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夫克一方在连续两次猛烈进攻大红楼要塞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数支精锐部队几乎全员覆没,伤亡惨重。
尽管如此,哈夫克依旧没有放弃,迅速调集了新的部队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这一次,负责进攻的任务落到了第36特种作战大队的大队长樱井明少佐的肩上。
樱井明少佐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官,拥有着出色的胆识和精确的判断力。
他深知大红楼要塞的防御异常坚固,GTI特战部队凭借其高超的战术和坚定的决心,已将要塞变成了一座铁壁。
然而,樱井少佐自信自己能够突破这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他的性格刚毅、沉稳,做事从不轻举妄动,每一步的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
他严格遵循军事教条,注重纪律和秩序,深知只有在精准的战术安排和对局势的冷静分析下,才能将敌人的防线一举打破。
在准备工作中,樱井亲自审阅了所有情报,深入分析了GTI防守的弱点,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进攻策略。
与之前的几次进攻不同,这一次他决定通过伪装和迷惑战术,打乱敌人的视线,分散其防守力量,从而在薄弱环节发起致命一击。
樱井明少佐还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和心理战术,他要求第36特种作战大队的成员们保持绝对的纪律性,在执行过程中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樱井明少佐强调,只有确保每一名队员都能在极端压力下保持冷静,才能有效地实施突袭,夺取关键位置。
他知道,这一战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大红楼要塞若被突破,不仅是对GTI的一次重大打击,也将极大地鼓舞士气,令哈夫克的军队在整个战区占据优势。
因此,樱井明少佐下定决心,要凭借自己的精准指挥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带领队伍一举拿下这座坚固的要塞。
随着进攻的脚步逐渐临近,樱井明少佐的眼神变得更加坚毅,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他深知,这一场战斗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殊死较量,但他坚信,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决心,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
寒冬的凌晨时分,寒气刺骨,战斗的序幕悄然拉开。
随着一声令下,哈夫克的第36特种作战大队的士兵们在冷冽的空气中迅速集结,他们乘坐的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和16式轮式105毫米突击炮缓缓推进,在暗夜中显得格外沉稳而又威猛。
大队的战术布局严密,精准配合,步伐一致,准备一举突破大红楼要塞的防线。
这次进攻与前几次不同,哈夫克第36特种作战大队的战斗素养更加出色,部队的指挥和行动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训练,表现得更加专业和果断。
96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庞大身躯在冰冷的荒原上驶过,每一辆车的重型装甲为特种兵们提供了坚实的保护,而车内的战士们则严阵以待,神情凝重。
为了掩护接近,部队不断释放热能烟雾弹,浓烈的烟雾弥漫开来,遮蔽了敌人的视线,形成了一层人为的迷雾,成功扰乱了敌人的防守部署。
与此同时,几辆16式轮式105毫米突击炮从远程不断发起猛烈的炮击,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弯曲的轨迹,准确击中了已经因前几轮轰击而显得摇摇欲坠的大红楼要塞的正门。
这一轮炮火几乎是倾尽了所有的弹药,每一颗炮弹的爆炸都将墙壁撕裂,尘土飞扬,火光冲天,声音震耳欲聋。
显然,哈夫克指挥官已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大力度摧毁要塞的防线,确保攻势能够顺利进行。
樱井明少佐亲自带领队伍,站在指挥位置上,双眼紧盯着大红楼要塞。
他从容不迫地指挥着部队行动,熟练的战术手段和清晰的指挥节奏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素养。
副官高木翔太郎大尉紧随其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决心,手中紧握着旭日军旗,象征着哈夫克的荣耀和必胜的信念。
高木大尉准备亲自插上这面旗帜,标志着大红楼要塞的完全沦陷。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先前的进攻中,GTI的防守力量表现出了非凡的坚韧与机动性,这一次,防线似乎异常静默。
即使是GTI防守中的王牌狙击手,也没有任何动静。
哈夫克的特种兵们紧张而又警惕地迈步前进,每个人都深知,敌人可能正悄然等待着某个决定性时刻的反击。
尽管前方一片寂静,战士们的心跳却如雷鸣般沉重,他们清楚,强行突入后将面临无数的危险和敌人的顽强抵抗。
特种兵们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压力,但他们依旧坚定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