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南方人却爱吃馒头,我的饮食偏好在家人眼中属于另类。
馒头里有一类叫老面馒头,个头特别圆、大,嚼起来特别筋道,面香味儿特别浓郁,我一个早餐就可干掉三只。妻儿见了直瞪眼,又大又淡的大馒头,半个都难以下咽。待我将历史原因细细道来,妻儿听后才明白原委。
20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我在桂北大山里读小学,经常以红薯木薯充饥。一天,老师上课时讲到豆腐是美味食品,可是我们一群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却不知所云。于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案,然后说这就是豆腐的样子。而我们立刻联想到经常吃的木薯粑,老师解释说不一样的,豆腐比木薯粑厚而软,入口不塞牙缝……
豆腐一定是人间美味,我当时经常梦想要品尝一回。终于,我尝到了一回人间美味,然而这美味却不是豆腐。
那一天,从大城市天津来到山寨的医生,送给了我一只又大又白的馒头。我不知此为何物,抓在手里感觉绵软,吃到嘴里顿觉面香沁入心脾,越嚼越觉得有味道,狼吞虎咽吃完之后,意犹未尽却已经没有第二只……从此,大馒头乃人间美味的印记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
天津医生为何去到山寨,又为何送我大馒头,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知道,20世纪70年代初,曾经有大批天津医生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援桂医生到广西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些天津医生举家而来,他们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带来吃面食的习惯,他们做的老面馒头特别地道好吃。那位医生之所以送我馒头,是因为他到寨子里给一位老人看病时,瑶族老人听不懂汉语,我临时帮翻译了几句。
从第一次品尝老面大馒头起,直到数年之后才能敞开肚皮吃个饱。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天,我跟随在省城大学任教的伯父乘火车途经融安县火车站时,车站上有冒着热气的老面大馒头出售。伯父见大馒头才卖五分钱一只,一口气买了十只,打算我俩每人吃一只,剩下八只带回省城。不料,我一口气吃掉四只,令伯父目瞪口呆。
多年之后,日子好过了,每天吃馒头已不是奢望,于是我每天早晨泡一壶茶,几个老面馒头,幸福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幸福一直延续到几年前的一天,老面馒头突然也给我留下伤心的记忆。那天早晨,年届八旬的老父亲突犯心脏病,本来已经病情危急,我送他去急诊。临出门时,老人家还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吃个馒头再送我走?”不曾料到,老父亲这句话成了留给我的最后话语,他这么一走就再也回不来……
人有悲欢离合,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如今的每天早晨,我依然泡一壶茶,两个老面馒头,细细品来,回味无穷。
身为南方人却爱吃馒头,我的饮食偏好在家人眼中属于另类。
馒头里有一类叫老面馒头,个头特别圆、大,嚼起来特别筋道,面香味儿特别浓郁,我一个早餐就可干掉三只。妻儿见了直瞪眼,又大又淡的大馒头,半个都难以下咽。待我将历史原因细细道来,妻儿听后才明白原委。
20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我在桂北大山里读小学,经常以红薯木薯充饥。一天,老师上课时讲到豆腐是美味食品,可是我们一群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却不知所云。于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案,然后说这就是豆腐的样子。而我们立刻联想到经常吃的木薯粑,老师解释说不一样的,豆腐比木薯粑厚而软,入口不塞牙缝……
豆腐一定是人间美味,我当时经常梦想要品尝一回。终于,我尝到了一回人间美味,然而这美味却不是豆腐。
那一天,从大城市天津来到山寨的医生,送给了我一只又大又白的馒头。我不知此为何物,抓在手里感觉绵软,吃到嘴里顿觉面香沁入心脾,越嚼越觉得有味道,狼吞虎咽吃完之后,意犹未尽却已经没有第二只……从此,大馒头乃人间美味的印记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
天津医生为何去到山寨,又为何送我大馒头,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知道,20世纪70年代初,曾经有大批天津医生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援桂医生到广西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些天津医生举家而来,他们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带来吃面食的习惯,他们做的老面馒头特别地道好吃。那位医生之所以送我馒头,是因为他到寨子里给一位老人看病时,瑶族老人听不懂汉语,我临时帮翻译了几句。
从第一次品尝老面大馒头起,直到数年之后才能敞开肚皮吃个饱。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天,我跟随在省城大学任教的伯父乘火车途经融安县火车站时,车站上有冒着热气的老面大馒头出售。伯父见大馒头才卖五分钱一只,一口气买了十只,打算我俩每人吃一只,剩下八只带回省城。不料,我一口气吃掉四只,令伯父目瞪口呆。
多年之后,日子好过了,每天吃馒头已不是奢望,于是我每天早晨泡一壶茶,几个老面馒头,幸福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幸福一直延续到几年前的一天,老面馒头突然也给我留下伤心的记忆。那天早晨,年届八旬的老父亲突犯心脏病,本来已经病情危急,我送他去急诊。临出门时,老人家还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吃个馒头再送我走?”不曾料到,老父亲这句话成了留给我的最后话语,他这么一走就再也回不来……
人有悲欢离合,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如今的每天早晨,我依然泡一壶茶,两个老面馒头,细细品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