之恨。
? 。。
71。自己的队伍最牢靠1
初办团练受挫,曾国藩一度灰心失望,感叹世事艰难,不过,他很快便调整自己,摆正心态:不就是被排挤嘛,爷还不乐意在长沙呆着呢。
在离开长沙之前,曾国藩原本想给皇帝上疏,再弹劾他几个庸官,后来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因为是自己越权在先,如果皇上怪罪下来,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再说,依靠别人,最终难以立足,必须发愤练成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才有成功的本钱。这也是他离开长沙,到衡州练勇的根本原因。
衡州是湖南衡州府知府衙门所在地,实际的名字是衡阳,即现在的衡阳市,位于南岳衡山南麓,是湖南仅次于长沙的名城。
湖南自古有三湘之称。关于三湘,历来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潇湘、蒸湘、沅湘合为三湘。衡州城是蒸水与湘水的汇合处,为两广门户,历来的兵家的必争之地。曾国藩对衡州也特别亲切,因为一来祖籍衡州,二来欧阳夫人是衡州人,三是他少年时代曾在衡州求学多年。
到了衡州,曾国藩好像回到了湘乡,有一种鱼游大海、虎归深山的感觉。
人都是这样,只有真正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曾国藩就是这样,在长沙受挫后,他也变得谦和了许多,并且认识到,如果没有地方上的鼎力相助,要想编练成新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在咸丰三年八月,曾国藩刚到衡州就去拜访了衡州知府陆传应。知府官位仅是从四品,比曾国藩整整低了五级,但他不仅没有以高欺下,还和他称兄道弟。曾国藩的平易近人让陆传应受宠若惊:谁说这位二品团练大臣不好相处,看来,以前的风言风语只不过是谣言而已。
曾国藩的弯腰换来了和睦一片,二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很快成了好朋友。
陆知府慷慨地借给曾国藩10万两白银给湘军做军饷,全力支持他编练新军。
因为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应酬与牵制,烦恼也少了许多,他可以一心一意地训练他的湘军了。
军饷问题暂时解决了,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了。
在衡州城小西门外的蒸水滨,有一片宽阔的荒地,当地百姓称它为演武坪。这是当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时,为演练兵勇开辟的,后来便成为历代驻军的操练场地。曾国藩便把从长沙带来的一千多名团勇驻扎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