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多想,成功者会统一口径地说:“会,一定会。”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怕失败而放弃做事,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资本的积累,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并且经常战胜失败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一个真正成功者,他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战胜失败,把自己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一帆风顺,理想而归。但风险也不可避免,所以不能如愿以偿也不必伤心。人最可贵的地方是能够检计得失,策划将来。失败可使我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失败成为我们下次成功的基石。总之,失败后你要有勇气爬起来。
刚入社会的人很多,刚刚起步的人也很多。开始时有的人冲得很猛,一路狂飙,但最后到终点的却是寥寥无几。许多人在还没有碰到困难之前,都是在理想的驱使下自发地向着成功的方向迈进。但是,当绊脚石或障碍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便举棋不定、裹足不前。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其实一个道理是非常浅显的:人只有永远躺着才不会跌倒。只要你努力,想成功、想实现理想,就会遇到挫折,这时候要看你如何对待它。
日本的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此理论阐述得最透彻,他说:“跌倒了就要站起来,而且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只是半个人,站起来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人。”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顾问后藤清一,在松下电器公司担任厂长时,有一次,日本遭逢有史以来最狂暴的台风,虽然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整个工厂却已接近全毁。后藤清一心想:好不容易迁到新厂,正想全力生产、大干特干时,却遭此打击,老板心里一定很沮丧!
松下赶到工厂的时候已经是台风即将停止之前,他是由于夫人的身体不适住院,探完病才赶来的。
“报告老板,不得了啦,工厂遭逢巨变损失惨重,我来当向导,请巡视工厂一下吧!”
“不必了,不要紧,不要紧。”
“……”
老板手中握着纸扇,仔细地端详工厂,横看、纵看,神情异常地冷静。
“不要紧,不要紧。后藤君啊!跌倒就应爬起来。小孩儿若跌不倒也就永远学不会走路,不是吗?”
松下说完掉头就走,对工厂的灾难毫无惊恐失色之态,就快速离去了。
我们都羡慕一个能平静地对待失败以后采取第二步骤的人,一个倒下去而能东山再起的人,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没有“失”所以永远不会“败”。不敢去想第二步,不愿再重整旗鼓的人,他的人生才真正的是:一“失”就“败”,一败涂地。
拿破仑·希尔给予失败一个新的意义,因为这两个字经常被人误用,而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忧愁。他是这样解释的:“这里,先让我们说明‘失败’与‘暂时挫折’之间的差别,让我们看看,那种经常被视为是‘失败’的事是否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还有这种暂时性的挫折实际上就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阻止我们向不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让我们选择新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的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在开始的时候,“失败”总会给人一种错误的感觉——当我们被困境击晕时,真的想就这样倒下去,我们被倒下后的安逸感所俘获,因为有这种安逸感,我们就没有马上起来的感觉。我们应该庆幸,这种只是发生在受到打击的时候,而且只是短暂的投降想法。你不要着急,因为,随后有一种呼唤在唤醒我们快点站起来。
在中国历史上,由平民成为封建帝王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在历史上是“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期间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楚汉相争五年,刘邦在军事上一直处于劣势,他直接指挥的几次大战几乎都失败了,而且败的相当惨。他身负重伤12处,有好几次差点儿做了俘虏。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气馁。
