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心莲寓意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提心】条)。

由上可知,菩萨行积集福智资粮侧重的是外部行修——“显修”,而转变为认识自心,在仔细体察、分析、领悟、驾驭自己的内心上下功夫以开显自心(菩提心)本具功德——“密修”,是又进了一步趋向菩提,这是在积累更大的“福智资粮”。所以,只要你真实地而不是做秀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在积累更大的福智资粮,在趋向菩提的征途中不断前进,是真正的大精进(参见博文《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一般认为上述内容是显密义理的一个重要分歧点(《中国佛教》【发菩提心】条)。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应偏执于一方。修持六度应该通过内心的把握与调驭,而驾驭内心又不应离开六度之行自度度他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2007年6月29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29、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29、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一位朋友问:“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也就是创新性教育。如果单纯强调应试教育而没有与社会接轨的创新性教育,那么学生们的思维可能很死板,学到的东西也可能是屠龙之技;单纯进行创新性教育而离开系统学习,那么就失去了创新的知识基础,创新也成了空谈。所以,只有‘T’字形教育,才能弥补双方的不足。”斑竹您的话很简单明了。不光是孩子这样的教育针对他们的健康,我们这些成人也很适合斑竹您的这个观点。在民族文化中学习到的提高修养的一些具体的指导,也要到社会上实践,否则也是空谈。但怎么能很好的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这确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很困惑这个问题,不知如何才能更好的随顺社会善因缘,有什么更好的更直接的方法没有?请教斑竹?谢谢您百忙之中的耐心细致的答复!

以下仅供参考。佛家是非常注重实践的,通常将拘泥于文字而不积极实践的人称为“文字人”,将不努力学习佛学理论而一味冥思苦想、参禅的人称为“暗禅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字人】暗禅者之对。谓拘泥文字上所现之学问,而闲却实践的方面之修业者。”“【暗禅】谓不依教之暗解禅人也。以不依教法之故暗于智解,堕于上慢。修行无志,终于独证盲悟之徒。”所以,我们要注意,当我们有与佛学有关的问题一直想不通时,要注意多学习理论,而不要一味冥思苦想,更不要“暗于智解”而自以为是。我们学习到理论后,也应该落实到实践中。

那么如何落实到实践中呢?龙树菩萨言:“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篇)【龙树】条)大意是说,涅槃与世间实际上没有什么分别,涅槃(圆满解脱)的本质在现象和行为上表现为现实社会的因缘和合。所以,做好现实社会中的一点一滴,就是中道,就是涅槃。不要将修养自己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

如何做好现实社会中的一点一滴呢?在博文《更大的福智资粮》中我们已经提到:一要把握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二要修持好六度。所以,通过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六度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学习各种优良品质,克服各种不良习气,逐渐完善人格,并不断积累善行功德,就是真正的实践。

2007年6月29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0、佛家对恶人可以指斥吗?

30、佛家对恶人可以指斥吗?

在博文《“知自”与“行善不恼众生”》 中一位朋友留下如下评述:说的不错;可是都“善行不恼众生”了,那行恶的可就美了,人民永远被欺压。俗话说“恶人终需恶人治”,否则佛祖为什么要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每次人类社会的进步离开了对邪恶的清算?(比如清算二战的法西斯)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佛家讲随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或者行恶,如果你与他有缘,也就是符合社会正常因缘,符合角色关系,例如你是他的父母、长辈、老师、领导或其他可以说他、管他的人,那么可以批评、教育甚至惩罚他,但还必须在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允许之内。如果他违法犯罪了,那么警察、法院或者军队可以制约他,如果你不是警察、法院或者军队任务执行者,那么你只能起见义勇为的作用。如果你不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就不能跨角色地、充当上述角色去随意惩罚他。否则你和大闹天宫的孙猴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社会是有许多规则的。个人不可以随意跨越规则而“无法无天”。

如何你有上述因缘,也就是你符合上述的角色关系,那么你对他可以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甚至惩罚,只要在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允许之内。《佛光大辞典》:“【恶人】……梵网经卷下、菩萨戒义疏卷下等,对恶人严加指斥……皆是恶人,名为畜生,如无心之木石。”大意是说,据《梵网经&;#8226;卷下》、《菩萨戒义疏&;#8226;卷下》等,对没有善心行的人,如果你符合了我们上面说的正常因缘,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这样的恶人严加指责和训斥,绝不手软,因为他们的恶习气很重,性格很坏,甚至如畜生和无心之木石。这样做,可使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包庇他,从而使他不断进步。

2007年6月29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1、文偃为什么骂佛

31、文偃为什么骂佛

一位朋友问:斑竹:怎么做才能合于社会正常善因缘,自自然然地随缘行善、随缘利益他人呢?

以下供参考。所谓“合于社会正常善因缘,自自然然地随缘行善、随缘利益他人”,就是我们要真正投入到现实社会中,将自己学到的理论和学习的修养融入其中,并从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更好地利益他人。而不是追求神秘主义,也不是作秀和搞形式化。

佛家有一个“文偃(yǎn)骂佛”的典故,可以给我们作参考。《佛学常见辞汇》:“【呵佛骂祖】……又有一僧问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如何是佛?云答:‘干屎橛’。他也曾说过:‘释迦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老僧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大意是说,有人问文偃禅师:“什么是佛?”他回答说:“佛是‘干屎橛’。”他还曾经说过:“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走了七步,环顾四方,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我要是当时看见了,一棒子打杀他喂狗吃了,图个天下太平。”

文偃为什么骂佛呢?难道不尊敬佛吗?肯定不是这样的。他是为了帮助人们克服那种追求神秘、虚幻、高人一等(虚荣)、形式化等心态和行为,而把修养自己真实地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佛学常见辞汇》:“【呵佛骂祖】……这都是提醒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虚妄,纵是经典佛像,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并不是正常如实之道。”大意是说,象“文偃骂佛”那样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开释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虚妄”,即便是人们所信奉的经典、佛像,或者所谓的“圣人”与“贤人”等称号,只要走入形式化,使人追求不是利他的神秘与虚荣,那么都属于生灭法,并不是正常的如实大道。只有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份内的事情,利益众生,并将提高修养融于其中,而不是跨角色地充当“齐天大圣”等角色,那么,就是合于社会正常善因缘,自自然然地随缘行善、随缘利益他人。

《般若讲堂开示录》:“看来是个凡夫,实则是大菩萨,如果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亦不知道,奉行正常道的菩萨,总是老老实实的,默默在做佛化工作,决不随便显示自己是个菩萨,所以菩萨的风格,都是极为平实的,甚至显得极为苦恼,不容人把他当作菩萨看。”可见,真正“奉行正常道”的菩萨行者,总是老老实实地默默在做利益众生、将所学理论与提高修养融于其中的“佛化工作”,而不执著于某种形式中,也不是故意作秀给别人看。

2007年6月30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2、走入智慧门

32、走入智慧门

一位朋友问:请问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修养智慧呢?谢谢老师!

以下答复仅作参考。首先我们要清楚“智慧门”。《三藏法数》:“【智慧门】智慧门者,谓了知一切诸法即是实相,是为智慧门。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也。”大意是说,所谓智慧门,就是我们清楚了一切诸法的本质是实相本空(真如实相、佛性、法性),在现象上表现为因缘和合。入了“智慧门”,我们就应该随缘而生妙用,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那么如何产生智慧、修养智慧呢?下面列举几种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