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帝国出动了九藩联军共计三十万人从东北部海岸登陆,攻占了慈州。并以慈州为基地,沿着洛北河向原都方向发动攻击。
菊帝国是位于大陆的东北方的一个岛国。菊帝国的国民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和族。这个国家历史上就和大陆各国有着很密切的交往。
最早有历史记载的菊帝国使节往来是在大楚帝国时期。当时的和族还很谦恭友善,他们派遣遣楚使,年年来朝。大楚帝国对于菊帝国一直都是以海外番邦之礼待之的。菊帝国朝贡的大多是写海产品,例如海珠之类的东西。而大楚帝国则惠赐了许多茶叶、丝绸、瓷器、玉石珍玩。
除此之外这些遣楚使每次来还会采购大量的农具,书籍、经藏典册之类的东西。他们在和华族交往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和钻研华族的先进技术。可以说,菊帝国的许多东西都是学自华族。他们的文字语言借鉴了华族的汉语汉字。而他们的官制政治也都能看到华族的影子。至于农耕、蚕桑、冶铁炼铜更是从华族而来。甚至是币制也大量采用来自大陆的各种铜钱代替他们一直使用的金块、银矿或贝壳。
菊帝国盛产金银,而大陆则用铜来制钱。由于冶炼技术的落后,菊帝国不会从矿石中提炼金银。他们更多的是将金银矿石出口换取华族的铜钱。这种贸易使得菊帝国的金银大量外流。而大陆上的铜钱也无法回流。可以说菊帝国的经济当初是完全依靠着大陆华族才能够稳步发展的。
菊帝国人尚武好勇斗狠。其国内政治力量的主体,为武士和藩主。而其国君据说是神族后裔,万世一系的皇族统治,如今皇族的权力已将渐渐旁落了。在菊帝国国内,三十年前发生了一场波及十六
藩的内乱。这场内乱最终的结果是崎山藩的崎山原兵卫从皇室得到了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建立了以崎山藩等东北藩主联合而成的“幕府”。
幕府的建立使得皇权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象征。而真正的国家权力则落到了大将军和藩主群体的手中。照理说,不论从人口还是国土、资源、技术等等各方面来看。大陆华族都不应该成为小小的菊帝国的目标。但正是大陆上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引起了这些藩主的觊觎。
其实早在崎山原兵卫就任大将军之后的第二年,崎山原兵卫麾下的首席家老西乡宏盛就提出了《征讨大陆策》作为菊帝国的长期战略目标。
大陆上那时候正是战国之乱最激烈的时期。正是大陆的战乱让西乡宏盛看到了分而治之蚕食鲸吞的可能性。
这个《征讨大陆策》虽然得到了崎山原兵卫的首肯。但当时的崎山大将军认为时机尚不成熟,需要先积聚力量。而这一积聚就花了十五年的时间。
慈州,本是当初从景州前来的上三旗旗民屯垦之地,后来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城池,殷昊登基之后,以慈为名,纪念其母。
说实话,这些年来,殷昊的目光一直盯着大陆各国,却从来没有意识到真正对于华族来说危机来自海上。更没有想到比邻而居一衣带水的菊帝国会对大陆发动攻击。而慈州这里原本就是旗民屯垦的地方,防备相对比较薄弱。菊帝登陆之后,很轻易的就占领了慈州。
“慈州城内,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一个刚刚从慈州逃出来的旗务官在早朝的时候被领到了大殿上。他带来的消息简直令人震惊而不可置信。
五万多来不及逃离的上三旗旗民,还有一些镇卫军团的残兵俘虏,被这些残忍而丧失了人性的菊帝残忍的杀害了。整个慈州城已经成了修罗地狱一般的死城。
抢劫!杀人!凌辱!这些残忍暴虐地事情就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菊帝国武士还在城内进行杀人比赛,谓之“千人斩”!
“昭告天下,菊帝国为我东皇不共戴天之敌。凡我华族,有与菊帝国私通者杀!有投降菊帝国者杀!有收容菊帝国残兵者杀!有与菊帝国市易者杀!有资助菊帝者杀!附逆菊帝者杀!为菊帝刺探我军情者杀!”殷昊听到一半实在听不下去了,愤然离座,以皇帝诏的名义发布了七条诏令,这七条杀气腾腾的诏令被史官忠实的记录在案:“……帝愤然离座,口宣圣谕,谓之《七杀令》,凡我华族,有与菊帝国私通者杀……”
当日朝会过后,殷昊让内阁拟出文告,公告天下:“从即日起,东皇帝国与南盟单方面停战!全力抗击外敌入侵。如在此期间,有擅自对南盟联军防线发动攻击者或南盟联军不顾国难对东皇帝国发动进攻者,一律视为国贼!”
与此同时,慈州的真实情形被附录在文告之后。此文告一出天下皆惊!殷昊一开始就将其反击菊帝的战争定位在了华族抗击外侮地道德制高点上了。
还有那杀气腾腾地七杀令!此令可不是只针对东皇帝国官兵百姓,开篇的“凡我华族”四字已经将其命令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族群了。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