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琅琊全身一抖,八重雪看在眼里,神色便变得更加有些意味不明起来。
“告辞。”
八重雪的身影一直在廊下消失,赵仪然才掀了帘子出来,没好气道:“我都听见了!八重将军那话说的,我为何总觉得阴阳怪气?”
“哪里……”李琅琊肃然,“他不过性子和我们不一样罢了……”他沉沉一叹,“其实他是个好人。”
至德二年,又是多事之秋。
郭子仪建议下,李亨征召回纥军队,怀仁可汗派叶护王子带领四千多精锐兵马来助唐军。李亨以及朝臣等与之谈好条件,便开始整备军队,共得十五万大军,自凤翔出发讨伐叛贼。三日后到达长安城西,在积香寺北侧和沣水东岸布阵。
安庆绪这边也不是傻子,知道灵武朝廷这盘是倾尽全力,若是不认真对待,则有严重恶果,因此早就派十万人在此处等候。骁将李归仁,安守忠在此已经带兵准备迎战。
二十七日,李归仁外出挑战,官军求胜心切不免急躁,追击太过,燕军乘势猛然回师,官军措手不及,立刻惊慌混乱,辎重丢了一地,反而被抢走不少。危急关头将军李嗣业手执长刀奋勇回击,勉强稳住军阵,官军随即渐而扭转颓势。自午时至酉时,燕军被斩首六万多人,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剩余燕军退入长安城,喧哗一夜不息。
八重雪掀开帘子走进军帐。一身浓重的血腥味扑鼻而来,帐内韦七等人不禁皱眉。
“头儿,你受伤了?”
“没有。”八重雪顿了顿,他身为前军偏将,一日里几乎就不曾休息过,此刻已经接近透支。他坐下,重重地喘气,“不曾见到皇甫端华。”
“头儿你别提他行不行?”橘说着皱眉,但语气很是平静,“遇见了,能擒便擒回来,遇不见,就当他死了。”
八重雪看了他一眼。
“好歹也曾经是兄弟。”他擦着枫桥夜泊道。
“谁和他是兄弟。”橘的语气依旧平静,“——便是他有苦衷罢,咱们可是没有体会到。除非日后有机会交心,否则现在看来,他就是叛贼。”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八重雪这般口才也一时找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于是也只好点点头。
“我猜他兴许在洛阳。西京为前锋,不可能让他降将出战。”八重雪素白的手指抚过刀鞘,“……以前还真看不出这小子整日声色犬马,打起仗来倒是厉害——罢了!都睡罢!”他挥挥手,绝美的脸上闪过一丝冰冷。
八重雪料得不错,皇甫端华确实在东京洛阳。
当晚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几次向广平王请命,想要追击弃城而逃的李归仁安守忠等人。可广平王说什么也不同意。仆固怀恩苦苦劝谏,并说安李等人都是骁将,一旦逃走重整旗鼓,对再战不利。奈何广平王无论如何也不愿同意。天色微亮之时,探子回来报告,李归仁安守忠,一并田乾真和张通儒等人,皆已弃城逃走。
二十八日,唐军进驻长安。
八重雪骑在马上,冷冷地看着高高的延秋门城门。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晚上的——那日叛军攻破潼关,他们从延秋门整装,仓皇出逃。
他扬起头。苍穹万里无云,一片幽蓝。有些成队的雁自上头掠过,往南飞去,高亢叫声声声入耳。
这是长安城。终于又回到他们手中的长安城。是承载了那么多灿烂岁月和美丽往事的长安城,亦是承载了烽烟和背叛者蹂躏的长安城。她的悲欢和沉浮,谁能为她诉说?
世事无形,如风如雾,谁能妄言?
八重雪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他突然想起了李琅琊很久以前曾经跟他转述过的一句话。
人无可能一生顺遂。无人,亦无事。
第72章
(七十二)
至德二年十一月,情势急转直下,叶护王子在曲沃大胜,借着郭子仪在陕城再次大败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