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别太计较的句子 > 第3章 立即行动不抱怨时间(第2页)

第3章 立即行动不抱怨时间(第2页)

(1)站起行动,不要躺着思想!

(2)我们无论走了多累,走了多久,都千万不要在“成功”的家门口躺下休息;

(3)不要把幻想当成梦想。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成功开始于心态,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我们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想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29岁的迈克尔正是以此成为企业巨子的。迈克尔·戴尔如今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

在迈克尔小的时候,一位女推销员一次上门,说要和迈克尔·戴尔先生面谈他申请中学同等学力证书的事情。于是,当时还很小的迈克尔认为尽早把中学文凭解决掉可能是个好主意。过了几年后,迈克尔有了另一个好主意: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下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全部拆开,来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

在大学期间,迈克尔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万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开办自己的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的父母大吃一惊,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们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戴尔始终坚持己见,无论他们怎样劝说。终于,他们达成了协议:他可以在暑假时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到9月如果办得不成功,他就要回学校去读书。

回奥斯汀后,戴尔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当时他19岁。以每月续约一次的方式租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办事处,雇用了第一位雇员负责处理财务和行政工作——一名28岁的经理。他在一只空盒子底上画了戴尔电脑公司第一个广告的草图作为自己的广告。朋友按草图重绘后拿到报馆去刊登。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积极推行直销、按客户的要求装配电脑、提供退货还钱以及对失灵电脑“保证第二日登门修理”的服务举措,为戴尔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戴尔电脑公司鼓励雇员提出新的主意。雇员提了一个主意之后,如果公司认为值得一试,那么,即使后来证明不可行,雇员也会获得奖赏。到了迈克尔·戴尔本应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万美元。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今天,戴尔每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电脑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附属公司,雇员约有5500名。戴尔个人的财产,估计在2.5亿到3亿美元之间。

我们从戴尔的成功告经验中可以得到启示:成功的根本在于行动。我们应该去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尝试去做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事。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不抱怨的智慧:

要取得成功,不光是靠智慧,最基本的就是行动。如果自己光凭脑子想,永远不付诸行动,那么永远也不会成功。

3。想好了,立刻行动

在我们的生命中,随时随处都有,这些机会足够让我们功成名就或让我们从此一蹶不振。是否好好利用机会,是否要主动争取,那就得看我们自己的决定了,除非我们去付诸行动,否则我们都将注定平庸一生。所以,还在等什么呢?赶快动手行动吧!

一个6岁的小朋,,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上的鸟窝,而且还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第一个想法就是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窝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平时妈妈是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的。于是,灵机一动,来了主意。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可是,小麻雀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来尽舔着嘴巴。这个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从此以后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在我们的一生中,做什么事情都思前想后固然重要,但要一直犹豫不决就难免要做一些错事了,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

在决定了一件事后很多人不敢马上去做,而是仔细考虑到底是不是还欠稳妥,思前想后,害怕万一失败了该怎么办,仔细考虑还有没有其他的决定,甚至不相信这是个最好的决定。就这样,他一直在决定中,当别人都已经向前行进时,他还在原地踏步不动从来没有付诸实际。这样的人就算有再聪明的头脑,再丰富的想像力,但却不能付诸实践,那又有什么用呢?

思想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不付诸于实际行动,只是在想着做什么,而那永远也不会成功,只能是空想。

很多人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跌倒,而且是因为不能把信念化做行动,并且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

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是人的两种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我们读过这样一则古文:“蜀之鄙有二僧”。

有两个和尚在四川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个富有,一个贫穷。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呢?”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饭钵、一个水瓶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凭这些去,可能吗?”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是成功的保证。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都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以实现。

拿破仑说:“想得好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我们采取多大行动就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不是我们知道多少,就会有多大的成功。不管我们设定了多少目标,不管我们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我们一定要立刻行动。惟有行动才能使我们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发给路人。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语种都把它翻译出来了。

在日俄战争的时候,这篇短文被每一个俄国土兵带在身上。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军人、公务员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