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点点头,“伯父临终前,房间里有五人,除了州牧夫人和琮公子外,其他三人是蔡瑁、蒯越和刘先,当时五人听得清清楚楚,伯父改变了主意,让侄儿刘璟继承荆州牧,才能保住荆州,我是在拜祭伯父之灵时听琮公子亲口所言,文聘将军也在场。”
黄忠心中大乱,原来州牧竟是要刘璟继任荆州牧之职,刘氏兄弟二人继位都不合法,他当然相信刘璟之言,以刘璟的身份,不会编出这种荒诞之言来骗他。
这时,刘璟取出了刘先的血书,递给黄忠,“这是刘别驾被蔡瑁暗害前写的血书,老将军看一看吧!”
黄忠接过血书,默默看了一遍,不由长长叹了口气,该说的,刘璟说了,该做的刘璟也做了,下面就是黄忠自己选择。
刘璟站起身,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这是文聘将军给老将军的一封信,老将军看看吧!我会在临时驻地等待老将军的决定。”
。。。。。。。。。刘璟走了,房间里只剩下黄忠一人,他将文聘的信放下,慢慢走到窗前,望着如血残阳,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文聘的话仿佛在他耳畔回响,‘文仲业既为人臣,当为其保全基业,忠于遗志,死而后已,汉升是荆州老将,如何抉择,万目所瞩,愿汉升不要让先主九泉之下难以瞑目。。。。。’黄忠长长叹了口气,文聘愿做忠义之臣,他黄忠又岂能背叛先主,行不义之事。
想到这,黄忠立刻令道:“立刻备马!”
黄忠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刘璟的临时驻地,刘璟已得到消息,亲自出营迎接。
黄忠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扯去衣甲,袒露左臂跪在刘璟面前,恭恭敬敬行一拜礼,“臣黄忠铭记先主遗训,愿奉奉公子为主,为公子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刘璟连忙扶起他,忍不住喜极而泣,“当年在武昌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老将军留下助我,没想到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一定会看到老将军名震华夏的一刻。”
第282章 长沙之行
夜晚,刘璟在帐中来回踱步,心境久久难以平息,黄忠的效忠着实令他心情分外激动,也使他走完荆州布局的最后一步。
此时他已经不在意王威的去留,若王威愿投靠他,他固然欢迎,若王威要投靠刘备,他也无憾了,得了文聘和黄忠,无疑使他如虎添翼,尤其是黄忠,完全可以在长沙郡独挡一面,抵御南郡刘备的东侵。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外大声通报:“虎将军回来了!”
刘璟精神一振,连忙道:“让他进来!”
片刻,刘虎大步走进营帐,这次刘虎和刘璟一同南下长沙,他的任务主要是劝说兄长刘磐支持江夏。
“怎么样,你兄长答应了吗?”刘璟笑眯眯问道。
刘虎摇摇头,满脸沮丧说:“我劝他归降江夏,反而被他劝说,让我跟他去南郡,我和他大吵一场,结果不欢而散。”
“你兄长打算去南郡吗?”
“听他的口气是这样吧!好像挺着急要走。”
事实上,刘璟对刘磐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他知道刘磐是刘琦的坚定支持者,让刘虎去劝兄长,很大程度上是要给刘虎一个交代。
刘璟心里明白,应该是黄忠给了刘磐一个明确的答复,刘磐知道自己露面临湘县,他自知已无希望,这才急着要离开。
刘虎心中很担心兄长安全,又道:“要不然我带一些兄弟半路拦截他,把他强行押去江夏?”
刘璟摇摇头,“这个没有必要了,强扭的瓜不甜,不要再勉强他了,他对我影响不大,就让他去吧!”
刘璟见刘虎低头不语,他知道这家伙表面憨直,心里却跟明镜一样,他是怕自己暗算了刘磐。
刘璟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去吧!你兄长其实也是我的兄长,我相信他有一天会放弃刘琦回到江夏,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刘虎默默点头,施一礼转身下去了,刘璟这才问帐门口的亲兵,“有什么事?”
“启禀太守,长沙张太守求见!”
刘璟一怔,连忙道:“快快有请!”
他不及等待,亲自跑出去迎接,张机居然来了,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张机就是后世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他今天去乡间视察,却意外地听说刘璟到来,连忙赶了过来,虽然张机和刘璟同为太守,但此太守非彼太守,两人不可并列而语。
如果按派系划分,张机属于无党派人士,他和任何一个派系都没有关系,他根本无意于官场,只想济世救病,却当了六年的长沙太守。
但如果一定把他和现在的荆州派系挂钩,那张机则略略偏向刘备,这是因为南阳黄氏和他私交深厚,而在黄承彦的影响下,张机自然和刘备也有了交情。
不过张机无意仕途,这种派系权力斗争自然也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张机此时更关心长沙郡的命运,他不希望生活和治理了六年的地方爆发战争。
就在张机心腹复杂等候之时,刘璟却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让张公久等了!”
张机拱拱手笑道:“公子之名仲景久闻多年,今天却是初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