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 第8课把行动当作成功先锋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第2页)

第8课把行动当作成功先锋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第2页)

德谟斯特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曾经问他雄辩之术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他说:“行动。”

“第二点呢?”“行动。”

“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思想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会成功。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语种都把它翻译出来了。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目前,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inc杂志,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重要的,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挂在胸,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把那封信成功地交给加西亚。

罗文接到了麦金利总统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时,他没有讲求任何条件,也没有任何借口,更没有任何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因而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力量。”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只有养成行动的习惯,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实现你的目标,实现你的诺言。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直在想而不去做,就根本完成不了任何事情。

对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来说,他会力图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

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来说,当早晨六点闹钟响时,即使是睡意正浓,他也会立即按时起床,而不是像一些人起身关掉闹钟,再回到床上去睡。对于优秀员工来说,“立即行动”就是他的座右铭。

许多人都为自己制定过不止一个目标,但是有些人往往一个也实现不了。因为制定目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付诸行动。制定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则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

所有的梦想必须化为行动,因为行动才有力量。不管你现在决定要做什么事,不管你现在设定了多少目标,请你一定要立刻行动。

只有去做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从现在开始去做,而不是从“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开始去做。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而言妙用无穷。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你就一事无成。

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拥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3庇眯卸完成心动的事

年轻人想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成功,现在就立即行动。“立即行动”,应是自我激励的警句,是自我发动的信号,它能使你勇敢地做出决定行动的想法,帮你抓住宝贵的时间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

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下决心、立即行动更为重要,更有效果。因为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有了价值连城的目标计划,成功已在向你招手。

有则笑话里有这样一位先生,几年以来一直暗恋着某位小姐,可是,连续几年过去了,他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一直在等待,直到那位小姐成为他人之妻,他紧张起来,但是为时已晚了!因此,有了心动的想法请千万不要再犹豫,不要在彷徨中错失良机,应抓住机遇立即去行动。

只有弱者才会因循观望地等待,优秀之人不会等待成功的到来,而是寻找并创造条件,立即行动,不断行动,让别人惊叹他的敏捷。

永远是你采取的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观望了多长时间,这些对你毫无意义,因为它们还没有被转化为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也不管你制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行动。

诚然,因循观望或者坐在那里说大话,总比行动起来要容易得多,正如鲍西娅所说的那样:“倘使做一件事情就跟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一样容易,那么小教堂都要变成大礼拜堂,穷人的草屋都要变成王侯的宫殿了”。正因为做一件事要比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困难得多,所以人们总是愿意坐在那里侃侃而谈,而不愿意迎着现实的困难起步前行。

可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坐在那里侃侃而谈,那么事情就永远不会取得任何一丝一毫的进展,倘若人人都只知道空谈或是空想,而不采取实际行动,那么整个社会都无法继续向前进步。所以,我们一定要马上行动,不断行动,这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障。

美国快乐公司是美国第一家专门为7到12岁女孩服务的公司,它不仅制造了让各种肤色儿童都喜欢的黑色和西班牙玩具娃娃,而且通过捆绑销售与娃娃相关的系列丛书,使学与玩的结合变成一种时髦。2001年,快乐公司的年销售量达到35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玩具业巨人,它的诞生却完全凭着一个已经45岁的女人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罗兰,在她45岁创办快乐公司之前,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电视台记者、教科书的撰稿人以及一本小杂志的出版商。1984年她和丈夫参加了一个在殖民地威廉斯堡举行的传统活动,在那里,她沉浸在当年殖民地的氛围中。圣诞节前,她想给自己两个8岁和10岁的侄女买个既漂亮又有内涵的玩具娃娃作为礼物,但是她没有找到,市场上的娃娃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种。

突然一天,她脑海里诞生了一种奇妙美好的令人心动的梦想。她立刻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了一张明信片——它至今仍保存在快乐公司的档案室。“你觉得怎么样,为9岁的女孩制作一套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同时配备穿着不同时代服装的娃娃,以及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演出的附属玩意儿?我并不做新的玩具,只是把殖民地威廉斯堡的美好回忆微缩到让孩子一直喜欢的书和娃娃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