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考虑得周到,只是……”柳东行看了他一眼,“不跟着走的旧仆,您又打算如何安置呢?无论如何,他们到底是王府出来的,总不能由得他们自生自灭吧?”
这已经算是问到正事上了,不可随便拿话混过去。朱景深心知事关重大,忙直起了身子,郑重答道:“自然不能这么做。他们怎么说也是侍候过我已故的父王与母妃的,都是几代的老人了,原是我不忍分离骨肉,才不带他们回京,却也不能不念主仆情份,害得他们流离失所。只是我年轻,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妥不妥当,还请柳将军帮我参详参详。”
柳东行挑了挑眉:“请问国公爷……打算怎么做?”
“多年前已经有些人被放出府去了,剩下的,也当通告官府,取消他们的奴籍,让他们转为良民。”朱景深回望柳东行,“每家都发一笔遣散银子,曾任大管事的,又或是父王母妃身边有头脸的旧人,再每人加赏十亩水田,若是担心出府后,他们家中子弟无法营生,也尽可以前来找我。我在京城里也认得几户大商家,请他们念在旧日情份上,多雇几个人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柳东行微微一笑:“国公爷实在是宽仁大方,只是从前在王爷王妃跟前侍候的旧人数量可不少,要给他们每人都分上十亩水田,这可不是小数目,听说王府过去的田产大都在数年前变卖了,国公爷哪里还有足够的田产赏赐旧人?”
“母妃的嫁妆里头……还有几处田产。”朱景深慢慢地道,“有些是在附近州县,也有些离得远些,苏东那边的,归海西边的,也有泰城附近的,或是南海一带的。我找人问过了,都是不错的田地,只是这几年没顾得上打理,恐怕都荒废了。与其抛荒,倒不如赏了几个忠仆,也好叫他们心里记得母妃的恩典。”
康王妃的嫁妆单子早在几年前就报到宫里去了,哪里还有这么多田产?柳东行心知肚明,这些应该全都是朱景深隐藏起来的康王府产业,他愿意拿出来,自己又何必拆穿?而且用这种办法变相将王府旧人分拆迁走,也算是合了自己先前与胡金全商讨定下的对策了。柳东行微微一笑,用一种颇为欣赏的目光再看了朱景深一眼,心中暗暗称许。
不管这少年曾经多么荒唐,至少他现在不是个糊涂人。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柳东行稍稍放松下来,脸上也开始露出笑意:“国公爷真是个孝子,想必王府的旧仆们也会感念您的仁慈的。”
朱景深抓紧机会问:“若是……当中有人不知好歹,将军可愿意助我说服一二?”
柳东行微笑:“末将是军中人,不好干涉宗室内务。”见朱景深神色一黯,又补充道,“倘若真有人不识好歹,国公爷只管教训就是,您是主,他是仆,上下尊卑总是要分清的。若是那人当真冥顽不灵,不是还有官府么?”
朱景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将军说得是。”顿了顿,“这两天时常有人来找我叙旧,求我不要这么做,我还当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呢。将军既然也说好,那我就放心了。”
柳东行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他的意思:“国公爷用心良苦,该明白的人总会明白的。”
朱景深松了口气,低下头想了想,方才重新抬起头道:“柳将军,以前我年纪小,不懂事,有些得罪的地方,如今已经知道错了,还请您不要见怪,若是……若是您不介意,可否……可否替我向尊夫人道个歉?请她……原谅我少不更事,行事胡闹吧……”
柳东行神色一变,坐正了身体,抬眼看他。
第四百二十章 丽人有约
朱景深也知道自己说话有些唐突,只是他忍了许久,实在按捺不住,况且他觉得自己也不是有什么坏心,不过就是道个歉,赔个礼,同时试探一下顾文怡的想法罢了,他还是通过顾文怡的夫婿去做的,自然不必担心会坏了她的名声。
柳东行却又是另一个想法。
他知道这位少年国公对自家妻子曾有过爱慕之心,甚至还为此暗中使手段将自己送上战场,好坏了这桩姻缘,若不是妻子文怡一心一意,坚持要在他出征前嫁给自己,只怕对方还不肯死心。不过他现在夫妻恩爱,仕途顺利,朱景深却相反地如履薄冰,几乎要到绝境了,虽然侥幸逃出生天,但从方才两人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对方已经懂事了许多,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胡闹的少年了,既如此,他又何必跟小孩子计较呢?
然而朱景深的请求却让他再度引起了警惕:莫非这厮还不肯死心?
柳东行就这样看着朱景深,看得后者身上发冷,心中打鼓,开始自问:“莫非我这话说错了?”可话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再遮掩倒显得心虚了。朱景深自问并无歹意,索性心一横:“我是真的知错了,以前……仗着宫里皇上、太子仁慈,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宠爱,行事无所拘束,事事都由得自己的性子来,不知闯了多少祸,连累了多少无辜之人。如今回过头想想,便忍不住冒一身冷汗。当初尊夫人见我受伤,怜我孤苦,曾有赠药送食之恩,我却不知好歹,戏弄于她,也……也对将军有所不敬。尊夫人心地良善,不与我计较,见我旧仆蒙难,还愿意伸出援手。我听说这事后,实在是惭愧不已。若不能亲口对尊夫人说一句对不住,我心下难安。只是尊夫人出身名门,恪守妇道,若我贸然上门拜见,只怕会引来不知情的外人揣测非议,那岂不是害了她?故而请求将军代为转达,还请将军明了我心,千万别有误会才是。”
柳东行自然不会误会,他深知文怡真心,只是有些拿不准朱景深的用意,便慢慢地道:“国公爷言重了,昔日之事,我曾听拙荆提起过,不过是件小事罢了,她早就不放在心上了。雇用王府旧仆,也不过是巧合,因陈四等人与一个姓秦的王府婢女相熟,而这婢女小时候曾在拙荆娘家庄子上住过几年,与拙荆早就相识,她不忍见陈四等人流落街头,请拙荆代为照应,拙荆便答应了,当时其实并没有……”他看了看朱景深,“并没有想得太多。”事实上根本就没想起过对方!
朱景深脸色有些苍白,讪讪地露出一个勉强地笑:“原来如此……我也听陈四家的说过,只是……帮了就是帮了,无论尊夫人是应何人所请出手,总是帮了我的旧仆,我理当向她致谢的。”
柳东行微微笑了笑:“国公爷言重,末将回家后会将国公爷的话转达给拙荆的。国公爷也不必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朝廷对国公爷寄望甚深,国公爷想必会非常忙碌吧?”
朱景深的脸色更苍白了,他开始意识到,柳东行并不乐意他再与自己的妻子有所接触,最好连话都不要传。他心里有些难受,却又不敢多说什么,只能低头轻咳几声:“是……是啊,确实会很忙,千头万绪的……”顿了顿,“许多老家人都心下不安,为前途担忧,我既要安抚他们,又要安排他们的出路,确实很忙。只怕……未必有时间登门拜访将军,还请将军勿怪我失礼。”
“怎么会呢?”柳东行继续微笑,“国公爷是在为朝廷分忧,末将又怎会如此不知好歹?”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