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你为什么不一直抱着啊?怎么后来还是出去了呢?”齐雨洛漫不经心的问!
沈张氏悄悄的瞅了齐雨洛一眼,没见她有什么变化才道:“是孩子的爹说要是不出去,全家都会随着齐家死,我才放开的!”
齐雨洛看沈张氏的表情就知道这应该就是实情了,心里的气也撒了点,“我可以不将你们一家卖了,但是我有件事交给你和沈二去做,做好了你们就在齐家呆着,谁也说不出半句话来!要是做不好,”
齐雨洛停顿了一下,盯着沈张氏的眼睛道:“做不好,卖了你们一家是轻的,你也知道女人有个地方去了就是一辈子也出不来,就是出来了一身也别想干净!”
说这话的时候,齐雨洛的眼睛眨也不眨,让沈张氏知道齐雨洛不是在说假话!
沈张氏颤抖着道:“小姐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您开开恩放过几个丫头吧!”
齐雨洛不管沈张氏的哭诉,很平静的道:“若是不给你们活路,你以为你现在还会在齐家?”
沈张氏知道事情有回旋的余地,就发誓道:“我一定会尽力完成小姐的吩咐的!”
“那好,一会儿我会传授你怎样插秧,你带着魏家的两口子将田里的秧给种下去,而沈二就要按照我的要求从新育秧苗!”
看着诧异的沈张氏,齐雨洛道:“这是你们一家的最后机会,而且还是看在沈二最后出门才给的,你要是不信就可以睁大眼睛看看魏家的待遇!”
沈张氏哆嗦了一下,顾不得齐雨洛为什么在秧苗足够的条件下还要育秧苗,道:“我,哦,不是,是奴婢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齐雨洛也不想将沈张氏逼得没退路,给她保证道:“只要这件事你们两口子完成了,昨晚的事就一笔勾消,以后就不提了!”
沈张氏听到齐雨洛的保证,就不停的磕头,表示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不想耽搁时间,就教着沈张氏怎样插秧,“插秧很简单,就是别在田里到处走动,否则田里会留下许多脚踩过的坑,秧苗种下去会没办法抓到泥土,浮起来,所以每次后退了,脚印要用手把它填平。”
沈张氏因为这事牵扯到一家以后的生活,就听得特仔细,当齐雨洛问她听懂了没有的时候,很是爽快的点头表示知道怎么做了!
沈张氏本是地道的农民,只要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她基本都是一学就会的,所以也没什么难度。
相信她不会乱来,就开始教她怎样种秧了,“每一窝只种一棵秧苗,你在拔秧苗,应该知道齐家的秧苗长得非常不错,很多都发了五六个侧芽了吧!所以不要种的太多了,这样可以节约秧苗还会多产粮食。”
节约秧苗很好理解,但是多产粮食就不是现在的人可以理解的了。
水稻不像玉米,它只要空间允许都可以发很多侧芽,而一个侧芽就会长出稻穗出来,所以侧芽的多少决定了稻穗的多少,也影响这产量。
但是多发侧芽不等于就多产粮食啊?学过生物的人就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你发的多了,不利于空气的流通,阳光又不一定照射得到,最后还是一包秕谷,没有实际作用。
当然这些东西齐雨洛不会费劲的去给沈张氏解释,而是说起了下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种秧的距离。
一般人会认为越多越好,其实不然,现代的科学实践早就证明了密了不利于光合作用,稀了植株数量不够,即使单株的产量提高了,但是最终的总产量却少了。
所以秧窝的距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齐雨洛觉得二十厘米左右就不错了,既不会太稀也不会太密。
但是这个二十厘米到底是多大,齐雨洛没法给沈张氏一个具体数字,就算给了,以她不识数,不认字的功底也搞不清楚有多长,所以给了她一根竹篾。
递给她,“就按这个距离插秧,左右上下都这样,不要求你一定是这个距离,不过也不要相差太多。”
第一百零一章齐雨洛的报复
接过竹篾,沈张氏仔细看了几眼,才放下。
齐雨洛道:“这个你带走,刚刚开始慢一点儿,熟悉了就好了,现在我教你怎样将秧苗种到田里。”
说完又将一根竹篾握在手里,“看好了,左手抱着你昨天拔好的秧苗,右手将它和别的秧苗分开拿出一片出来,放在手心,然后轻轻的用四指在泥里一拨,顺带的就将秧苗的根须放到了泥里。”
沈张氏看着齐雨洛怎样的变换手势,也跟着比划,有点儿像太极拳里面化掌为爪的手势。
爪子就握着秧苗,而除了大拇指外的四指在泥里随意一拨就将秧苗放下了!
既快且轻松,不费什么力,沈张氏很快就学会了!
因为有压力所以有动力,齐家正是农忙的季节,齐雨洛又在做月子,不能亲自去教导大家,所以就只能只望沈家的两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