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雀起乡到烛镇第二季高清资源 > 3 男人在田间(第1页)

3 男人在田间(第1页)

劳拉母亲艾玛出生的地方,离雀起乡没多远,出了村口过一座桥,再转弯,就是福德洛村。一到福德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田地变成了草地、榆树和小溪。

这是个孤零零的小村子,比雀起乡更小,也没有商店、客栈或者邮局,离火车站六英里。一个没有尖顶和塔楼的小教堂蜷缩在墓地的后面,被高大的榆树环绕。过世的教区长被埋在苍翠的灌木间,烟囱顶在茂密的树丛间若隐若现。周围是都铎式的农舍,黑色的窗框,白色的墙壁。除此之外,牧羊人、铁匠和农场工人的小屋构成了村子的全部风光。这些房子排在道路两边,被茂密的树丛掩映,不注意的话,都感觉不到村子的存在。所以有个笑话说一个外村人穿过福德洛以后问福德洛村在哪。

雀起乡的人总嘲笑福德洛村是“寒酸的弹丸之地”,福德洛的人则嘲笑雀起乡有吉卜赛人的存在,所以是“蛮荒的村落”。

福德洛村有教堂、学校和农场,雀起乡的村民倒是经常会去。而雀起乡唯一有的就是个酒馆,所以福德洛的村民除了偶尔去雀起乡的酒馆小坐,就不会去那“吉卜赛人蛮荒的村落”。

除此之外,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天一破晓,村上的男人们就得披上衣服,带着面包和猪油的早餐,拎着前一晚准备好的装晚餐的篮子,匆忙地去地里干活。

冬天的早晨,让孩子们起床是最恼人的。母亲要不断地又叫又摇,有时要叫上个十几回才能把他们从床上拖起来。

还有晾在墙边一整晚的靴子被冻得缩水了不少,而且硬得像板一样,要是穿上脚,都会被磨出冻疮。

所以小男孩们会因为穿鞋而哭哭啼啼,这时候妈妈就会在一旁鼓励说,幸好这是靴子,不是马裤。要知道从前的马裤都是皮革做的——以前人们冬天里穿上一条皮革马裤经常要花上一小时。

这个说法,也被孩子们照葫芦画瓢地学会了,后来每当有妈妈劝孩子说:“耐心点!想想圣经里的约伯是多么的耐心。”

孩子就会用这个典故来回嘴:“约伯怎会知道什么是耐心?他又不用穿皮革做的马裤。”

其实皮革马裤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销声匿迹,也只有在故事里才听得到。

在当时,只有赶车人、牧羊人和一些年长的劳工还穿着传统的长罩衫,配上以前牧师戴的黑色的圆毡帽。比较时兴的穿衣方法是,穿挺括深棕色的灯芯绒外套,夏天穿灯芯绒裤和没漂过色的宽松的夹克。

即使是穿上了新式的衣服,村里的男人看起来,还是有着难以掩盖的乡土气。青壮年男人们都是中等高度、身强体壮、满面红光,他们以自己的力气为傲,还吹嘘身体从未酸痛过。而年纪大的则佝偻着背,双手粗糙而红肿,走起路来不稳当——多年在恶劣的天气里劳作,他们已经饱受风湿的折磨。老人们的下巴上留着一片银色的胡子,延伸到双耳。

年轻人喜欢留着海象般的胡子。偶尔一两个年轻人,会走在时尚前沿,把脸刮得干干净净。但是周日是人们唯一的刮脸日,所以周五周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胡子拉碴的。

雀起乡的人们说话,喜欢把元音拖得很长。“男孩”里的“安”音,“煤”里的“诶”音,“桶”里的“翁”音都特别突出。有些词,音节模糊,几个词连在一块读,像“面包黄油”,直接成了“面儿黄”。

他们喜欢用各样的谚语和俗语,还经常用比喻。要是说东西冷、热或者有颜色,他们会说“热得像地狱”、“冷得像冰”、“绿得像草”、“黄得像块金币”……

说人紧张是“像热锅上的蚂蚁”,说人火大是“火气大得像头牛”,说人“穷得叮当响”、“病得像条狗”、“声音像是公鸭嗓子”、“丑得影响市容”、“让人食指大动的牛奶”、“骄傲得浑身发臭”。喜怒无常的人是“没头苍蝇、上蹿下跳”。

这些方言要某些音域浑厚的中年男子说效果才最好,他们说起话来饱含深情,措辞地道。就像是BBC播音员弗雷德?吉斯伍先生播音时刻意使用的牛津口音。尽管播音员的语音让听众体验到了牛津英语的魅力,但这种刻意的模仿其实让土生土长的人们觉得非常别扭。

村里男人的工资都差不多,他们的境遇、喜乐和每天的工作也相差无几,但他们自己却会觉得和别人差别很大,大概就像城里人看乡下人的那种感觉。有些人聪明些;有些人接受新事物慢些;有些人好心又爱帮助人;有些自私自利;有些外向活泼;有些沉默寡言。

