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你管多路来,我只管一路去。
第三步:迂回包抄,将到嘴的肉一口吞下。
“天王,要实现这样的三步战略,需要大量机动兵力,我梁山现在兵力守成有余,进攻有所不足啊。”
公孙胜盘算了一下现在可用的兵力,摇头叹道。
“此事无需担心,我已有定计。”
从农民良家子中招募、训练新兵速度有些赶不及了。只能把这些俘虏重新拉上战场应急。现在形势紧急,也只能揠苗助长了。
“你们几位要奔赴前线,作为前线军师,为大军出谋划策了。公孙先生,你去应天府虎贲军。”
“遵命!”
“慧娘,你去濮州府苍狼军。”
“遵命!”
“魏先生,你去济南府金刚军!”
“遵命!”
“闻先生,你去登州豹韬军!”
“遵命!”
“易安先生,你的半月谈要派出大量记者前往各地参访,收集战场感人故事,歌颂我们的战士保家卫国的精神!把视角放低,不要总盯着勇猛的将领,要多写写普通的士兵,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遵命!”
“而我,将会在半个月内再训练出十万大军。为反攻做准备。”
众人听闻都见怪不怪了,这种违反常理的事,别人说出来可能是吹牛,但是天王说出来,那一定是有把握了。
确实如此,20万俘虏大军中,已有8万人亲和度超过了60点,成了晁盖的天命源。还有12万人进入了蓝色中立区域。
自己得再加把劲了。
“暂停修路,召集众人全部到郓城集合,我要训话。”
晁盖下令,背巍军立刻开始行动。得益于宋庭数次征剿梁山都以郓城为基地,郓城县外有数处宽阔的军营,容纳二十万人不在话下。
七月十五日,一早,二十万大军赶到郓城县外。
亲和度60点以上的俘虏八万人,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座军营。
亲和度40-60点的俘虏十二万人,分别安排到丙、丁营挤一挤。
先吃饭,发衣服。
甲、乙营吃了一顿白米饭,蔬菜,猪肉。
丙、丁营吃了一顿馒头,咸菜。发黄色布衣。
吃完早饭,晁盖先去甲字营,一番忽悠,四万军兵中有三万五千人愿意继续从军。厌倦厮杀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一辈子拿刀拿枪,没有一技之长,退役也不知道做什么,还不如继续当兵。
有五千人选择退役成为农夫,晁家安排他们前往梁山主寨淤泥造田。
“重新编制成方阵,发军衣,铠甲,兵器!”
晁盖一挥手,背巍军将士进场,充当教官,开始按照6人为伍,12为什,60人为队,300人为都,1500人为营,7500人为卫,人为军的编制组织方阵。
兵器充足,军衣储量也足,禁军原本就有七成披甲,归还他们铠甲之后,还缺的三成,晁盖花了10万点兑换了1万套皮甲补齐。
下午,又去乙字营,故技重施一遍,又花了10万天命值补充皮甲。
确保人人披甲,兵器不缺。
七月十六日。
晁盖在郓城县进行了阅兵仪式。丙、丁两营十二万俘虏作为观众旁观。
甲字营和乙字营以背巍军士为骨干,排成一个个方阵,绕城一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俘虏生涯,军事化管理。他们都已经适应了梁山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