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时间罢了,隔天的,又跟着管事娘子学些理家的本事,剩下的无非是在老太太面前承承欢,或者是姐妹之间互相取个乐子。现在又多了个宝姑娘,更是个肯花心思的,这日子就更好过了。每每晚上听探春在爹娘跟前说起,就把宝玉羡慕的直叹气,他现在只自己在府里跟着老师读书,环儿本来也要回来和自己做伴的,只是架不住兰小子拉着环儿不放,说是让环儿陪着他在族学里在多念会儿,以后再和他一起回府进学。贾环两下里为难,宝玉心软,想着他们原本一起长大,以前也是同进同出的,也就让环儿陪着兰儿在学里在多混混,谁让府里的男儿都要在族学里先学上一段时日在回府里延请夫子精修科举呢。只是这样一来,宝玉自己难免形单影只,有些个寂寞了,于是,不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
(PS:别的先不说,先跟大家拜年了,大家兔年大吉!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原本小年夜还想加更来着,只是没想到多出那么多事情来,也就华丽丽的来不及了,赔罪先,没说一声就断了更,对不起大家。
嘴上说得不算,为了赔罪,从明天起(210),我就开始加更,请大家监督!
话说这过年可真累,我真是没怎么捞着休息。小时候盼过年,天天好玩好吃的,只晓得在外面弄堂里疯。长大一些觉得没意思,除了吃喝就是走人家,在人家家里做客,就是坐着听人聊天,上海以前的人家房子小,满满一屋子人,都不能乱走,姑娘大了又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疯玩,最没劲了。后来才知道,那些岁月多幸福,现在过年就是个字,累!因为长大了,轮到自己忙活了。我家比较传统,过年前备年货,然后忙着年夜饭,不作兴在外面吃年夜饭的,然后忙着忙着一日日到亲戚家坐坐,然后又是在家一日日招呼客人~~这还只是我自己妹妹家,我外公家,我爸爸这边的亲戚家,我们夫妻的好友,还没算上我老公那边呢。去年,我们夫妻可是一拆二,各招呼各家,太累了。自从我成了家开始,就年年想躲出去,年年到最后没躲成,想着老外公什么的还在,我外公90多岁了,还不知道以后如何了,这个大树根还在,大家就是一大家子人,不然就要分枝成几棵树了。不多说了,以后有功夫再和大家说说玩玩。我们家的故事,真要说起来,说不定比小说还好玩,整一部民国旧影,以前最喜欢听我外婆说她们老辈子人的故事,外婆教会学堂里的同学,她的洋人嬷嬷老师,可惜外婆不在了。我奶奶家的故事也很好玩,和外婆家是一个洋一个土,也不知道我爸爸妈妈凑在一块是不是上辈子积了德。只可惜奶奶她老人家也不在了。不说这个了,大过年的!我这个人就是嘴上没边。
再ps:
谢谢freeseas_7的大红包,叶阳云天,凌苓,差差猫,初秋、艳,樱若兮的千响炮,超级无敌至尊宝的香囊,谢谢各位支持我的亲,回来看到你们的打赏推荐粉票留言真高兴。)
正文 219 一心
219 一心
宝玉的郁闷,子肜自然是知道的,但是没管,一个男娃儿,这点子小事难道自己还摆不平?不过,子肜不管,不代表别人都看得过去。这不,老太太心疼上了。老太太本就是宠溺宝玉的,原著中还宠着孩子不让读书呢,现在怎么能看着孩子不开心呢?忙问她的宝贝心肝肉儿这是怎么了。
宝玉也是个在长辈面前不藏假的孩子,见老太太问了,虽不太好意思,但还是老实的说了。老太太一听就笑了,这叫个什么事儿啊,无非就是她的心肝儿没人陪着玩儿呗。这还不好解决,家里姐姐妹妹多着呢,就做一处玩儿呗,什么男女大防来着,这孩子才多大,有什么那么讲究的,总比在到外面和那些不学好的整日家遛猫逗狗的强。
宝玉听这老太太发话了,心里也受用,自己家的姐妹总是好的,不过他还是知道好歹的,虽得了老太太的话,但还是记着自己的的本分,早上出操,上午读书还是没拉下,就是姐姐妹妹一处玩乐,但每当宝姐姐、林妹妹抑或是湘云妹妹在的时候,总还是不像是和探春等人在一起那么无忌的。
