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珠守着副食店有些无聊,店里卖的大多都是供销社里有的,趁着有空她就做了一些供销社里没有的东西出来卖。
比如口味新颖的糖果饼干。
比如更好看的发夹发绳。
这些东西在无形中为店里带来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意,也是在为以后的厂子做打广告的准备。
事实证明,穆二是对的,他可以入股制糖厂,但糖厂的身份得成为国企,因为穆二有白糖技术。
这样一来穆二自己需要花费的钱就刚好够他的预算,否则要是全靠他自己,那也够呛。
……
年底的时候穆二将糖厂开起来了。
地址就在县城,穆二租了一个大房子做厂房。
这一次因为厂子身份不同了,他连机器都有了两台。
打理好厂子,穆二就赶紧回村里招工。
这次他在村里招了二十多个人,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都种甘蔗,到时候就由厂子收。
穆二的言而有信使得大涌村村民一再对他感激涕零,这一下至少是解决了不少人的经济问题。
穆家竟然开了厂子,这下穆家热闹的都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了。
除了外人,就连自己家同姓的兄弟都一个个跑过来问话。
“均安现在可是有大出息了,还自己开了厂子!”
“听说你们要招工,到时候可一定要想着自己家兄弟啊!”
“均安去做厂长了,那这个书记他还做不做?”
穆二要是不坐这个位置那别人可就有机会争取了。
“厂子有多大?是不是跟镇上的糖厂一样?”
刚开始穆父穆母还能好好解释一一回答,后面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两个说话都说得口干舌燥,最后都不耐烦了。
“那也是公家的厂子,不是均安的,均安只是帮着管理一下,你们那些问题我家均安都回答不了!”
这个回答大家可不满意,“你家都开厂了还藏着掖着,有财大家一起发啊!”
“就是,糊弄谁呢,现在都能做生意了!”
眼红是什么时候都存在的,这些年穆家的日子是肉眼可见的越过越好,现在更是开了厂子,穆家的生活已经跟村里人拉开了一大段距离,这下谁心里还按捺得住。
“你们家均安是不是自己有了消息自己先发财,还不让我们知道。”
“这可就不厚道了啊!有钱大家一起挣嘛!”
穆父跟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们上哪儿发财去,有什么能挣钱的不都先想着大家伙,没有我家均安带头,你们现在能住上青砖瓦房?”
人们七嘴八舌的跟穆父吵。
唯独穆大伯家没有掺和。
穆升华不仅在村里开了店,还自己做起了去别的村卖鸡鸭肉的生意,他们夫妻俩每天都是一个人看店一个人去跑别的村子,可是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