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得到吗?不,根本没可能!哪怕是乱世天魔,也决计不能在一招之间便击杀大梵天王。刘伯温居然如此嚣张,绝对令大梵天王为之:震怒!
“叛徒,竟敢如此轻视本座?简直——放肆!”
双掌当胸急拍,随即翻掌向外。身随掌动,居高临下,抢先俯冲暴轰。其势如天外陨石飞坠,威力之强,何止雷霆万钧?即使千百雷霆霹雳同时发作,也未必比得上大梵天王之一掌。只因为,这就是真正的龙藏大心经巅峰杀招:梵天灭世!至于刚才那威猛无匹的水龙,不过属于起手前奏罢了。和这主力一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轰~”
弹指眨眼,四掌相触,声若闷雷,震撼天地。彼此皆释放出势若排山倒海的强霸巨力,源源不绝地向对方狠狠压去。假如他不是大梵天王,又或者他不是刘伯温,那么即使是铜浇铁铸之身,这一刻,也肯定要被当场辗压成糜粉,绝无幸免。
然而,尽管可以支撑得住一时,刘伯温的根基,终究不如大梵天王深厚。一拼之下,优劣立见。大梵天王的掌力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刘伯温的掌力却只有开始那一刻最强,接下来便已渐觉后劲不继,大有力不从心之感。原本伸得笔直的手臂,在大梵天王持续加压之下,已经不断向内收缩。形势越来越显窘迫。
“嘿嘿,萤火之光,也敢于日月争辉?简直可笑。”大梵天王嘲弄一笑,随之面色急变,沉喝道:“给本座——败!”掌力再催,要把刘伯温彻底轰成肉泥。
“狗屁天王,别以为自己就能永远掌握一切。飞星九转诀,八八六十四转!”
目射精光,断声急喝。刘伯温弯曲的双臂,猛然再度伸得笔直。比起先前更暴增一倍的掌力,活像洪水泛滥,汹涌输出。大梵天王猝不及防,再加上灭罗天威能已经消耗掉不少,竟没能再度压下刘伯温。
一声仿佛连整片空间,也要被炸成碎片的破裂轰鸣之音,汹汹传响。双方身影两分,拉开十余丈距离,这才各自落地。
十成对十成的一击,刘伯温竟能和大梵天王拼个平分秋色。只不过,大梵天王是身若鸿毛,飘然着陆,足下点尘不惊,身形也依旧站得稳如泰山。刘伯温则被迫屈膝半跪,口鼻渗血,显然内伤不轻。
“哼,刚才你的掌力,竟能在瞬间强化逾倍。这邪门东西,根本不是唐门武功。你们也不是唐门的‘喜怒哀乐不会老’。”
大梵天王背负双手,迈步逼近。目光如电,在刘伯温和武当七侠身上来回审视。看他举手投足之间,轻捷依然。说话语声,也是中气十足。显然刚才一拼,并没能让他遭受什么实质性伤害。
只见大梵天王眉头略蹙,沉吟道:“胡大海……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嗯……啊!对了,哈,本座想起来了。胡大海,可不是明教的一员大将吗?
原来如此,你们都是应天府的人。朱元璋死后,你们便都投靠了那个萧元亨。可恶,原来刚才一切,你们都是在愚弄本座!哈,哈哈,哈哈哈~~很好,好得很!竟敢愚弄本座,本座就要让你们知道,究竟什么叫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预产期过了四天,今天再去医院检查,医生安排老婆住院,准备后天剖腹产了。嗯嗯,因为今天下午才住院,所以饭卡也没得办,然后就要我去送饭,折腾到9点多才回来……累死了。明天还要送早餐……然后老婆生了之后,我还要去值夜……这时候我就想,要是我有个手提笔记本多好,那在医院我也可以继续码字了……
853:智者之殇
怒火冲天,恨意盈胸。这一刻,大梵天王浑身杀气凛然,直令神惧魔惊,仙佛辟易。寒潭洞窟之内的所有人,包括武当七侠和三大金刚在内,赫然人人毛骨悚然,感觉活像遭遇雷轰电殛,浑身上下内外,每块肌肉甚至每根血管,统统都撕痛欲裂。
天王一怒,竟是恐怖如斯!瞬间,死亡的恐怖感觉,便活像一团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沉甸甸压在心头。让在场所有人都最彻底地明白,究竟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绝望!
