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皇家新军的服装,本身就非常美观,设计理念几乎是按照后世影视剧中美化版的排队枪毙时代的华丽军服。人靠衣装,一名普通相貌的男子,穿着皇家新军的军服,也显得英气逼人。而皇家新军行动,往往习惯多人排成队列,抬腿、举手的频率一致,整齐划一的节奏,更具备了这个时代难以言喻的美感。
总体而言,皇家新军也是一个气质华丽、风格时髦的军队。这种时髦,注定了皇家新军走到哪里,都能够成为目光的焦点。
由于皇家新军慷慨的将自己的军粮赠送给城内缺粮的军民,以至于自己的早餐也没有着落。
但是皇家新军有钱,很快军需官们便拿着银子,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手里面,采购米粮、蔬菜、肉类、蛋类的食品,并且雇佣民夫,给军队做早餐。
财大气粗的皇家新军,走到哪里,银子就撒到哪里。周围被“征用”物资的百姓,皆是获利不菲。而为皇家新军服务的民夫,不但包吃包住,每天还能拿50文钱的工钱。
封建时代被官府征用的劳役,被军队征用的民夫,大多数不但没有工钱,还要自带粮食,所以征用民力过度,就会惹起怨言。
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元末治理黄河。皆是残酷抽调民力,让大多数百姓无偿或者低报酬的劳役,所以会逼迫百姓爆发造反。
而肖图白的政府和军队,征用的民间任何的物资和劳动力,皆会超额的支付报酬。所以,皇家新军走到哪里,收到甜头的百姓,皆会拥护皇家新军。
皇家新军支付酬劳的方式征调民力、物资,其实也是极好的宣传方式,让百姓彻底的意识到,什么叫做仁义之师,什么叫做民如子!…;
当然了,皇家新军对待自己人,温暖如春天;换做是对待敌人,皇家新军却是会残酷如冬天!
与大明为敌,大肆杀戮大明子民的鞑子们,便纷纷被皇家新军残酷镇压。
————————
县衙周围忽的热闹起来,惹起了宝坻县令赵国鼎的好奇。鞑子围城以来,宝坻县令赵国鼎,一直呆在县衙,因为恐惧,使得他没有办法处理事务。对于城内外发生的事情,已经数日不闻不问。
7日之前,宝坻县乡绅组成的壮丁们在城外兵败。接着,鞑子围城每日保持攻城频率,攻城车、云梯、投石机等等各种器械轮番上阵。
宝坻县可从未经历过如此阵仗!
加上县里面能上战场的衙役、兵丁不足1000人。不少的躲在城内的富户,不堪精神压力,鞑子未破城之前,已经在家上吊自杀。
县令赵国鼎,头一日还曾登上城墙,将士兵们擂鼓助威。不过,鞑子一发羽箭擦着他的鼻子飞过,顿时吓破了赵国鼎的胆子。
此后赵国鼎只敢躲在县衙中,守城的任务,交给了县城的典吏。
被围城7日,宝坻县内粮食价格疯涨到15两一石,医馆的药价已经成为天文数字,大量受伤的军民得不到妥善治疗,守城兵丁士气不断的跌落,而鞑子的进攻一日比一日凶猛!
赵国鼎迫于形势,派出了使者去天津总督肖图白那边请援兵。但是,赵国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认为肖图白据守葛沽,自然安然无恙。派出援兵,却有兵败的风险。换做是赵国鼎担任天津总督,多半只会集中优势兵力,保护天津卫和葛沽等等核心的重镇,而不会管宝坻县这种偏远的县城。
县衙中。
宝坻县令赵国鼎,龟缩在后院,眼中带着血丝和忧愁,门外稍微有风吹草动,他便如同受惊的小动物一般敏感的拔剑自卫。
脚步声密集的传来。
“谁。。。。。谁啊。。。。。。”赵国鼎面色如土,拿着一只锋利的佩剑,挥舞壮胆道。
“爹,是我啊!”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女,穿着一身儒袍,别具风韵。这却是赵国鼎的女儿赵采莲。
“莲儿?”赵国鼎松了一口气,幸亏不是鞑子。。。。。。
赵国鼎科举之前家遇灾荒,其妻饿死家中,省下粮食让其渡过难关。心中有歉的赵国鼎,哪怕是考中了进士也未续弦,而是将一身宠爱,集中在亡妻生下的女儿身上。而娇惯异常的赵采莲,平时更是喜好男装,混入县学读书,以及在市井中游玩。赵国鼎也仅仅是睁一眼闭一眼。
赵采莲带着数名仆役,面带喜色赶来。
赵国鼎诧异道:“什么事,面带喜色!”
赵采莲露出灿烂笑意道:“训导赵士秀先生,从天津请到援兵了。国师肖图白亲自率领6000大军,三战三捷,击败了城外的八旗兵,甚至连谭泰也被他俘虏了呢!”
“什么?!”赵国鼎面色露出了震惊,“不可能!鞑子可是拥有四五千兵马,真鞑子也有上千人。肖图白怎么可能击败谭泰?”
北方各镇最强的关宁军,也不能在野战中战胜鞑子。
天津的兵马,可是大明北方的弱旅,怎么可能以6000名天津的兵马,战胜四五千清兵?
赵采莲神采飞扬道:“爹,是真的!肖国师率领的皇家新军,就在城外呢。。。。。他们俘获的鞑子俘虏,以及斩杀的鞑子尸体,堆积如山。正黄旗谭泰牛录的军旗,还有谭泰本人,都被五花大绑。。。。。。那些皇家新军的衣服可威风了,女儿想要一套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