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有实力与项羽在垓下大决战。项羽兵疲粮尽,面对自己心爱的美人和骏马低回悲歌,然后率800骑突围而出。项羽虽冲出了重围,却忍受不了失败的耻辱,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拔剑自刎于乌江。
刘邦和项羽都是封建王权的争夺者,但历史最终把胜利给了刘邦而不是项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羽不能正确地对待失败,而刘邦能。真正是“屡败屡战”,不以失败为耻,也不因失败而畏缩不前。而项羽在其军事生涯中,几乎是所向披靡“力拔山兮气盖世”。也许正是因为缺少了失败的磨练,所以垓下一败,项羽便很难经受住打击。
当时接应项羽的乌江亭长把船划到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几百里,照样可以称王,请大王火速过江。”项羽却早以心灰意冷,又羞又恼,放弃了卷土重来的可能。这要是换到刘邦身上,取不到天下是决不会罢休的。
俄国文豪普希金说:“大石拦道,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之障碍。”所以我们认为:在项羽勇敢的外表下,有的只是一颗经不起挫折脆弱的心。
印度圣雄甘地说:“矛盾和不幸并非最坏的事。有什么样的经验,结果就成为什么样的人——经验越丰富,一个人的个性就越坚强。”甘地为了争取印度独立,提倡非暴力抵抗,与英国殖民主义进行多年斗争,其间多次坐牢。但这些没有使他屈服,而是更坚定了斗争的勇气,也增长了斗争经验,终于取得了胜利。
1985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做出了一项决定:放弃近一个世纪一直不变的可乐口味,将以较甜较柔和的新型口味代之。因为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强大压力才做出这一决定的,它在市场上的销量已经开始超过老牌的可口可乐。于是公司用两年时间试验新配方,耗资上百万美元,口味测验也进行了几十万次。可口可乐公司充满信心,要用新型可乐全面占领市场。但好景不长,先是人们抢购存量不多的老可口可乐,继而愤怒的公众给公司打投诉电话,还成立了“老可口可乐爱好者联合会”,并威胁公司若不恢复配方,他们将上诉法庭。百事可乐也乘机说,可口可乐过时了,不改就不能生存了。
可口可乐公司显然遇到了极大麻烦。公司还是毅然做出了决定:恢复传统产品的生产。两年后,可口可乐在美国软饮料市场再度名列前茅。可口可乐公司应该感谢他们改方带来的失败,正是这一失败,无形中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这是不是公司有意为之的一次广告活动?成了以后人们产生的疑问。
上面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它们是“失败”和“成功”的最好明证。在你身边有些人事业不顺时,总是喜欢怨天尤人,责怪天公不作美。他们却很少会做自我检讨,寻找自己的错误根源。假如我们能够对自己好好地审析一下,对自我多了解一点,寻找自身毛病。只要你能够认真起来,在情绪上你就会心平气和,才可以用较为清醒的头脑,再决定一个新的方向。
一位男士在工作上出了差错,被辞退了。当时他想去理论,想去报复。可是,他终于使自己平静下来,坦诚地承担了这个错误的责任。把难过的心情推到一边,马上着手开了一个卖文具的小商店。现在他的文具店开得不错,收入很好。他常说:“幸亏当初被开除了,否则到现在还只是个帮人做嫁衣的小职员,有什么意思?”
惟有敢于正视失败之人,才能出人头地。在失败面前,不要痛苦和抱怨,要接受这个教训,并另做打算。
跌倒了就要爬起来。
有时候我们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这话不能机械地理解。需要对失败做科学的分析:它正是在提醒我们“此路不通”,还是在告诉我们只要继续前行就能成功?考虑到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我们认为对常人来说,在连续冲击了多次仍未见转机的情况下,果断地修改目标或暂退一步积蓄力量,是明智的选择。
这样做也是为成功积蓄资本和能量。如果你想做个成功者就得多学习学习成功者在面对失败时的机智做法。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那样你就不用怕了,因为你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地面对,并解决此事。那样成功几率也将提高。
3.勇气催人奋进,懦弱使人停滞
一个成功者肯定是一个懦弱的人,在一个地方吃了闭门羹,他们会去敲响另外一扇门。一次又一次继续地敲门,直到被接受为止。每一个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有这种勇气,那么何愁事业不成呢?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理论学家斯特费尔德教育他的孩子是颇费心计的。他在给孩子的信中总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希望,要他们学会如何面对生活,面对自己。
他的每一封信都充满着对年轻人的教育意义,总是能够让年轻人吸收到生存的智慧。现在就引一段他给孩子教育的信来共同学习:
你这几天的表现,说真的,并不是怎么让人容易相处。看到你把自己当做笨蛋、彻底的失败者,叹息人生好像陶器一样容易碎成粉末,我多少感到焦急。因为陶器一旦破裂,就无法使用,并且碎了的破片也无法复原,但你有用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