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么,我是要感谢金庸,他的书我只看过《书剑恩仇录》还有《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则只看过一小部分。
小时候家里没有闲钱买那些书,一部《格林童话》就伴随了我的儿童生涯,甚至直到小学的时候依然是那本《格林童话》。
那个时候,记得每个故事的结局都一定是完满的,花好月圆。
“后来一切都很好”。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了。
然后我开始了长大,长大后接触到的故事,还有现实没有像《格林童话》之中说的那般完满。
世界是残忍的,而我们只能忍。
后来我就开始了梦想,想着某一天能够得到改变的力量,不是改变世界,只是改变自身。
然后就是漫漫的求学之路。
一如网上所言,“一入学海岁月催,从此梦想是路人”,接触得越多往往就越痛苦,这就是现实。
我尽量不去接触那些复杂的东西,我的脑子没有那么强大。
我只是追求着简单,简单得就像是干净的白纸、纯净的黑字。
当然了,感谢完了金庸,自然是不能忘了于正。
第三个,我得感谢于正。
他的创意不错,很颠覆,如果《新笑傲江湖》不是这样拍的话,恐怕收视惨淡。
人们早已厌倦了那些老调重弹,传统文化如果失去了变化,那么必将丧失其生命力。
于正是成功的,无论别人如何说,我都是这样觉得的。
毕竟,他能够把我这个曾经的wower逼上梁山,由不得我不翘大拇指。
写书才知道写书的累,有的时候真的会彻夜难眠,只是思索一个境界的具体表现。
编剧恐怕也是一样,于正应该失眠比我多。
第四个,该轮到教主了。
爱情这个东西,离我实在太遥远,我只能看着荧幕上演着的爱情,却始终无法自己演一出。
现在的爱情,顾虑的太多,也太浮躁。似乎除了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其它了。
再找不到老一辈所说的那种感觉了,那种平平淡淡但是却坚定不移的感觉。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我们足下的泥土,虽然平凡,但是却是无价之宝。
知道一寸的泥土是经历了多少岁月才形成的吗?
网上有数据,自己查吧……
感谢教主演绎的爱情,那样的剧情我不应该去学着世人一般的评头论足,所以我只说一句。
那样的剧情,让人能够坚持看下去而不感觉累。
唔,就是这样了。
这样就够了。
第五个了,这个名额就让给起点中文吧。
“我喂自己袋盐”,这个是我曾经用的笔名,原本也是一直用“孤灯人”的,但是在起点不知道是谁已经注册了……
所以,我乱按了键盘,最后得到了这样的字句。
随缘吧,其实我书中的一些原创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基本上都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