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工作时,遇到电脑运行缓慢,甚至死机的情况,与其心烦意乱,恨不得把鼠标摔碎,踢主机一脚,不如利用这个时机跟电脑做一个精神互动。具体做法是,把电脑的显示器关上,把自己的眼睛闭上,深呼吸,想象自己这一吸,把天地日月江河湖海都缓缓吸入了自己的胸中,想象它们在自己的胸中化作了一团气,绕五脏六腑游走,
循环不息;然后进一步想象,这股气化作了活力、生命、自然、爱等能量,想象自己就是童话、神话或游戏中的主人公,顷刻间充满了正能量;想完这些,也就到了呼气的时候了,记得要慢慢地吐气,同时想象自己吐的不仅是气,还有身体里所有的垃圾、毒素,以及一切不良情绪,不健康的思想,直到吐尽最后一丝气。通常做完这些,即使你的电脑仍不给力,你也会觉得,自己的身心就像刚买来的最新款的处理器,速度世界第一,一切生活的、工作的问题的处理,都不在话下。
同样的道理,类似的训练还可以在吃饭时练习,在散步时练习,在运动中练习,在听音乐时练习,在上厕所时练习,在睡觉前练习,在起床前练习……总之,人生处处皆道场,人生处处有禅意,人生处处可静心。凡是能呼吸的地方,都可以静心。真正的静心者,不需要借助任何道具,不会拘泥于任何形式,那些,都是刻意为之,都是皮毛。
3。山是山,山非山
说到禅,尤其是参禅,不能不提苏东坡的“参禅三境界”。
所谓“参禅三境界”,就是苏东坡在未参禅前、参禅中、参禅悟道后对世界、人生的三种不同看法,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三首诗中。
参禅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中: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后: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后人把这三首诗的大意总结成三句话,就是“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我们逐条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此诗,是借景说理,谈的是游山的体会,也未尝不是浮沉宦海、游走人生的心得。即,人们为什么不能辨识庐山或者说是人生这座迷蒙大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山中,视野为山的峰峦所局限,所遮蔽,所见只是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表象而已。只有走出山外,才能窥其真相与全貌。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人只有经历过,才能够懂得。
不曾经历过的人,大多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生阶段,不经世事的少年、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大多属于这一范畴。他们纯洁天真,到处都是新鲜事物,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就信什么。别人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别人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定了“水气很显然,这是一种懵然无知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逐渐丰富,他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原先自己想象的那样,也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生活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模棱;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有理的没处说理,无理的倒有公信;好人难做,坏人做不来;满腔不平,无处发泄,只能憋在心
这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然而,这还只是处在这一阶段的人的表面现象。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深层次原因往往是”这山看着那山高气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整日为向谁看齐、向谁学习、如何攀登、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制高点,天外还有天,人外还有人,循环往复,无始无终。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短暂的,以短暂抗无限,哪有不痛苦的,不产生挫败感的呢?这正是苏轼在第二首诗中感叹的:“庐山烟雨、钱塘大潮,那都是天下的胜景,没有见过的人,无不为不能一睹为快而遗憾;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也不过如此。”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很难超脱,这主要在于人们对人生的领悟、理解不同。很多人,都是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未到千般恨不消”。只有少数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既“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尽管仍然少不了芜杂之事,但都能一笑置之,既不与现实作对,也不与旁人计较,一切都往好的方面想,凡事都往好的方向努力。既“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广长舌”,所谓广长舌,顾名思义就是宽而长的舌头,特指佛的舌头,佛祖的舌头。这来自于一个典故,据说当年佛祖弘法时,
有些外教不信,不服,佛祖便伸岀自己的舌头,其宽其长,把整个脸及前额都覆盖住了,这在当时是有智慧的表现,古代的一些相术也认可这一点,那些外教这才皈依。据此,广长舌其实也有佛祖说法的意思。那为什么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呢?有人认为是溪声悦耳,如同听佛说法,让人喜悦。其实并不尽然,溪声或许悦耳,但听得久了,也会烦。尤其是在夜里(夜来八万四千偈),对那些睡眠不好、有心事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达到了悟道之后的苏轼的境界,才会把一刻苦不停的嘈杂溪声想象成佛祖的说法,欣然接纳。
总而言之,达到了这一境界的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喜悦、平静。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朗月清风。达此境界,即便客观世界中的山水被污染,也能乐观看待,了解被污染的山水仍是山水,仍是可以治理的山水,有希望的山水,孕育未来的山水,我们离不开也不能离开的山水。
这就是禅。它既不粉饰世界,也不诋毁世道。它强调的是以平常心观照人生,观照社会,以一种进退两相宜的意识做事、处世,以一种感恩、慈悲之心去待人、交友。不自我封闭,也不随波逐流;不自我折磨,也不折磨别人。只在异彩纷呈的人生中找寻一份原装的精彩,滋养自己心中那片山水田园。
4。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师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官至刺史。受老师以及时代影响,李翱一生崇儒排佛,但死后却在禅宗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一首《问道》诗。话说李翱在任朗州刺史期间,听说当时的著名禅僧惟俨恰在此地不远的药山上开宗立派,就派手下去请惟俨下山,名为参禅论道,实想借机攻讦。谁知手下去了几趟,都被惟俨巧妙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前往,哪知就在山边松林中,巧遇了正在松下读经的惟俨。
李翱虽然排佛,但不失为一个有素养的人。他的侍者前往通告,说明自己前来拜访,惟俨仍然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一行不理不睬。侍者只好再次上前提醒惟俨:“太守已等候您很长时间了。”惟俨仍然装作没听见,只顾读经。这下,李翱也受不了了,忍不住怒声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罢转身欲走。
这时,惟俨才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何看中自己的耳朵,而轻视自己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见面不如闻名”而说的。李翱听了一惊,赶紧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惟俨禅师什么是“戒定慧”。
所谓“戒定慧”,是禅宗北宗神秀禅师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但惟俨禅师师从石头希迁禅师,属于惠能的南禅一派,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两者有关本质的区别。因此惟俨
回答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
李翱似懂非懂,只好岔开话题:“大师贵姓?”
惟俨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不明白了,他只好悄悄问站在一旁的侍者。侍者说:“禅师俗家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吗?”
惟俨听到后斥道:“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我难道还得改姓‘热’不成?”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几声,气氛顿时轻松多了。接着,李翱又问惟俨什么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