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的早晨,纪逢想要多睡一会却被师父赶下了床。
“让我再睡一会嘛,反正也赶不上师爷讲道了。”纪逢在被窝里抱怨到。
清晨的秋风有一股刺骨的凉意,被窝里的纪逢犹如一条咸鱼,师父叫唤几下,他就翻几次身,终于被一把扯开被子,他首先感到的是迷茫,然后狠狠打了个哆嗦,捂着嘴响起一声哈欠,不情不愿的起了身。
明明昨天还叫自己好徒儿,只过了一天,待遇就变了。
洗漱完了,穿好衣服,纪逢被百索推出门去,言:“你这个年纪,正是犹如朝阳般,应该努力修行的时候,万万不可懈怠的,否则堕了心气,开始了得过且过,那就是为师的罪过了。”
纪逢敷衍的点了点头。
在这山路上,纪逢被秋风吹的越来越清醒,一张栀黄的树叶从树上吹下,拍在了纪逢的脸上,又跟从风的脚步,呼呼上天,纪逢甚至来不及捉住它。
他看看四处摇摆的枝干,聆听着林萌间苍鸟悦耳的鸣叫,选择太阳能够照到的地方,拾阶而上。
纪逢并没有回弟子居,而是向经阁迈步,它建在山腰的观云亭旁,从山下走上去,还有好长一段路。
山中很是幽静,一路走过去的石阶、栈道和走廊空无一人,除了枝头的鸟儿会叫唤二声,整个山中就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走近这安静的经阁,纪逢轻轻的推开了门,尽量不要发出声响,眼睛看向一张靠着书架的椅子,上面坐着一位师伯,道号玉书,凡是以玉字为道号,都是师爷直接收入门下的。
如今师爷已经不再直接收徒儿,而是让人留在山中,若是长久检验,确有向道之心,才会收入门下,这时师爷也不会再赐下道号。
纪逢的师父百索就是如此,不过,他来山中颇早,那时大师兄玉逵看他可怜,又有些天赋,带他入了山,一起修道。
玉书师伯头发、眉毛和胡须全都一片雪白,就靠在书架上昏昏欲睡,只有到了正午,才会睁开浑浊的眼睛,有了些精神。
纪逢没有主动打扰,蹑手蹑脚的从他旁边走过去,往经阁深处走。
与丹阁的乱一样,经阁也乱的地方,不同的是,丹阁的草药和丹方,甚至处理药材的工具,丹黄师叔都一一放好,丹阁的乱在丹黄师叔试练的药乱堆在丹房内。
经阁的乱又有不同,它看似摆放整齐,让人感到整洁,可他的分类常常让纪逢怀疑自己拿错了东西,经阁中的经分为祭文,祷文,龙章,凤篆四种语言为主,其中祭文与祷文有一定的形似,又有列国不断演变的文字杂之。
诸多经文又分出术算、历史、草药、祭祀和神通等等数十甚至上百种的分类,有些经文的记载往往涉及多个部分,这又该放在哪里?
纪逢曾经吐槽过,却被师伯揪起耳朵怒骂,纪逢心里自然不甘,想着自己肯定要做出一番大事,让这个老头子大吃一惊。
结果这三年来不断请教他,祭文和祷文记载的各类经书倒是可以读的顺畅,可面对龙章和凤篆,纪逢被他教导后,拿起另一本经书,瞪大眼睛,愣是一句不熟。
纪逢现在依然在钻研用祭文和祷文书写的经书,词不达意,理解不够,就留着中午师伯转醒,然后恭恭敬敬的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