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墨斋东家,倒是不知林晓阳到底去了哪里?
陆婉儿顺着姐姐走过去的方向,正巧望见了书案上常用的那方砚台,倒是恍惚记起还是多年前墨斋老板特别送于她的呢!不过当时只是没在意,也没见过面地微小缘分,不曾想多年后会是这般交集
缘分之事,或许就是冥冥中自有天定,不止旁人干涉不得,自己都是做不了主的;若非如此,当初也只是在洪州城擦肩而过地温彦行,明明相隔千里之遥,为何还是成了她生命中最刻骨铭心地一段记忆。
甚少胡思乱想,也尽量不让自己有时间期期艾艾,陆婉儿把更多时间都用在了对茶园的规划建造上。
她从姐姐那里拿到了工整细腻的茶经手抄本,复又细细研读几遍,这回不仅从中看到了著书人的清风霁月,也看到专注一件事为那人所带来的豁达与成就感。
她不需要著书立作,只想好好打造一个属于她心中的理想国,建立一个在她的认知范围内,可使温家人安身立命地茶山。
她想起温彦行曾用茶来比喻他爱上的女子,也从不曾忘记关于未来,那些对饮成双人地期盼与向往。
虽是斯人已逝,可若是生命时长有限,那么就让她在走向尽头之前,帮温家人把幸福尽可能地实现。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不断重生地陆婉儿,愈发觉得要珍惜还活着的机会,做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尽些自己应该要尽地责任。
第87章买尽青山故人来
并不是一点儿都不关心,也不知晓陆记地生意近两年来既平淡也没有新的增长活力,她不想过多参与是因为那是姐姐的责任,而每个人都要在人生地经历中自我成长。
除了核心工艺的滞后问题最为致命外,陆婉儿觉得其根本还是在于洪州窑的寿命亦有它的时限,万事万物沉疴过久都是不破不立,这得需要陆珍儿下定决心,有更坚决地勇气取舍才行。譬如,找新土,选新址,建新窑,用新人
就像她也要事无巨细地,从头钻研茶的品类与产地;并不是照搬西山经验,而是得网罗各地的树苗先进行一轮试种,才能根据当地土质、水质与各类茶树的融和情况,才能真正找到最适合云雾之称的优等选择。
就像各地瓷器中为何只有越瓷更盛?那其实并非全在工艺,还有烧制陶土的选择,窑的建造与温度,上釉地材料与时机等等;定是都经过不断地摸索、尝试,在经历了更多失败后,才找到其独一无二地道路。所以,成功其实是无法复制和被模仿地。
也所以,待江州那边有信传来,房舍刚算建好,陆婉儿便带着玲儿、大夫与吕怀山拨给她差用的几名伙计,一同先行进了山。
算算林晓阳所说的时间,温家第一批人已经延期近半月还未至,不知是否出了差错?就在陆婉儿担忧之际,有人特意上山传信告知,原因是官道近来莫名设了许多关卡,而温家几十口人没有户籍,为掩人耳目营救之人不得不假扮官差,继续押送他们徒步而行。
因此,温家第一批女眷们晚了大半月才至江州,而男丁则足足多花了近两月时间才终于安全进山。
果不其然,里面并没有温父和温母。大概都是紧着有孩子着急团聚的,因此倒是有不少夫妻相拥而泣的场面
二小姐预想过这些人并不擅长农事,不过历经流放之苦后,想来也算可以做到放低姿态才是,若是有心有力学起来倒也会很快!
想要让这些人尽快适应山上的生活,知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又不能太操之过急。陆婉儿想,需得先让他们清楚地明白当下处境,也要让他们有规矩可守,有责任可肩,有希望可盼。
陆婉儿并未着急让清山把温家幼童们送进来,一是各方面条件尚不允许;二是需得让这些成年人先学会承担起生存地责任。
她只是告诉众人,待日后山庄建立起来,此处就可能会有学堂;待众人有机会入了籍,他们的孩子依然可以有值得期待地未来。且除了必要的生活基本物资,二小姐仅让人运送更多地生产物资进来,她想让先行进山地人明白,苦难并未完全过去,日子还是要先苦后甜。
就这样时间一晃,竟然三个多月过去了,当然是从与林晓阳最后一次在洪州见面时算起的。二小姐每日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山上琐事,在那些从无到有的努力中,她也前所未有地对眼前一切深觉珍惜。
许是日子平淡久了,陆婉儿偶尔觉得自己内心也是有期盼地,若是没有林晓阳,那她与这些温家人如今都该是生死不知。
“日日都要上山做农活儿,如此辛苦度日,这与流放又有何区别?!”终是有人抛却了初来时地感恩之情,开始正常发起了牢骚。
为何说是正常呢?是因为温家人在沂州府时毕竟属于世族,大都是需要下人伺候地主儿,且眼下这批并未到达流放之地,虽受些行路之苦却没有真正体会到何为流放。
没有对比,自然无法明白能在吃饱穿暖,又不受鞭笞欺辱的条件下劳动,到底是件多么幸运地事。
仅是有人发发牢骚陆婉儿是不会在意地,可让这种情绪持续传播,鼓动更多人开始心生不满甚至有些消极怠工,就是一定要尽快处理了。若论起来,想建立一个真正自由、民主,无强权压制的社会该是有多难?不过几十人就已是性格秉性各异,遑论千万人,千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