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后,失去压制的王振便开始他的兴风作浪之旅!”
“王振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明太祖朱元璋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给摘下来。”
“此外王振还勾结官僚,拉拢党派,这期间若是顺从或巴结他,就会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忤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贬黜。”
“比如当时有一位翰林侍讲刘球上疏提出"皇帝应亲自处理政务,不可使权力下移"的建议。这看起来应该没问题吧?让皇帝集权还不好么?”
“但是在王振看来这严重侵害了他的利益,于是立即下令逮捕刘球入狱,通过当时另一位编修官董磷因自己要求任太常卿之事,想要诬陷刘球好置其于死地。”
“最终刘球不敌拷问屈服承认了,王振便以此下令处死刘球。不仅如此,还把刘球的尸体支解。不知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恐吓其他大臣,当然也可能两者都有。”
“当然最终效果也是明显的,一众大臣听说此事后,都再不敢上疏言事了。”
“但朱祁镇却对王振的所作所为全部赞同,我不明白他是真不知道王振的所做所为,还是就这么蠢毒。”
“另外朱祁镇还总是称王振为先生,不直呼他的名字,以示尊重。其他人见皇帝都如此,各公卿大臣中有阿谀奉承的甚至直接认王振为干爹,称其翁父!由此可见当时的朝堂风气了。”
……
秦
嬴政听到宦官干政后望向一旁的赵高,他之前也确实是觉得赵高不错,但现在觉得他应该也要防范一下赵高权利过大。
唐
李世民不理解一个太监的权利怎么会如此之大,这个朱祁镇就这么信任对方?太监的权利确实是大多来源于皇帝,但所以太监看起来是最好控制的,但也不是放纵到这个程度吧!!
明
朱元璋听到前面还觉得这个张氏不错有老马的风范,他还在想这初期不是好好的么怎么发展成后面的情况?
然而后面话锋一转张氏和那个三杨都去世了,后面说道一个太监都敢废除他的指令,朱元璋简直气死了。
一个太监哪有那么大的权利,还不是那孽障给的权利!而且让王公百官叫他翁父,他干脆皇帝也别当了直接自己认爹不好么!
洪武朝的官员也跟着一起愤慨,尤其听到后面一个太监在百官头上作威作福他们也气。
但想到这才只是个开始,后面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呢……他们看着已经气的脸都红了的皇帝,有些担心,皇帝都气成这样他们后面别被迁怒了才好。
永乐大帝朱棣其实对太监防备并不如洪武年间那么严格,不然也不会有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了。
但是再重用也要有个章程不是这么放权啊,他头一次有些犹豫,这朱瞻基到底真的算是好圣孙么?眼神是有多瞎就选了给这么个东西上位?
明仁宗朱高炽想着就算他命不长也得想办法先把那个孙氏带走了,这次朱祁镇还是直接别出生了。
明宣宗朱瞻基自然是知道王振的,不过他没想到王振对朱祁镇的影响会如此之大。看着下方有些愤怒的百官,有些头疼。
说真的朱祁镇才六岁不到,本身还是个幼子,再说现在一起也都没有发生,这让他如何迁怒处置。
不过王振还是处理了吧,他欣赏王振是看在他善察人意,不是为了让他利用权势作威作福的。
身在瓦剌的朱祁镇觉得天幕不公,他本身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只是一次出师不利,他若是重掌大权后一定会洗刷耻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