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荼蘼目光掠过袁萝面上惶然神情,抿嘴笑道,“少使是主子,荼蘼不过是一介奴婢,自然该当大礼参拜。”
“这样啊……”袁萝嗫嚅。
荼蘼笑的端容,“不劳多言,张皇后闻少使新晋之喜,特赏赐黄金五百斤,明光锦两匹,银釦器两盏,少使在椒房殿外拜得两拜,便算是谢过恩了。”
袁萝恭敬接过托盘赏赐,放在一旁,再拜叩谢道,“妾袁氏,谢过皇后娘娘厚赐”
赵荼蘼含笑看着新少使恭敬的退出椒房殿的背影,这位袁少使看起来,倒不是一个麻烦的人。但是,她在这座宫廷中也过了这么多日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从来没有人是真正的无辜的。
每一个初进宫廷的人,并不是都天生都具有野心和心机的,只是时势造成了不得不争的地位。如果袁萝永远都是长乐宫中一位拘在深宫永巷的家人子,也许她不会生出什么野心,可是当命运让她成为了未央宫的新少使,并一步一步走向更光明的未来,她还能一直永远是那个笨拙的洒扫宫女么?
楚傅姆从屏风后转出来,道,“那个小侍史若准备好了,就送到这位袁少使身边去吧。”
“是。”荼蘼应了,复又问道,“按制,少使身边有两名宫女,一名内侍伺候,永巷归属于少府,不是中宫直属,我们插人进去,是不是太过于显眼?这时候,椒房殿动则得咎,我们若是一静不如一动,是不是会更好?”
没有听见回答,抬头看着傅姆,楚傅姆含笑看着她,“自皇后娘娘事后,荼蘼你倒是长进了。”
荼蘼惭愧不已。
“只是,你要知道。”楚傅姆抬起头来,声音冷下去,“如果大家还在未央宫,以他的仁义,椒房殿上下性命无恙,但如今这种状况,稍有不慎,只怕椒房殿上下倾巢不存 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打起精神来,不能给敌手一丝机会。”
新进的袁少使,便如同投入沸腾的粥中的一滴水,因了皇长子的缘故,成为除了天子笃病,未央宫中最惹风波的人。
“寇大监,”袁萝将右手搭于左手之上,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揖礼,“今日,我们母子终于出头,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我母子二人从前受了大监救命之恩,阿萝愿意为大
监做牛做马,以报大监的恩情。”
寇安伸手扶住了袁萝,冷笑道,“怎么,难道袁宫人仅仅得了一个少使的名分,便满意了?”
袁萝讶然抬头,嗫嚅道,“大监,阿萝不懂你的意思。”
“你不懂,我便说到你懂,”寇安声音清淡,“若是之前,皇长子能够得承认身份,袁宫人得封少使,的确也该知足了,只是如今,大家病重膝下并没有皇子,太后娘娘将
你们母子从永巷中领出来,这其中的用意,你不妨思考一下。”
第二天,袁萝起床,对着铜镜深思,宫女燕宁在身后为她梳理略带枯黄色泽的长发,忽听得袁少使轻轻问道,“燕宁,你觉得,张皇后为人如何?”
燕宁吃了一惊,见铜镜中袁少使的神情沉静,便乍着胆子道,“张皇后……,这些年,未央宫倒没有说皇后娘娘不好的。”
袁萝微微沉吟。
癸未,天子在病中下旨厚赏皇长子及其生母袁少使。
乙酉,以袁少使德才兼备,升任美人,椒房殿里张皇后用皇后玺盖印,认可了这份升迁旨意。
丁亥,封皇长子刘义为恒山王。
日复一日的惊喜令袁萝受宠若惊,只觉得生命中所有的苦都已经过去,从此以后,她便是人上之人,那些肮脏的,灰色的,过去,都离她远远的,她再也不用回到那个逼仄的永巷小院,她剩下的人生,将会一片光明。
袁美人行在未央宫秀丽的亭台楼阁之间,有着不自禁的欢喜,听得假山之后,传来切切切的私语之声。
“瞧情形,大家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在宫人面前露面了,只怕病的不轻。”
“这么说,岂不是……”
另一个宫人挡住了她的话,“胡说八道。”
她拦的住这个,却拦不住那个,另有宫人在一边沉吟起来,“……如此说来,袁美人岂非飞黄腾达。”
假山后静的一静,那位先前拦着别人说话的宫人轻轻道,“是呢,……待到皇长子继承大位……”
“你以为太后为什么在短短一个月中连续两次提拔袁美人的位份,不就是为了给皇长子一个体面的身份,太后是大家的亲母,都对大家的病不抱希望了,何况其他人?只可
惜张皇后,出身尊贵,从小受疼宠,如今年纪轻轻就要面临守寡的境地,膝下无子,只怕以后就艰难了。”
乌兰与燕宁寻着袁美人的时候,她正站在一株柳树下,神色怔怔,面上却有些潮红。
“夫人可是受了风寒到了?”乌兰有些担心,上前殷殷询问,袁萝却是一惊,忙挥掉她的手,道了声“不用了。”匆匆转身离去。
晚上,内侍文鉴奉热汤入含光阁的时候,袁萝问道,“文鉴,进含光殿之前,你是在哪里伺候的?”
文鉴目光一闪,放下手中铜盆,方退到一边低下头去,道,“奴婢之前在凌室,永巷丞见奴婢做事还算机灵,才点了奴婢到娘娘这里。”
凌室为宫中屯冰之处,属少府,所在离太医署只隔着一条御道。
袁萝冷不丁问道,“陛下的病究竟是怎么样了?”
“太医正淳于臻日日宿于椒房殿,只是说渐渐平稳,究竟如何,无人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