不过,宝玉也不是成天和女孩儿一起厮混就罢了。有时也经常和贾瑚贾环贾兰等做一处探讨经典功课,也时常和一些世交故友诸如冯紫英等人跑马打猎,成绩也不俗,再有,就是和他嫂子石氏娘家兄弟等几个军中之人,或舅舅王仁大伯贾赦昔日侍卫同僚之后比划比划拳脚。这样一来,小日子过的满登登的,倒也没时间和贾珍薛蟠之流混在一起吃酒胡闹了。
慢慢的,这宝玉的名声就慢慢的在京中起了来,能文能武,又行端懂礼,本来相貌又好,再加上他身上那块玉,倒真让人称呼他为“玉公子”。宝玉小日子就过得愈加滋润了,偶起无事,还应景的作了春夏秋冬四时闲趣的四首绝句出来。
子肜也不好硬拦着老太太的话,只能关照宝玉一定要懂礼知分寸,也关照他身边的人时时跟着,后来看着宝玉知道避讳的,也就放了心。
现在这个荣国府里算是太平的,任谁看这面上都是和和美美的,但如果硬是要找点不全不出来,也就是这大房以后当家的贾琏夫妻还没有儿子,不过这个事情也急不来的。
日子和美了,好事也接着来了,这山西太原道出了缺,这圣上不知怎么想起了这贾珠贾探花,御笔亲点他这个太子的小舅子补缺。这下子,府里又是惊动了,看看,多好的事情,府上二老爷就是会做官的,现在这二房的大爷看着也是能秉承父业的。
外面人都看着乐呵呵的,只是贾政心里却起了退意。这一家如果不争气,没个权势保家护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一家太过荣耀,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太子用得上他们,太子妃又是他们家的女儿,自然希望他们能多出几个能人。但有朝一日,坐稳位子,那他们家就该识相,毕竟,权势太旺容易让人生忌。那时也是朝堂换血的时候,他就主动带个头,也卖了新帝一个好。这样一来,只要后世子孙不要太过肆意枉行,这家哪里还会落得书中那凄惨下场?
既然打定了主意,贾政也就更加行事端谨。贾珠虽升迁了,可荣国府却闭门谢客。好在贾政在外的名声本就是严肃,又注重实在,贾赦又是向来的孤傲,再加上他们现如今的地位,倒也没人敢非议。于是,贾珠一家也就安安静静的赴任去了。
贾珠在外的师爷辅臣自然得了贾政的指点,而石氏也是受了子肜的传授。只是这回小芝哥儿倒是被贾珠留在了京里,一来孩子还小,才得两岁,一路过去怕是身子吃不消。石氏又不是他娘,暗地里有些本事。这些事虽没挑明,但他娘那时候教元春妹妹,他可不是傻子,怎么会想不明白?二来,他娘喜欢孩子,也算是让芝哥儿替他尽了孝道。石氏虽然舍不得孩子,但是也知道孩子闪失不起,只能暗地里流泪。
夏露等两个通房也是跟着去的,只是临到出发前两天到闹出桩事情来,这夏露不知怎么的竟然在五洲崴了脚脖子,失足落了水。等救上来子肜看过后才发现竟然是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贾珠一边派人去请了太医,心中一边翻腾,他的后院,以前一直以为是小打小闹的,现在看着也着了火。他一直自诩为万事皆有掌控,可现在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自己的后院就给了他好看。
这贾珠子出生以来一向是顺风顺水的,现在这事给了他警醒,无疑是狠狠地敲打了一下贾珠。在他以为是全盘掌控的后院救出了这个事,那以后这外面呢?他是不是因为太顺了所以太松懈了?幸好现在这还没闹出什么来。贾珠是一阵庆幸。
至于这后面的追查和惩治,子肜虽有心帮忙,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儿子虽然是她生的,但现在已经大了,又是这房里的事情,她也不能太过于多说。
原本长子房里的丑事,贾政夫妻应该替他在弟弟妹妹面前瞒着的,以全这兄长的颜面,只是碰上这贾政夫妻的脑回路不同于当地土著,反而把这当作个反面的教材,一家人关起门来摒退左右开始让宝玉探春见识见识。贾珠原本也面子上过不去,只是严格来说他这个土著也不纯粹,想了想也就拼了脸面让弟弟妹妹们学个乖,也算是一人吃亏,多人得益了。只是没想到,他这个兄长的脸面虽然红了,但反而更让弟弟妹妹们对他敬爱和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