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公司喜欢这样的员工怎么说 > 第七章 善待工作善待上司(第2页)

第七章 善待工作善待上司(第2页)

在职时要赞美自己的上司,离职后同样也要说过去上司的好话。一位曾经聘用过数以百计员工的管理者曾向我谈起自己招聘人的心得:“面谈时最能体现出一个人思想是否成熟,心胸是否宽大,是他对刚刚离开的那份工作说些什么。前来应征的人,如果只是对我说过去雇主的坏话,对他恶意中伤,这种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的。”

“也许一些人确是因为无法忍受上司的压迫而离职的,”他继续说,“但是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不要去谈论那些不愉快的旧事,更不要因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耿耿于怀。”

许多求职者以为指责原来的公司和上司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信口开河,说三道四,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其中道理不难理解。

所有的公司都希望员工保持忠诚,每个上司都希望能吸引那些对公司绝对忠诚的员工,而将那些过河拆桥的人拒之门外。如果今天为了谋取一份工作,而将原来的雇主说得一无是处,谁能保证明天不会将现在的公司批驳得体无完肤呢?

对以前就职的公司和上司做一些无伤大雅的评价未尝不可,但如果这种评价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就可能变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就会引起现在上司的反感。此外,许多公司和机构在招聘一些重要职位时,通常会通过各种手段、渠道来了解应聘者在原公司的表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你的攻击传回原单位后,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可想而知了。

对上司的批评虚心接受

作为员工,谁都有可能遭到上司的批评与指责,不管是什么原因,在面对上司批评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先听上司说

上司批评你时,不要急于争辩,静静地听他把话说完,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动作、表情,不要让他感觉到你不愿意继续听下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视他的目光,身体稍微前倾,表明你在很认真地听取他的批评,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进行解释,或提出反对意见。

2。口头向上司认错

即使上司对你的批评没有道理,你也要在口头上肯定他的诚意。如果上司确实有诚意的话,你的态度会让他感到欣慰,从而他的态度也会渐渐缓和下来。如果上司是另有动机的话,你表现出来的礼貌和涵养会让他心虚,从而表现出不自然。这样,你还可以从对方的反应分析他的批评是否是善意的,不要暗示对方,认为他对你的批评是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企图,这样,在你们之间会产生更深的对立。因为,即使上司确实出于某种动机,也有权利对你的某些行为提出异议。

3。让上司把批评你的理由说清楚

你应积极地促使批评者说出他的理由,这种方法有利于你了解真相,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上司在提出批评时,不能做到就事论事,而是用一些含糊其辞的言语,这时让他把要说的话彻底说完,这样对方在说话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他真实的想法,你也因此能捕捉到事情的缘由。采用认真、低调、冷静的方法对待上司的批评,不会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4。不要和上司对着干

上司不会无缘无故地批评下属,聪明的下属能善于利用批评,对待批评,这也体现了对上司的尊重。即使是错误的批评,处理得好,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上司认为“此人虚心,没脾气”,可能会对你留下好印象;而如果你横加顶撞,虽然一时痛快,但你和上司的关系就会恶化。他会认为你“批评不得”,因此也就得出了另一种结论“这人重用不得”。

当面顶撞上司不仅令上司很失面子,你自己也可能下不了台。如果你能在上司发火的时候给他个面子,大度一点儿,事后上司会感到不好意思,即使不向你当面道歉,以后也可能会以其他方式给你补偿的。

5。不要强调过多理由

对于一般的批评,要有忍耐性,你大可不必百般申辩。挨批评只是使你在别人心里的印象有些损害,但如果你处理得好,上司会产生歉疚之情、感激之情,你不仅会得到补偿,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果,这与你面子上的损失一比,哪头轻哪头重,显然是不言自明的。而你要是反复纠缠,寸理不让,非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上司会认为你气量狭窄,斤斤计较,怎能委你以重任呢?

6。不要将批评看得太重

上司批评你时,他最希望下属能服服帖帖、诚恳虚心地接受批评,最恼火的是下属把上司批评的话当成了“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

其实,上司也不是随便出言批评你的,所以你应诚恳地接受批评,要从批评中悟出道理来。

当然,也不应把批评看得太重,觉得自己挨了批评,以后在同事面前就抬不起头了,工作打不起精神,这样最让上司瞧不起。把批评看得太重,上司会认为你气度太小,他可能不会再指责你了,但他也不会再信任和器重你了。

按理说,上司是单位上的上司,是工作上的上司,而下属的私家事是他权辖之外的事情,从道理上讲可以不管、不帮忙,但因是上下级关系,下属家中有急事或困难时,也可以过问、帮忙。

垫高主角,甘当配角

在《襄阳记》中,刘备记世事于司马德操。司马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自此以后,人们常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来称赞那些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有识之士。所谓“识时务”,是指能够客观地判断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能认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知人识己,才能无往而不胜。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当中主角毕竟是少数,陪衬和辅助性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正如影视圈一句话所言:“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总要有主次之分,也总会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一般来说,主角比较显眼,比较风光,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这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论做什么事情,仅仅有主角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许多配角。主角和配角,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尊卑。

工作分主次,相应地,主角和配角也承担不同的责任、义务。通常情况下,主角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配角支持配合。换一句话说就是,主角的光辉,离不开配角的映衬。一个成功主角的背后,一定有多个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配角。

对于一名优秀员工而言,甘当配角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顾全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体现了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品德。这种精神境界是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做不到的。

戴维工商管理博士毕业已经两年有余,至今仍然“待业”在家,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学无术或只会纸上谈兵,只不过他择业起点太高,仗着自己工商管理博士的学历,不免对职业挑三拣四。曾经有一家规模和名头都不错的外资企业有意聘请他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但被他断然拒绝,博士学历的戴维认为自己非独立经理人不做。只有高学历,而没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又怎么可能“一步到位”地成为独立经理人呢?

大卫留学荚国,博士、硕士的头衔拿了一大堆,仗着“海归”的特殊身份和高人一等的学历,大卫学业有成归国后,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择业标准:a.年薪不低于20万;b.资产不低于1个亿的跨国企;大卫拿着这个标准在各人才市场及猎头公刊之间转来转去,最终一无所获。大卫于是感叹:可怜我“海龟(归)”变成了“海带(待)”!

像戴维和大卫这样,人为地为自己的职业定位做了很多的限制,自然弊病非常多。实际上,他们心有不甘的不是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本身,而是在于职位高低。他们自恃学历高资历高,因而不屑于服务于人;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就应该指挥别人而不是被人指挥和领导。正因为如此,他们被自己牵绊住了手脚,影响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可见,如果一个人想在社会上建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就要学会放低自己,也就是说:不要太把自己的学历、家庭背景、身份当回事,而是把自己放到平凡人的位置上。同时还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走自己认为值得走的路。垫高主角,甘当配角,从身边小事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筑就自己成功的基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