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赵氏孤儿作者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上军将郤缺急忙起身为赵穿辩护道:“赵将军的性子虽然急了点,但却说出了在座各位的心声。郑国向来为缺信少义之国,行事惯于首鼠两端,今日晋来便向晋,明日楚来便归楚。对于这样的小人之国,你不狠狠揍它一顿,它是不会改变本性的。”

上军佐先縠也不满地附和道:“是啊,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空劳鞍马了。第一次是晋、宋、卫、蔡、陈、郑、曹、许八国诸侯*齐国,第二次是晋、卫、陈、郑四国诸侯*宋国,两次都因为主公接受对方财帛而半途而废,现在又来了第三次,如果不加以阻止,以后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下军将栾盾接着说:“如果长此以往,大晋的霸业恐怕要付之东流了。”

“末将也认为打比不打好,一来可以给郑国一次惩戒,二来也可以给主公一个教训,否则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的。”

赵盾赞许地点点头,目光从下军佐胥克的身上,移到中军佐荀林父的身上:“中军佐的看法呢?”

“既然众将都主张打,那就打吧,不打也无法向六国交代。”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没有?”赵盾看着未及发言的部分将领,问道,“如果没有意见,暂时就这样定了。”

司马韩厥突然站起来,说道:“末将虽然人微言轻,见识浅陋,想法却跟诸将有所不同。诸将都主张打,这种心情末将能够理解,因为末将心里也一直盼望能够给予郑国一次惩戒。可是,打了之后呢,又能怎么样?主公还不是照样会言而无信,郑国还不是照样会朝秦暮楚?其实为今之计,打对大家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如果打胜了还好,仅仅是无功而已,可一旦打败了,那可是杀头的罪名。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在国君明令要求撤军的情况下,再抗旨进兵,这就只能加深元帅与主公之间的矛盾了。其实让末将忧虑的,主要倒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大晋未来的霸业。主公心无敬畏,视兵事如儿戏,三次联合诸侯*不义之国,结果三次都因接受敌方的财帛而半途而废,其造成的后果末将不说大家也知道。第一次伐齐,大晋失去了鲁国,第二次伐宋,大晋失去了郑国,第三次伐郑,大晋失去的,恐怕就不会是一两个国家,而是所有的诸侯了。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打不打的问题,无论打还是不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不是出在郑国和楚国,也不是出在诸侯和大晋的三军将士身上,而是出在主公身上。大晋的内部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即使诸位再在前线浴血奋战,换来的也只是无谓的流血和牺牲……”

诸将看着韩厥,一时陷于沉默之中。

韩厥继续说道:“郑国之所以会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不是因为郑国生性如此,而是因为受到楚国的逼迫,如果晋国能够勤修内政,君臣同心,国力强盛到令楚人莫敢仰视,则今日之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赵穿见诸将都不说话,生怕他们受到韩厥的影响,便起身说道:“司马说的道理,末将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改变主公的态度,而只能改变郑国的态度。既然三军将士和六国兵马都已经到了这里,还不如打过郑国后再回去。”

韩厥:“即使郑国的态度改变了,也只是暂时的。如果为了郑国一时态度之改变,而让大晋付出君臣矛盾激化之代价,末将认为就太不值得了。”

魏绛看了看赵盾和众将,说道:“末将同意司马的看法,与其做无谓的牺牲,还不如撤兵回国……”

郤缺皱着眉头沉吟道:“撤兵有撤兵的道理,进攻也有进攻的道理。撤兵有可能会导致诸侯背盟,六国离心,进攻则有可能会激化君臣矛盾。两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大,哪方面都不容忽视。诸位将领都冷静下来好好考虑考虑,到底该怎么办,到时候拿一个妥善的方案出来。”

韩厥:“与其激化君臣矛盾,不如暂时先让六国分心,六国分心了,还有重新回来的机会,可君臣矛盾一旦激化,则很可能会动摇国家的统治根基。”

赵穿:“要是六国不回来呢,大晋的霸业岂非就此毁于一旦?”

韩厥:“只要晋国能够逐步强大起来,到时候你不让它们回来,它们也会回来的。”

赵盾:“能不影响晋国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当然更好。诸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先縠提议道:“要不,让六国去进攻郑国,我们做幕后指挥,这样既打击了郑国,又不违背主公谕旨,岂非两全其美?”

荀林父连连摇头道:“两全不起来,东道主做缩头乌龟,六国会心甘情愿当炮灰吗?”

赵盾也跟着否定道:“本帅也觉得两全不起来,要打,只能是七国一道打,否则,就都不打。”

就在众将吵吵嚷嚷没有定论的时候,赵盾的同父异母弟弟赵婴突然掀开门帘走进来。

赵盾惊讶地问:“四弟,你怎么来了?”

赵婴拱手禀告道:“元帅,下官受贾太师差遣,特来献书……”说完,双手托着一封书信,交给赵盾。

赵盾狐疑地打开书信,默然读道:“上启中军大人钧鉴:贾某不才,有负中军重托,内不能安社稷,外不能定军心,致使主公不君,郑人得志,三军空劳鞍马,其罪不知其几矣!现今朝政日非,主公恣意妄为一日甚于一日,群臣百姓皆心有怨言而不敢言,若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若内乱不靖,外患将永无宁日。望中军接书之日,即刻休兵罢战,倍道归国,以匡扶大晋基业……”

赵盾看完书信,一拳重重地砸在几案上。

诸将不禁吓了一跳,一个个紧张地注视着赵盾。

赵盾将书信递给荀林父。

荀林父看完后,一言不发地传给郤缺。

郤缺又传给先縠。

先縠又传给栾盾。

一方素帛,就这样在众将之间无声地传递着,气氛沉重得好像随时要爆发一样。

弑君记(11)

撤兵回国的消息,像风一样在将士们中间传开了。

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战争,没想到以这种令人沮丧的方式结束了。

赵盾将撤兵的消息知会六国没多久,六国行军主将便相约来到晋军主将帐营,恳请赵盾撤回成命,停止撤军。

赵盾长拜不起,满面羞惭地伏地赔罪道:“寡君行事失据,空劳六国鞍马劳顿,赵某唯有伏地请罪,以求诸位上国原宥!”

蔡国国君蔡文侯姬申宽言解慰道:“晋国纵然有错,错也不在元帅,元帅不必代人受过。”

“话虽如此说,但赵某身为大晋三军统帅,终究难辞其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