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朝中后期经济状况 > 第三十九章 有套吗(第2页)

第三十九章 有套吗(第2页)

孟献仁连忙点头,说道:“好好好,这就说,话说大战一触即发,这人参是哪里来的,辽东啊,打仗在哪里打的,辽东啊。这个人参商人就是从辽东偷偷过来的,他着急在这里处理掉存货,赶在开战之前回辽东。

如果不是偷偷过来的人参商人,一旦开战以后人参供应不上,价格还要上涨。我们就是觉得价格还要上涨,才想着吃下这么多人参。”

老孟点点头,思量了一会才说道:“你这样做是对的,他要急着回去才会降价,要不然他留着慢慢出手,后边只会越来越贵。你们趁着价格低吃进,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也不算对不起他。唯一的一点,就是你们太贪心了,有多大胃口吃多大的饭,你们本钱一共两万两银子,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去借三万两银子,你以前做生意都很稳健,这次怎么这么冒失。”

谁给你的勇气?如果张玉在,肯定说是梁静茹了。

孟献仁对着老爹解释道:“父亲,我的本事都是跟着您学的,您说的这些我都想到了。当时我也是这样说,我们的合伙人李东家也是这样说,可是卖家不干,他们就是想着一枪头全部卖掉,早点回去,不打仗的时候,他们给咱们这边的官府和钞官税使送上银子,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一旦打起仗来,咱们这边的官府就不能睁只眼闭只眼了,如果他不及时回去,官府里面的人趁着机会把他所有的人参给没收了,然后给他安上一个奸细的罪名送入大牢,他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碰到了也是咱们兖州府过去做生意的柳家掌柜,他听说了以后,说如果需要短期周转,他可以帮忙,看着多年交情的份上,利息不用按九出十三归,按九出十一归就行。我和李东家商量了之后,觉得没问题,借了银子,不就拿到人参了吗,卖了人参就可以还钱。柳家掌柜也是觉得我们能拿到这么好的人参,才放心借款的。人参就是相当于抵押。

然后因为金额太大,我们这一次是赌一把,所以我们也就宁愿花上千分之三的手续费,也要买个保险,在临清的供销社按交易宝的方式进行交易,光是手续费就付了一百多两。后面验货的时候我们都在现场,验货装车,上船,我们全程跟着。

因为和临清供销社、卖家三方说好的,约定在临清供销社付押金,兖州明盛源供销社取押金进行交割,只要我们都认可质量,他们内部会通存通兑,兖州供销社就会直接把押金付给卖家。所以卖家派了他们的掌柜一路上跟着过来,幸亏他跟着,人参打捞上来之后,他指挥着我们晾晒,如果不是他跟着,估计什么都带不回来了,那些人参都得就地扔到河里。”

说完,他又叹了一口气,反复说道,谁知道在运河上不知道船底下碰到了什么,船身猛地一晃就翻了。这运气真是霉到家了。

老孟就问他:“依你的看法,后面该怎么办呢?”

孟献仁就说道:“献义,你不是在红翔技术学校读书么,听说你和那张玉的关系很是不错,他聘你做助教,你能不能给他说一下,通融通融,来到咱们兖州的地界上,就说他们发卖的人参不合格,不能付他们银子。

如果他们不服,可以当场验货,反正现在的货都是发霉的人参。辽东马上就要打仗,他们急着回去,不回去可能连命都没了,银子重要还是命重要,他们得掂量一下。

再不济,你和张玉说,先不用他表态向着我们,那也太明显了,他也不好办,毕竟交易宝以后还要办下去,就让张玉拖他们一段时间,他们是拖不起的。”

孟献义还没有说话,老孟猛地站起身来,气的脸上的青筋都出来了,满面通红,指着孟献仁骂道:“老大,你怎么越学越糊涂了。咱们家做生意从来都是诚信为本,这么多年才建立起来咱们的品牌,你这是要砸了咱们的招牌啊。”气的老孟连连跺脚。

孟献仁大喊起来,说道:“父亲,你以为我想吗,这笔生意我哪里做错了吗,这是运气不好,有什么办法。休要再提招牌,如果不这么做,咱们家就要赔个底掉,连裤衩子都得典给人家,到时候你就算是有招牌又有何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不是这样,我是想不出别的主意了。”

老孟听得他这么说,气的坐下来,直喘粗气,说不出其他话来。

孟献义说道:“大哥,这条路你是想也别想了,我也不会去问的,别看我们平时看的都是《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甚少研究四书五经,可是我发现了许氏工业总公司和供销社在做生意的时候,比谁都讲诚信。

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柳家想把南京胡老板的三千两银子给昧下来,张玉就坚决不同意。这次和上次不是一样的道理么,凭什么上次不行这次就行了,我和张玉熟是熟,可还没有这么深厚的交情。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冥冥之中或许有一些定数。真要变卖家产的话,就卖了吧,既然做了就要认。我每个月还有十两银子的月俸,以前这点钱在咱们家不算什么,以后咱们家就凭我的月俸加上年终奖,一年也有一百三十两,只要不大手大脚也能过得下去。”

孟献仁听到二弟拒绝和张玉商量,也没有办法,无奈地双手抱住头,不停地叹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老孟本能地拒绝老大孟献仁的提议,现在真正到了要卖房子卖地卖铺子的地步,他又心里舍不得,又想如果老二献义和张玉去说一下万一能成呢,反正和辽东的商人以后再不相见了,诺诺嗫嗫,终究没有说出口。他听到孟献义严词拒绝,也彻底断了这个念想,长吁一口气,接着就双目无神地坐在那里沉思。他多年打下的基业啊,一辈子拼搏,没想到到了弄个一场空。

孟献义回到许家村,偷偷把秀儿叫了出来,躲在池塘边大柳树下,他把家里的变故给秀儿说了,然后说道:“秀儿,我家以后的条件就没有那么好了,以前能锦衣玉食,以后我的薪水还要拿出来贴补家用,可能就是平常人家了,就是粗茶淡饭。你还愿意吗?”

秀儿姑娘泼辣地说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怎么地,连十两银子的聘礼都没有了吗?你要是没有,我现在一个月也有五两银子,你先拿去用,先把聘礼准备好,选个好日子去我家提亲,我给你说,你就别想反悔,老娘相中的就是你这个人。”

孟献义动情地说道:“秀儿,你真好。”

秀儿却不接他这茬,说道:“行了,别像个娘们似的。可是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你说这件事情里面有套吗?”

秀儿学会计学的非常好,经常去琢磨这个账该怎么做,那个账该怎么做。难能可贵的是,她还经常琢磨,如果想套取资金、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做假账该怎么做,如果去查账又该怎么查。她有了审计的视角,碰到事情经常会多想那么一道。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