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嘴巴有多甜心就有多毒 > 第1章 巧说话让你更讨人喜欢(第2页)

第1章 巧说话让你更讨人喜欢(第2页)

一点通:

批评要学会变“害”为“利”,使硬接触变成软着陆,即在“苦药”上抹点糖,看似失去了锋芒,但却药性不减。

3.正话反说效果好

人们常常说,真理向前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同理,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成为反面的反面——正面。正话反说所能起到的作用,往往比一本正经的规劝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汉武帝刘彻有位乳母,在宫外犯了罪,被官府抓了,并禀告汉武帝。汉武帝心中十分为难,毕竟是自己的乳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自己是被乳汁养大的。但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不处置她,有失自己天子的尊严,以后何以君临天下。思来想去,汉武帝决定以大局为重,依法处置自己的乳母。

乳母深知汉武帝的为人,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便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求东方朔帮自己一把。

东方朔也颇感为难,他想了想说:“办法也有,但必须靠你自己。”

乳母急切地问:“什么办法?”

东方朔说:“你只要在被抓走的时候,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话,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乳母虽不解其中玄机,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传讯这位乳母时,她有意走到武帝面前向他辞行,用哀怨的眼神注视着武帝,几次欲言又止。汉武帝看着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想赦免她,又苦于君无戏言,无法反悔。

东方朔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时机成熟了,便走过去,对那位乳母说:

“你也太痴心了,如今皇上早已长大成人,哪里还会再靠你的乳汁活命呢?你不要再看了,赶紧走吧。”

武帝听出了东方朔的话外之音,又想起了小时候乳母对自己的百般疼爱,终于不忍心看乳母被处以刑罚,所以法外开恩,将她赦免了。

东方朔一番反弹琵琶终于救了乳母。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用正话反说的方法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有一顽童,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便出门找伙伴玩耍去了。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头上一顶崭新的帽子不知何时丢了。于是心惊胆战地跑回家去,对他妈妈“汇报”了一下大体情况。要是在平时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妈妈一定会大声斥责他。可是今天是大年三十,不能骂孩子,尽管心里很火,也硬忍着没有爆发。这时来他家串门的邻居王叔听了后,笑着说:“狗娃子的帽子丢了,这没关系,这不是正好意味着‘出头’了吗?今年你一定走好运,有好日子过了。”一句话,说得孩子的妈妈转怒为喜,并附和着说:“对?对!狗娃从此出头了。”于是大家一阵哈哈大笑。从此邻居王叔的说话形象一下子在人们心目中提高了许多。

尤其是对那些特殊工作的人们,在说话时更要看清对象,学会正话反说,反之,则会给人带来不幸。

某护士刚从医学院毕业,怀着满腔热情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实习。实习的第一天,带她的医生让他到6床通知病人,把病情好好跟病人说一下,告诉他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

护士听完医生的话,就拿着6床的病历到了病房。一进病房她就大声喊道:“6床的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啊,你只剩下6个月的时间了。”病人听完后一下子承受不住,当场就昏了过去。”主治医生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她:“病人因为身体的疾病已经很痛苦了,你怎么可以这样直接就告诉他呢?万一出现什么后果,你负得起责任吗?”9床的患者还有二十几日了,你再去通知一下,要切记,不要大声说,也不可以直接说出事实。”

这次护士很听话,而带微笑地走进病房,轻轻地来到9床病人面前,贴近他的耳朵说:“好好猜猜,20天后谁会去见上帝?”

