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唯一的顾虑,是他在苏泊迩签的合同还没到期。2006年,还没有《劳动合同法》,提前闪人,是有一定的赔偿责任的,何况掌握公司核心技术的人,还存在保密协议和培训服务期之类的条款。
……
“顾总,您来了。张工已经来考察了有一会儿了。”
陈景天的话,把张拓海从顾虑中惊醒。抬眼看去,果然是顾莫杰。
比两年半之前成熟了不少,不过还是那么年轻挺拔,目光锐利——尽管锐利的同时还有一点近视。
张拓海迎上去,赶紧表忠心表决心,和顾莫杰稍微聊了几句、攀攀旧交情,然后一咬牙把他年后就辞职换地方的决定说了。
“张工,在苏泊迩那边,有什么违约金之类的问题,尽管开口,公司会为你承担的。你的资历,我是了解过的。只要你不觉得这里草台班子、目前还不够正规。肯来的话,马上就可以先负责几个项目,我也不会多许诺些虚的,咱都是能上能下的扁平化管理,谁的项目出色,一年半载之内总会出一个‘初音智能技术总监’的。”
“什么?你们公司还帮承包违约金?”张拓海心说,“你特么早说啊,早说我考察都不用考察,直接就跳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冷浸溶溶月
it产业圈子里,由软件入硬件,是一件很犯难的事情,后世多少企业家都没跨过这一步。
平行时空的历史上,七八年之后,充其量也就是周红衣这个半吊子,靠着361爪机助手的覆盖面,联合了山寨机圈子里混了多年后混出点样子来的硬件商酷牌,联手搞出个奇酷爪机。
但是据说,奇酷问世之后两年,对外公布的出货量也就只有500万台,在圈子里只能算介于二三流之间——注意,这个数字是官方对外宣布的,并非第三方统计,所以实际上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而历史同期,全球前三大手机供应商的年度出货量,分别是三星的2。2亿台、苹果的1。7亿台、华为的1。1亿台。(注:考虑到苹果的单价比三星卖得贵,所以如果按照销售额而非销售台数计算的话,苹果才是第一。因为台数不如三星,而且有被华为追赶的趋势,苹果才不得不推出se方案,抢夺便宜货市场。)
顾莫杰要想介入硬件领域,必须经过多年小步快跑的积累,以及由软而硬的布局渗透,才有可能成功,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任何在硬件领域一夜速成的建设,都只能出现在意淫小说当中。
所幸,顾莫杰本人还算有几分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在圈子里也一知人善任著称,哪怕只有一个刚刚注册的草台班子,好歹可以笼络到一些还算实干的可用之才。赶在2006年春节之前。把“初音智能”的基础铺好了。
第一年,他打算投入一到两个亿的资金,在硬件研发团队的建设与技术积累上。至于产出,则完全没有要求。当然他有别的手段来考核自己的团队建设成功性,总之不会外行乱烧钱就是了。
……
转眼就是春节。竹溪小径的庄园还没整顿好,暂时无法住人,年夜聚餐自然不能放到那儿去。
母亲莫英考虑到今年家里聚会的人会更多一些,原本是打算提前订酒店的,但是被顾莫杰以不够安全便捷为由否决了。
最终的讨论结果。是去江南会。反正那地方原本是商务谈判用的,年关的时候空着也是空着。顾莫杰本人在江南会里的股份,就占了一栋小楼。足够把比较近的亲戚都安排下了。
在顾莫杰记忆里,过年对他本是无所谓的,他每年都只是把过年当成一种释放和休假,从来不考虑年味儿的问题。
不过今年却不一样。过年这种应酬。有了新的意味。
首先,父亲顾荣昌和母亲莫英,终于分别成功辞职和退休了。这件事情里头,说到底还是顾莫杰生意上得罪了官场中人导致的,他有必要让闲下来的父母好好安心,看清楚自己儿子的实力,彻底忘掉丢了公职的郁闷。
尤其是父亲顾荣昌,因为他是辞职。而非内退,所以后面还得交十二三年的社保才能退休。按照顾莫杰的本意。如今他都这份身家了,还要什么保险?可是架不住老一辈的老观念,父亲总觉得都交了那么多年的社保了,临老弃保怪可惜的。
顾莫杰不想和父亲拗着,大笔一挥批了两百万,其中一小部分用于给父亲一次性把后面十几年的养老医疗统统委托交齐,剩余的大部分则是给父母额外买了一笔丰厚的商业养老保险。
看到父亲拿到巨额保单的时候,那股踏实的表情,顾莫杰有些感慨:代沟实在是太明显了。
除了父母这边的问题之外,另一个顾莫杰要面对的,就是未婚妻陆文君的对待。元旦前后,因为温婉清那桩事情,陆文君在焦虑之中,把一切都交给他了。尽管两人已经见过家长订过婚,但是这毕竟是偷吃,总要给个说法。
把陆家人请到自己家里来过年,显得有些不尊重,最好的办法自然还是全部放在第三方的场所。种种考虑,最后才选了江南会。
江南会自修葺以来,估计还是第一次有股东在这儿摆年夜饭。
顾家这边,顾莫杰的大姨和姑妈家都受邀了,表哥周立新和新嫂子刘绯彤是见过世面的,也来过江南会,不怯气场。表妹潘盈盈则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满眼都闪着好奇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