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苏秦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 第12部分(第3页)

第12部分(第3页)

如果陈轸采纳了苏秦的建议,并且实施成功的话,相关的材料一定会大书特书,甚至夸大渲染。可是至少在与苏秦相距不过百余年的司马迁时代,就根本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然他不会不加以记载。

看来陈轸没有接受苏秦的计划。

会不会是接受了却没能够施行,或者是计划在执行中遭到失败。

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因为苏秦这个似乎完美无缺的方案其实有着种种的缺陷,以陈轸的水准不会看不出来。

苏秦方案的基础是他在自家门外听到的一个传闻,其可信度还有待验证。凭这种不可靠的传言构想的计划,不管有多周密,也明摆着有太多靠不住的成分。

即便传闻属实,苏秦又拿什么保证张仪、韩倗得到楚国割让土地的承诺后,就一定不会继续救援魏国,楚国要奉送国土是不可能公然用不援助魏国作条件的,那等于把自己的真实企图暴露给对手。而魏国毕竟是秦国参与中原竞争的一块重要跳板,不可以轻易丢弃。如果秦。韩仍旧发兵救魏,阻止了齐国的入侵,还有魏国可能的转向,然后再理直气壮的找楚国要地,那该如何是好?楚国岂不是又作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就算秦。韩两国能照苏秦的意愿去做,这项计划也仍然难以实行,因为它的关键是必须得到楚怀王的批准。此时的苏秦肯定不能了解这中间的难度有多大。陈轸可是一清二楚,费脑筋,斗心机从来就不是楚怀王的强项。何况刚刚两次丧失国土,身为国君遭此打击,正心痛无比,郁愤难平。在这个时候要楚怀王同意再转让一部分产业,还不如直接杀了他,哪怕只是一个计谋,他也决不会愿意冒这个险。

苏秦还是太年轻了,他以为天下事就是有固定格式跟步法的棋局,别人都是任凭他摆布的棋子。已是说客行业资深人士的陈轸当然不会像他这般稚嫩。

苏秦的计策行不通,那煮枣,还有雍氏的僵局最后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

雍氏之战以秦、韩两国的胜利结束,《竹书纪年》记载得很清楚:“楚入雍氏,楚人败。”

那煮枣呢?如果它被攻克,那史籍上就多半会有“拔煮枣”一类的记述,现在既然没看到这样的文字,表明两城大概还在原来主人的手里。

史书上却也没有围困煮枣的齐军被打败的记载,可能的情况是,不等秦、韩两国采取救援行动,魏国就已经支撑不住,向齐国表示了屈服,齐军自然就不再进攻煮枣。魏国转向后,韩国就像苏秦预料的那样,紧跟着投靠了齐国。这一推断的根据是,在这以后,这两个国家就再没和秦国搞过共同行动。而秦国也很快就第二年即公元前311年,主动向楚国伸出橄榄枝,居然表示愿归还一半的汉中之地。这也正符合苏秦预言的,秦国在被魏、韩甩了后,会“交臂而事楚”。

虽然苏秦的预测准确,可他毕竟还是又一次失败了,他该怎么办?

史书也没有记载。此后一连几年,在今天能看到的所有史料上全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也许他又回到了乘轩里,继续蛰伏等待时机。毕竟有过一次游说东、西周的成功,他在家里的日子应该不会再像从前那么难过。

在他走后,张仪又来到了楚国,而且又把楚怀王给忽悠了。

三。人在做坏事时,理由却可能显得很正当。

当秦国主动跑来“事楚”,要归还汉中的二分之一的时候,楚怀王的回答是:“不愿得地,愿得张仪。”'2'

这样办外交,只能用发昏来形容。秦国既然来修好,就应该借机讨价还价,尽量弥补之前的损失。和这样的大局相比,能不能向张仪报仇,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可楚怀王硬是要赌这口气,为了一个说客,连白送上门的好处都不要。一位国君,在关系国家利益的大事上如此丧失理性,除了表明执政能力不强以外,也可以看出楚怀王已经被张仪给气疯了。

面对这样一个不能理喻的君主,秦国使节明白再多说什么也没用,只好把那句疯话原封不动地带回国,讲给秦惠文王听。

《史记·张仪传》记载,秦王听完使节转述的楚王之言,“欲遣之,口弗忍言。”心里也想用张仪一人换来秦楚和好,可是要让一个竭力效忠快二十年的老臣,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老朋友去送死,他还真有点张不开嘴。

谁也没想到,张仪得到消息后,立刻主动要求出使楚国。

秦惠文王吃惊地问道:“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于子?”

你把人家骗得好苦,人家哪肯饶过你。

张仪却相当镇定,他说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告诉秦王,只要有他们,自己就会没事。

可这两个人万一不管用呢?

张仪慷慨说道:“诚杀仪以便国,臣之愿也!”

为秦国献出生命,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仪通常给人奸诈之徒的印象,但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其实在他的骨子里依然存留了一份“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

张仪如此主动请命,秦惠文王也就不再感到良心不安,名正言顺地送这位别国的恶人,秦国的忠臣踏上凶险的楚国之路。

不出所有人的意料,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抓了起来,楚怀王把他投进囚牢,“将杀之”。

还没等楚怀王动刀,楚国已经有人在为营救张仪奔走了,这个人就是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提到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他便是那位要抢屈原手稿的上官大夫靳尚。

精明的张仪大概在进入楚国之前就先派人去跟靳尚联络,拜托他一旦有牢狱之灾,务必想办法捞自己出来。靳尚也必定是满口答应。

靳尚这般为张仪效力,其中的原因用通常的卖国求荣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秦国虽占上风,但毕竟还灭不了楚国。靳尚今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