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长宏含笑点头,柱子已经走出了五六步,转身再问:“您儿子没有信来吗?”
郝长宏摇摇头,就算是答复了。
提到儿子,他也十分担心呢!虽说是班直,不一定上战场,但是谁能说得准呢!而且,如果谣言是真的,官家下落不明,那么儿子呢?
老人不敢再想下去,实在是不敢再想了。
李纲接到圣人传诏,脚步匆匆来到坤宁殿,内侍请相公稍候,进殿禀报,不多时,内廷有旨,请李相公进去。
李纲整衣冠,低头而入,来到该停的位置,跪倒叩头:“臣李纲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朱云萝道:“相公快快请起,赐座!”
李纲起身,见德妃何凤龄、淑妃郑庆云、修媛狄玉輝赫然在座,再度见礼,这才坐下。
朱云萝道:“相公略微清减了些,官家不在,国事家事有劳相公了。”
李纲道:“圣恩浩荡,臣粉身碎骨也难报一二呢!”
皇后温婉贤淑,李纲极为敬重,大概也能知道叫他来的目的,却是如何回答呢?
“难道,官家还还有信来吗?”
李纲把心一横,道:“还没有,统军川大捷之后,想必陛下事物繁忙,一时顾不上吧!”
皇后还没说话,德妃何凤龄却道:“胡说!京城都传开了,官家下落不明,还不说实话吗?”
李纲抬头,看到了几张泪脸,就连皇后也在垂泪。
这时候说了实话,立即就是天下大乱的局面。官家不在京城,一旦乱起来,谁能控制局面?太上皇余威尚在,众亲王虎视眈眈,他虽为首辅宰相,到底是个臣子,有些事情,岂是他能决定的?所以,拼着落个欺君之罪,也是不能说的。
念及于此,李纲正容道:“德妃娘子这是从何说起啊?臣尚且不知,娘子又怎能知晓?这种话,定是那怀有异心之人无端捏造,其心可诛。德妃娘子切莫信了小人的话,若是伤了身子,或者造成混乱,如此向官家交代?”
李纲的意思,这种话不但不能信,更不能传,真是软中带硬,有理有节!
皇后道:“既然相公都这样说了,咱们相信就是。相公有事,尽管忙去!”
李纲松了一口气,起身告辞,临了道:“大宁郡王殿下一直要出宫去,请皇后娘娘约束一二,臣等说过多次,殿下未必肯听呢!”
朱云萝一口应承,立即叫人把赵谌叫来,看来要实施禁足令了。
这个时候,赵谌待在坤宁殿最好,再不能出事了。
第十二章 无声(二)
回到政事堂,新任兵部左侍郎张所已经候着了。
张邦昌道:“已经跟他谈过,李相看看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成都府属下几个县,夏税征收过程中,出了一些事故,上万户农民抗税,若是在往常,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眼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宰执共议:派张所立即赶赴成都府,处置一切。
李纲长出一口气,道:“既然你们几个都谈过了,我就没什么说的了!”
呷了一口茶,又道:“宗旨就是一条,稳稳当当地把差事办下来,不能出乱子!”
张所道:“相公的话下官记下了,请相公放心就是!”
张所辞了出去,赵鼎急道:“你是怎么回的?”
李纲眯着三角眼,道:“还能怎么回?该怎么回就怎么回吧!”
这时,龙德宫那边又来人问消息,李纲道:“太上皇那边也需要安抚,张相公一行如何?”
张邦昌为难道:“我,我实在是说不出口啊!”
赵鼎道:“我去!”说罢,气哼哼地去了。
关键时刻,张邦昌又在耍滑,难怪赵鼎要生气。
张叔夜病得厉害,强撑着来议事,万分担忧道:“一旦……可怎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