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好啊。二叔正为没有工人而发愁哩。”二叔笑呵呵的,满口答应下来。
他们竹器坊的竹器家具物美价廉,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前段时间连日暴雨,很多工人不能来上工,竹器坊都停工有一段时间了。他这正着急不知何时才能开工呢。
“这些人只要稍作培训,就可以上手。而且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难民们的生计问题,又解决了咱们没有工人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啊。”
于是,二叔和林宏父子俩个,又找回了冯师傅,以及一部分以前的老员工,领着这些难民编凉席、做竹床等竹器家具。
“呵呵,逃难逃出了一份工作,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只是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非但管吃管住,还有工钱拿。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啊!”
“就是啊。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
“大家能干的都干起来吧,咱们也不能吃白饭,就算不给工钱也该干点活以作报答才是。”
。。。。。。
人们个个喜不自胜,不会竹编的,也争着努力去学。不止是男人,妇人们也跟着学竹编,有些妇人动作麻利,编起来比男人还快。
就比如说那顺子媳妇,双手就特别灵活,编起席子来又快又好,麻利得一个顶两个。俨然成了女工们的领头人,带着妇人们专门负责编织的工作,像什么凉席、簸箕、竹篮、竹框之类的。
村长之前看到大批的难民涌到他们的山上,恐生事端,忧心忡忡,于今看到这些人成了他们的工人,自是喜不自胜。
他们林家村什么最多?
——竹子啊!
这竹器坊俨然已经成了他们林家村的一大产业!
村里人光卖竹子都是一笔不少的收入。除了竹子,还有竹笋,听林威说竹林里还可以套种竹荪,等他们第一批竹荪种植成功,到时候他们会把这个技术教给村民们来种。而且种出来后也不愁卖,到时候他们会负责收购。
要想村子快速发展壮大,得有人。他现在都觉得,这灾民来得还不够多,再多来点才好哩。
村长甚至开始游说,“各位乡亲,你们的家园被洪水淹了,有没有想过洪水退了之后的打算啊?”
有人顿时就痛哭流涕,“我的家被大水冲垮了,已经没有家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后都不知何处何从。”
“我家也被大水淹没了,不知道将来要去哪里安家啊。”
村长道:“那你们可愿意在林家村安家啊?我可以向官府申请,批给你们一块地给你们盖房子,你们就负责帮忙种竹子。”
竹子现在可是他们村里的一大财富,也不能光砍不种啊,他们还有不少荒山也可以利用起来。
那些人一听,喜不自胜,“真的吗,我可以在这里留下来?”
“当然可以!”
“那我愿意留下来。”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
。。。。。。
洪水退后,大多数人选择留在了林家村安家。村长给他们安排一个荒废的山头,就地取材,建了一排竹屋供他们居住。他们或帮忙种竹子,或在竹器坊或是农庄里做工,或是在西雅街做工、做生意,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林家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然从一个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发展到百来户的大村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