此时此刻,唯一还能够在大梵天王面前挺立者,就只有刘伯温。他咬住牙关,紧握拳头,绝不低头。纵然一言不发,却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不肯退让的坚定决心。
十多年前,尚处于贫贱之中的刘伯温和朱元璋,在濠州城相识,并结为莫逆之交。因为朱元璋得罪了蒙古权贵,两人被迫离开家乡逃亡。途中,他们和化身为少年,自称“军”的张三丰相遇。
张三丰看出了这两人皆非池中物。但又因为当时身有要事,无法亲自加以教导。于是张三丰分别推荐二人前往皇觉寺和空空洞,分别拜在空澄方丈与大方真人门下,学文习武,不断努力自强,为日后干大事而做准备。
空澄方丈一手“大须弥佛掌”,在武林中也大大有名。但朱元璋乃天生的“日月双王”,体内具有先天元阳真炁,和寻常内功相冲互斥,所以朱元璋不管怎么努力,也练不成空澄方丈所传授的武功,却也籍此打好了根基。日后修练明教日月二宗武学,方能水到渠成。
至于大方真人,本身精通玄门道术。对兵法的研究,也极有心得。在这两方面,他都足够教导刘伯温而有余。
身为军师的最高境界,自是“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中,即使是军师,往往也有亲自上阵动武的必要。在这方面,大方真人的本身修为,却顶多只相当于武林中三流人物水准。刘伯温若跟着他学,即使学得和大方真人一样,也根本不济事。
张三丰早已预料到这一点,并非针对性地作出了弥补。他从万象真藏之中,取出一套名为“飞星九转诀”的奇异武学,提前交给大方真人,让大方真人转而传授给刘伯温。
飞星九转,一转一星。九星之象,分别对应人体四肢及五脏。每发挥“一转”的力量,都能让自身的战斗力,得到短暂提升。一转复一转,功力便能反复增强。对于本身武力比较弱的刘伯温而言,正在在紧要关头之中,最有效的应急手段。
不过有效归有效,因为这飞星九转决的本质,其实是透支生命,以换取强大力量。故此存在着次数方面的限制。终其一生,九转之境,只能分别使用。否则的话,将造成严重损耗,以至于折损寿元。
不过,刘伯温却认为,把九转力量分开使用,效果不大,提升也有限。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把一辈子可能施展的“转”数,集中在一或两场战斗之内,尽情加以发挥。威力必定非同小可。
这也是因为,刘伯温认为,需要自己这位军师走上前例出阵的情况,不可能有太多次。把毕生所有“转”数量倾注于一、两次的生死交锋之中,应该已经足够。所以他才有这种决定。
然而,究竟什么时候才,而且是动用“转”的最恰当时机?要对这一点进行准确判断,实在并不容易。同时,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武功修为越来越高,刘伯温也基本没有了动手的机会。
白衣世尊之子,强夺波斯明教总教主大位,率领大军回归中原,向朱元璋复仇。长江水上一战,朱元璋因为攻下应天之后,便耽于逸乐,武功退步,不敌世尊之子,生命垂危。这个时候,正需要刘伯温动用飞星九转之力解围。然而……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当年的诸葛亮,行军打仗,从不愿行险赌博。故此当魏延提出奇袭子午谷之策后,诸葛亮并不应允,宁愿堂堂正正,出岐山北伐。
刘伯温外号“再世诸葛”,智计与诸葛亮差相仿佛,性格之谨慎,同样和诸葛亮如出一辙。虽然朱元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