我们不能说这个护士没有能力,但是她的语言表达方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直话直说是致命伤。别误解,这不是在鼓励说谎。这里讲的是一种高深艺术,一种和斗牛相似的艺术。餐桌谈话的高手能够像斗牛勇士一样,挥洒自如地应付、闪避灾难。

一个人只有注意说话时的环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那些不看场合乱说话的人难免要碰钉子。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他争得中原霸主地位后,开始沉溺于酒色之中,没有当年争夺霸权时的那种锐意进取精神了。

一次,楚庄王得到一匹身躯高大、色泽光鲜的骏马,心里高兴极了。楚庄王便从此一心扑在这匹马身上,嗜马如命。不料事与愿违,没过多久,这马便死了。楚庄王非常痛苦。为了表达他对爱马的真情,决定为马发丧,金殡玉葬,以大夫礼葬之。

楚庄王的决定一发布,立即遭到群臣的反对,许多忠直之士以死相谏,但楚庄王主意已定,谁也无可奈何。正当群臣摇头叹息之际,突然从殿门外传来号啕。大哭之声,楚庄王惊问是谁,左右告之是侍臣优孟。于是,楚庄王立即传令优孟觐见,问道:“爱卿,何故大哭?”

优孟一边抹眼泪,一边哭哭啼啼地说道:“堂堂一个楚邦大国,有什么事情办不到,有什么东西得不到?大王将自己所爱之马以大夫之礼下葬,不但不过分,而且规格还嫌低了。我请大王应该将爱马以国君之礼葬之,赐以玉雕棺材,好木头做的棺椁,而且要全国老幼抚土掩埋,通知邻国来吊唁。这样让诸侯们也好知道大王您看重马而轻于人,这不是很明智的举动吗?”

优孟的话音刚落,群臣一片喧哗,以为优孟之说,十分荒唐。楚庄王一听,却沉默不语,细细品味优孟话中的真意。寻思良久,低着头慢慢地说:“我说以大夫之礼葬之,确实太过分,但话已传出,现在能怎么办?”

忧孟一听,马上接口道:“我请大王将死马交给厨师,用大鼎烹饪,放上调料,煮熟后,马肉让群臣饱餐一顿,马骨头以六畜之礼下葬。这样,天下人以及后世就不会笑话您了。”

楚庄王找到了一个台阶下,群臣大吃了一顿马肉,事情也就此了结了。

优孟的一席话,劝阻了楚庄王荒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其他的大臣劝谏不成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正话反说的技巧。

我们必须牢记“说话莫忘看场合”。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定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环境中说比较好,但在另外的场合中说未必佳;同样的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效果就不一样,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环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说话效果。总之惟有巧妙地利用语境,做到情景相宜,才能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

一点通:

正话反说所能起到的作用,往往比一本正经的规劝和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4.良言一句三冬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类情况: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止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它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粗俗。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

大家知道,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不难看出,相声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巧妙地调动听者的情绪,让听者兴奋起来,大声笑出来,它足以说明善说与不善说的区别,很难想像一个人想什么就直接说什么会演好相声。话说得合适,不仅能体现出自身修养的高雅,也能够让别人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观点或意见,使人愿意接近你,没有谁喜欢那种经常用恶语伤人的人。

有一个朋友过生日,请亲戚朋友在饭店里吃饭。他还特意穿上了他以前去香港旅游时买的一件乳白色的蚕丝衬衫,他自我感觉非常好。酒席宴前,他神采奕奕地向大家敬酒。结果一个朋友突然冒出了一句:“哥们儿,这衬衫可过时了啊!什么年代的东西了?看,上面什么啊,疙疙瘩瘩的!”过生日的这个朋友听了脸色很是不好看,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有人赶紧站起来打圆场,对那个不会说话的朋友说:“你这小子外行了吧!这是蚕丝衬衫,价格贵着呢。而且这种衬衫不会有褶皱,不管多少年,照样跟新的一样。”饭桌上的其他人也立即应和着,纷纷称赞主人的衬衫珍贵而漂亮。过生日的朋友舒心地笑了,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使这顿生日宴会又在欢乐的气氛中继续进行气。

在日常交往中,与人谈话往往是很愉快的事,但也有自己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因为我们日常交谈的话语,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它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遇到这种情形言辞一定要慎重处理,切勿鲁莽行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