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雲大喜,“太好了,谢谢老爸。”
康栋梁看孩子开心的笑出八颗牙了都,“原本你想跳级是需要三年级都上完了,9月份再申请的,但是你肖叔给通融了,说你愿意跳级就跳吧,能跟上就行。”
“还有啊,你不要因为跳级了就骄傲了,跟同学相处也得注意,新同学要搞好关系,不然的话,学上不好,再回三年级,你到时候该更难受了。”康栋梁难得的交代的这么细致,平时他都是从不管孩子的事的,都是孩子她妈马丽霞管俩孩子。
可能是突然发现,老闺女这么优秀上进,他也忍不住对孩子更上心了一些。
马雲满口答应,这些都是小事,本以为爸妈还古板的拦着自己跳级呢,没想到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很多。
连着几天,马雲都是乐颠颠的,就连寒假作业的写作文都不觉得烦人了。
。。。。。。
转眼到了开学,难得的康栋梁亲自请假带马雲去找了校长肖战平,肖战平找了年级教导主任,给找了一套四年级(上)的试卷让马雲在校长办公室现场答卷。
马雲刷刷刷的答题,其实也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罢了,卷子是很常规的期末考试题型,语文包含有一篇200字的作文,英语是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句子填空。社会、自然和思想品德这些科目没给出卷子。
校长、教导主任和康栋梁都在旁边看着,心里都不禁赞了一声这孩子心理素质不错,挺沉稳,一点不紧张、看起来也不勉强,一笔一划的做着题目。做完一科,教导主任就现场批改一科,数学和英语满分,语文象征性的挑了一处错别字,99分。
肖战平当场就交代教导主任,给马雲安排到四年一班,班主任姓徐老师是市级优秀教师。
肖战平一边笑着一边拍康栋梁的肩膀,“真是没想到,康老师的女儿这么优秀。这孩子咱可得好好培养。”马雲在旁边看着肖战平和康栋梁像是很亲近的样子,难道她老爸还和她小学校长关系挺好?她上一辈子,从没和她们小学校长接触过啊?
肖战平原本也确实没料到马雲真能答这么好,现在老百姓日子好起来了,不愁吃喝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培养,揠苗助长的情况,他也是见过很多了。但康老师不仅是他老乡还曾是他的老师,这关系,找到他办个事,他是不好推拒的。
康栋梁平时为人清高,从不折腰求人办事,但孩子想跳级,这是个好事,就算求人办事,也不算折腰,反而还挺给他挣面子。所以才找到这个他年轻时候在乡里当代课老师时候的学生。
康栋梁此时也是很为女儿骄傲,满脸笑意,“也是刚发现这孩子,学习上还挺有天赋,不想耽误她,这不求到你这了么。”
肖战平连忙说“哎,哪里哪里,康老师这是这么多年没见跟我见外啊,哪用得上求这个字。”肖战平看起三十出头的样子,“说起来,要不是康老师当年鼓励我们考大学,我们还窝在田埂里呢。”
康栋梁17岁就在乡里当代课老师,后来恢复高考后,边上班边复习,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走出田埂的“大学生”,是很多人的榜样,鼓励了很多后辈。
康栋梁听肖战平的话间带出的几分情分,倒不似客套,心里有些感动,他十分不屑那些有了身份地位,耍官腔端架子的人,所以对求人办事走后门一类的事深恶痛绝。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康栋梁也很是感慨的说道,“当年柳屯你们那届,我记得是出来3个大学生吧,我一直关注着你们,你们如今都这么优秀,真是打心里为你们骄傲。”
肖战平也难得遇上自己曾经的老师,平时没有什么走动。康栋梁其实也没比他大几岁,只是柳屯太穷,他高中毕业就早早参加工作了。
“是啊,除了我,还有栾海萍和田亮,他俩都比我混的好,栾海萍在滨城,田亮在花城。”
康栋梁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硬是拉着肖战平,以叙旧为名请客吃了顿饭。
当晚,康栋梁醉醺醺的回到家,还一直很感慨当年在乡下教书时候的青葱岁月,和马丽霞念叨他那几个优秀的学生,都是马雲没听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