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的那只狗,被一位在公园躺椅上打盹的乞丐捡到了。乞丐看到广告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准备去领赏金。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商场的墙体电视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了3万元。
乞丐又折回他的破屋,把狗重新拴起来。第四天,乞丐再到百货商场,发现悬赏的金额涨到了4万元。
在接下来的9天时间里,乞丐从没有离开过商场的大屏幕,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了他的住处。他想,就凭这笔赏金,足可以痛快地生活好几年。可是,当他跨进家门时,看见那只狗已经饿死了。
生命悟语:
乞丐的教训是:贪心会使人放弃一只鸟去追逐十只鸟,结果一只鸟都不能得到。
富翁的教训是:有时候,金钱只能激发人的贪欲,却不能激发人的善心。
小公务员之死
某机关一个小公务员一直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有一天,他忽然得到通知,一位从未听说过的远房亲戚在国外死去,临终指定他为遗产继承人。
那是一个价值万金的珠宝商店。小公务员欣喜若狂,开始忙碌地为出国做种种准备。待到一切就绪,即将动身,他又得到通知,一场大火禁毁了那个商店,珠宝也丧失殆尽。
小公务员空欢喜一场,重返机关上班。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整日愁眉不展,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
“那可是一笔很大的财产啊,我一辈子的薪水还不及它的零头呢。”他说。
“你不是和从前一样,什么也没有丢失吗?”他的一个同事问道。
“这么一大笔财产,竟说什么也没有失去!”小公务员心疼得叫起来。
“在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有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商店遭了火灾,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人看得很开,可不久以后,小公务员死于忧郁症。
生命悟语:
失去与获得全在一念之间。这位公务员为了他从未拥有过的商店而忧郁,竟然连命都送上了。不是拥有就是错误,而是说如果一味地贪恋拥有那绝对是一大错误。
黄金距离三英寸
有一则故事曾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中广为传诵。这个故事有着一个极其动听的名字,叫做“黄金距离三英寸”。
达比和他叔叔一起到遥远的美国西部去淘金,他们不停地挖掘,几个星期后,终于惊喜地发现了金灿灿的矿石。于是,他们悄悄将矿井掩盖起来,回到家乡的威廉堡,筹集大笔资金购买采矿设备。
不久,淘金的事业便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当采掘的首批矿石运往冶炼厂时,专家们断定,他们遇到的可能是美国西部罗拉地区藏量最大的金矿之一。达比仅仅只用了几车矿石,便很快将所有的投资全部收回。
让达比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正当他们的希望在不断膨胀的时候,奇怪的事发生了:金矿的矿脉突然消失!尽管他们继续拼命地钻探,试图重新找到金矿石,但一切终归徒劳,好像上帝有意要和达比开一个巨大的玩笑,让他的美梦成为泡影。万般无奈之际,他们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几乎要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富豪的矿井。
接着,他们将全套机器设备卖给了当地一个收购废旧品的商人,带着满腹遗憾回到了家乡威廉堡。
就在他们刚刚离开后的几天里,收废品的商人突发奇想,决计去那口废弃的矿井碰碰运气,为此,他还专门请来一名采矿工程师。只做了一番简单的测算,工程师便指出,前一轮工程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业主不熟悉金矿的断层线。考察结果表明,更大的矿脉距离达比停止钻探的地方只有三英寸!
故事的结果是,达比终其一生只是一名收入仅够养家的小农场主,而这位从事废品收购的小商人,终于成为西部巨富。
生命悟语:
记住这个道理:黄金距离三英寸。世上的很多“不可能”都是一种考验人的表象,只有大胆的“尝试”才可以改变它。
当你已经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要再考虑与做这件事无关的问题,不要让功利心和由此引出的担忧干扰你的行动。
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会再考虑成功或者失败。没有了成败的忧虑,人就自然变得轻松自如。
敢于尝试
安利是一家知名的消费品制造商,拥有一个超过100万名独立分销商的全球直销网络。它所贩售的产品超过4300种,其中包括安利自己以及其他品牌的商品,完全通过上门推销和邮购的方式销售,年营业额以数十亿美元计。安利的标语就是:“我们送出的产品是最好的!”
安利公司是由狄韦斯和他从小结识并成为终身事业伙伴的杰文·安岱儿共同开创的,它的行销网遍布北美、亚洲及欧洲,全球的员工人数超过万人。但在安利诞生前,狄韦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与积极、乐观、勇于尝试的人结交的重要性。
狄韦斯在读高中时,遇到了他后来的搭档杰文·安岱儿,他是一个与狄韦斯有着相同梦想、希望和目标的青年。他们一起计划创造自己的事业。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们在车库里开始了一项新事业,它后来即演变为现在的安利。
狄韦斯认为,那些梦想拥有自己事业的人,往往只看重管理事业,而非建立。依他的看法,大多数公司之所以会垮,是因为创立的人想要成为这家公司的经营者。狄韦斯说:“当某人辛苦建立起的事业稍有成长时,他就开始花许多时间去阻止它的成长。自此他们即陷入一个怪罪的阶段,他们怪罪每个人,就是忘了检讨自己。”
把你的心从杆上撑过去
一位撑杆跳选手,一直苦于无法超越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杆上撑过去,你的身子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杆又跳一次,果然一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