不过现在,要是有人还想见到这种典型的村里人,估计他是找不到了。也难找到那种苏格兰农夫喜欢的黑色幽默,或者作家托马斯哈代笔下威塞克斯地区的幽默智慧。

那时的雀起乡村民,思想像是从重型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点也不转弯。偶尔还会来点冷幽默:曾有一个人见到埃德蒙在哭泣,因为他的喜鹊被从笼子里放出来后就没飞回去。他说:“小伙子,别难过。你去和多嘴的安德鲁太太聊聊天。然后你就能听到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了。”

村民们最大的美德是坚忍,不在痛苦或困难前退缩。男人会说:“快要下暴雨了,田里的燕麦必须在晚上收进谷仓。大家加把劲,午夜前把最后一担燕麦收回去,直到最后人都累得没力气走回家了。但我们都尽了力,我们干得漂亮!”或者“一头牛低着头向我冲来。我没退缩。我扯下块铁条,向它打去”。

女人会说:“我连续六晚照顾我年迈的母亲,都是和衣而睡。但我一直在坚持,母亲也在坚持,最后她挺了过来。”

一个年轻的妻子生产后会和接生婆说:“我刚才没退缩吧?嗯,我坚持下来了。”

村子一直延伸出教区广阔的农场,是由以前好几个小农场合并的,现在归住在都铎农舍的年老的农场主。农场边的草地上养了马和牛。奶牛给农场主一家和周围的邻居提供了黄油和牛奶。有几块田被改成了草料场,用来喂牛。其他的田用来种玉米和小麦。

农舍边围着马厩、谷仓和装满肥料和农具的工棚。高大的谷仓足够把成垛的干草拖进去。堆料场上码着一垛垛整齐的干草,室内的挤奶场地方小工具却一应俱全。

大片的农场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男孩们一从学校毕业就开始在农场上工作,退役的军人或者结婚成家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工作。用村里人的话说,多只手总归帮得上忙。村里的劳动力很便宜,所以总是地尽其耕。

平日里农场的景象总是热火朝天,马车夫在农场工人干活前一个小时喂好马。男人们分成几队开始耕种。

如果干活的时候下雨,农夫们就披上麻袋。天冷得结霜,他们对着手哈气,把胳膊抱在胸前取暖。如果饿了,就摘下萝卜充饥,或者啃几口给牛吃的油饼。有些淘气的年轻人还会尝尝油脂做的蜡烛。除此之外,母亲们担心儿子会饿,还总是准备半个冷煎饼或者昨天剩的杂烩给儿子当点心。

喊过号子之后,大伙们开始干活。男孩们坐在马车上,男人们走在车旁点上烟斗。在噼啪的马鞭声、嗒嗒的马蹄声和叮当的马具声的伴奏下,大队人马趟过泥泞的田间。

这里的每块田都有自己的名字,凭这些名字多少能猜出这块地的历史。“护城河”、“鱼塘”、“鸽舍”、“狗舍”和“兔场”是在农场被合并前起的名字。“雀山”、“布谷鸟丛”、“柳树”和“池塘”的名字源于地貌。“吉伯德”和“布莱克威尔”是为了纪念以前的主人。新开辟的田地根据面积被叫做“百亩”和“六十亩”。偶尔有一两个老人坚持要叫这两块地“石楠地”和“赛马场”。

农田的名字对庄稼人来说不过是个符号,真正重要的是土地是否肥沃松软、地势是否平坦。如果田地正对着风口无遮无拦,大雨倾盆的时候就会把男人们浇得湿透。如果土地坚硬如铁,男人们费了全身的力气也耕不开。

一般一块田有三四架犁,每架犁由三头马牵着,一个男孩指挥方向,几个男人跟在旁边。犁头在田间画出深色的线条。直到夕阳西下,田野呈现出深沉的天鹅绒般的紫色。

伴着男人们干活的号子“加把劲啊!呦嗬!呦嗬!”羊群会在羊圈里咩咩叫,几只白嘴乌鸦则紧跟在犁边,捡食被翻到地面的虫子。鸟雀儿轻盈地在田间舞蹈,期待着分一杯羹。

男人们用马拉的磙子粉碎土块,留下一块块混着野草的土堆。那股草气和土味足够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就这样,播种、耕耘、收获的轮回生生不息。

直到后来,工业时代来临,机器收割开始走上舞台。从此每年秋天都能看见收割机的身影,巨大的引擎驶过田野。一到收割的季节,一辆辆收割机在好几个农场奔忙,驾驶员就住在一个叫“盒子”的大篷车里。九十年代的时候,劳拉的弟弟们打算学习使用农用机器,以便在不同的地方工作。村里人对这样漂泊的生活方式大为惊骇。在他们眼里,操作农用机器的司机和扫地工、补锅匠一样卑微,把脸和衣服弄得脏兮兮很不体面。就像他们觉得城里的职员和推销员虽然衣着整洁,却只是“卖货郎”。他们眼中体面的人是农场主、酒馆老板、农场工人、屠夫、面包师、磨坊主和杂货店老板。

多数农用机械是马带动的,有些田里还是得靠人力播种。男人在脖子上挂上一个盛满种子的篮子,两手播撒。尽管农用收割机越来越普遍,但是男人们还是喜欢用镰刀收割,女人在边上捆扎稻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