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屁小子的声音答:“李晓晴,杨光。听说是挑战、应战,一个不服一个。在摽着干!”
他俩的第二次碰撞,虽然是平手,但,却都成了全校、至少是高一年级内的名人了。
(3)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李晓晴骑车上学,当她拐上垂直于学校门口那条大街的最后一条小马路上之后,因为人稀,立刻就看见了前边有个徒步上学的男生,很象杨光,便猛蹬了几下,撵了上去。撵到近后一看,果然是杨光。他右肩单挎着书包,左手攥着一本半卷着的课本,旁若无人地走着,走几步,抬起左手,溜上一眼书。他是在边走路、边学习,正在专心致志地象似默记着什么。这绝对是他的一个隐私,被她偶然发现了,她觉得好笑,又很欣赏。便蔫俏地刹了刹车,紧随侧后慢骑了。她欣赏着他,始终笑着、、、、、、
而此时,前面的那条主大街上,上学的学生很多,是主流,而绝大多数的人是徒步,只有个别的同学有车骑。而骑车上学的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是胡文华。当他骑到这条小马路的路口时,便下意识地扭头向里瞅了瞅,恰巧一眼就看见了李晓晴,喜得立刻就来了个急刹车,双脚交叉地站住,等在那了。可他同时又发现了杨光,见李晓晴正心悦地笑着,专注地盯着杨光,顿时心生嫉意,喜色尽消,锁紧了眉头。
杨光到了大街,一抬头,看见了胡文华。以为他是在等自己,忙不好意思地想打招呼,但注意到了他的眼神,并没有在看自己,才去扭头,这才发现了自己侧后的似跟着自己的李晓晴。而此时的李晓晴也脚刚叉地,面有愠色地鄙夷地瞪着胡文华,似讨厌他坏了自己的正高的兴致。胡文华一看,不想再扫兴与尴尬,便无奈地一蹬车赶紧溜了。
杨光急忙收起书:“不好意思,默记几个俄文单词。跟我有些时候了吧?”
李晓晴跨下车来,陪伴着他了:“天天这样呀?”
“也不是!只有实在抽不出时间了,补救一下、、、、、、”
“若爱足球,学业嘛,就顺其自然。好坏能咋的,反正将来,也是进体育学院。”
“如果两年后,发觉自己的踢足球的水平上不去了,咋办?再想转向,而学习又耽误了、、、、、、”
“道理是对。可人一生,就这么一次青春时期,能自由些的大好时光,这不是太累了吗?”
“这是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我现在,已经很幸福了。如果没有新中国,我连初中都读不上。我的愿望,只是将来能对社会贡献大点。目标定了,就必须争取实现。不早努力,也就得晚受累。反正早累晚不累,若不,目标就白定了!”
这时,他俩已过了大街,来到学校的门口了。李晓晴想到了他俩第一次碰撞的那节课堂上,老师问话他答时,他语焉不详,只是把意思也算表达出来了的那个窘迫的样子,再把他今天的话全都连接起来一想,她就被他这种扎根心灵深处的精神所震撼和感动了。
(4)9月30日的16点多钟的高一、四班的教室里,桌椅早已紧凑地靠着四壁摆成了向心的圈形;黑板上,文娱委员女生赫玲,正在用彩色粉笔对早已绘好的《国庆三周年文娱晚会》图案,进行最后的修饰;李晓晴站在地上配合、搭手,胡文华、马旭正站在桌子上,扯着空间的最后一条纸扎的彩带。这时,学习委员女生林茉莉拉开了教室的门,从外面走了进来,并带进来了走廊里的一片嘈杂之声。
李晓晴有些好奇地闲问:“走廊里吵啥呢?”
林茉莉:“墙报刚粘完,刊首是老师圈定的咱班杨光的作文。返校的同学一看,就争看上了。有先有后,后来的同学不得看,就起哄呗。”
李晓晴疑惑地:“作文不是刚发回来吗?”
林茉莉:“是新抄的,不知是谁抄的,反正署名是高一、四班杨光。他不是名人了嘛,又打了一炮!”
赫玲也感兴趣了:“写得好咋的?”
李晓晴忙建议:“正好,咱都完事了。走!咱也看看去。”
高一、四班在高中楼一楼的紧西头,而墙报就贴在楼门口走廊东侧外墙的内面。整个墙报那儿,人都挤满了,主要是外圈的几个男生在凑热闹、起哄,里面看完的人也不容易出来。李晓晴他们到时,正赶上一个男生建议:“别挤了行不!干脆叫俺班的‘大诗人’给大家朗颂一下,不就等于先睹为快的看了吗?”立刻就得到了外圈正起哄的几个男生的同意。他们乱七八糟地大喊着:“这可得同意!”“谁也不许再挤了!”果然人群也就静了下来、、、、、、
李晓晴根本看不清里圈,索性就迈上了楼梯,站在了高出两蹬的梯蹬上。里面被称作“大诗人”的男生,也就是一个留着过长的分头,带着一副宽边近视眼镜的同学,大家已经给他创造出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他清了清嗓子,先平常音地念道:“命题作文《理想》,献给国庆三周年。高一、四班,杨光。”然后又来了一句“献丑了”,下边就正式朗颂了:
《我愿做足坛的一根小小蜡烛》
小小足球在赛场上、、、、、、
牵聚场内万众目光。
引场上健儿,传带,驰骋,冲吊,剷断,射门,腾跃、、、、、、
令看众男女,旗摇,呐喊,千姿百态,如醉如狂、、、、、、
悲回首:外强辱我:“东亚病夫”;
爱今朝:“睡狮”初醒,憧憬,自强。
骏马不怕草原辽阔,
雄鹰更喜天空昊广。
我愿做足坛的一根小小蜡烛,
燃烧自己融入中华体育之光。
当朗诵到最后几句时,也正值杨光随继续返校的同学走到了楼门口前,他看到了楼门口内聚集着的同学,也听到了有人朗颂着自己作文中的最后几句诗句。他惊诧了,放慢了脚步,紧接着就又碰撞到了站在楼梯高出两蹬处的李晓晴的目光。那双目光,充满柔情,羡慕,几乎是能穿透人心的在发亮、、、、、、
(5)“我们新疆好地方、、、、、、”李晓晴正在独唱。晚会已经开始了。他们高一、四班玩的是打鼓传花游戏:也就是鼓声一响,一朵大纸花就会在同学的手中或桌上顺着圈桌一个方向地往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