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姬老爷子的命太金贵,哪怕出现一丁点的意外,这责任都不是他这位副部级能扛得住的。
当然,要是成功治愈,那自然名利双收,官运亨通,可问题现在姬老爷子病入膏肓,命在旦夕,张院长就不得不为自己身家性命和前途考虑了。
而姬竹心在这紧要关头,如此隆重的推出这样一位,嗯,年轻的神医,张院长就猜测起姬家的用心了。
“秦医生,这位是李祥希李老,来自京城,我爷爷的病,现在由李老负责…………依我看,您们先谈谈我爷爷的病情吧!”姬竹心继续介绍,没理会张院长的复杂心思,也绝口不提让秦棣先看病人的话。
秦棣知道,姬竹心走的这一步,是要试他医术,他要面对的,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专家。
秦棣一点不怯场,坐在原地,他纹丝不动。
那位名满京城的大名医李祥希温文尔雅,气出非凡,目光落到秦棣身上,他头就有点疼了。他摸不清姬家为何找来这样一位年轻医生,他虽然蔑视秦棣,但也不好扫人脸面,毕竟人活到半百这岁数,火气内敛,轻易不会干出得罪人的蠢事,很矜持地向秦棣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便找了个地方坐下。
他身后一群专家,都是浮浮沉沉的老人,就算心存疑惑,也不会跟小儿一般见识,一个个随便坐下,闭口不谈病人的情况,干脆利落将秦棣凉在一旁,直接无视。
他们那模样,那表情,简直比开口置疑更跋扈,更嚣张。
何况,在国内医学界,讲究排资论辈,老一辈的在小一辈的医生面前,总爱端端架子,摆摆脸谱,不然那不是前辈高人。
姬竹心一切尽收眼底,她微微一笑,轻轻瞥了秦棣一眼,然后一脸的玩昧。
秦棣这个半路出家的野医生当然不懂这些门道,但他对于这些端着下子不肯下来的老家伙十分的不爽…………他不以为意,很娴熟从茶几上抽出根香烟点上,一边吞云吐雾的同时,还不忘细口细口的啄茶,大有“他横任他模,我自明月照大江”之势。
这一下,一群专家意外了,瞪大了眼睛看着秦棣,失策啊!
他们没想到这家伙比他们更大牌,更会摆谱和装b!
第11—14章(修)
第11—14章(修)
秦棣依旧抽着烟,他吞云吐雾,姿势老辣,显然是一杆老烟枪,直接无视一群专家们的存在。
京城专家李祥希有些沉不住气了,眉头轻轻一拧,端端起茶杯轻啄一口,正想打破僵硬,想了一想,他轻轻瞥了身边的张院长一眼,微微一笑,他干脆利落置身事外。
“我们来讨论一下姬老病情吧!”终于,还是那位张院长沉不住气。
他打破沉默,掏出了一本病历,没给秦棣做姬老病情上的介绍,直接道:“秦……医生,这是病历,记录了患者最近两个月的情况,你先了解一下,等一会我们一起去复诊,复珍完我们再辩证。”
张锦华院长就把病历本推到秦棣面前,不忘友情地提醒秦棣一句:“有什么特别需要了解的,可以问我。”
张锦华这句话暗藏玄机,一般人的病历,不仅记录病人所患的病情,同时记录了病人以往得病治病的情况,以及有家族性遗传病史,但像姬家老爷子这种级别的人物,就只能一病一案,是绝不允许医生随意翻阅,不懂的,也只能问,而不能看。
张锦华说的“特别需要了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与其说是张锦华友情性的提醒秦棣,还不如说他给秦棣下了个套。
因为能称得上名医国手级别的医生,大多都面临过、或经历过这种情况,清楚这“特别”所表达的含意,如果不懂,那就显得不够极别上不了台面。
张锦华挖的这个坑,简直堪称不露任何迹痕高明巧妙至极,秦棣倘若从病历中找不出端倪,那只有问,如问了,不问病人以往病史,以及身体日常情况、家族病史,试问,他还是一个医生吗?在查不出病情,无法确认病因的情况下,哪位医生不会要求查看或翻阅病人以往的病历呢?
这个针对秦棣挖的坑,无论秦棣医术厉不厉害,只要他不问,那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中,张锦华都能一口咬定这家伙根本不是什么医生。
因为连最起码一点医生常识不懂的人,不论他刚才的表演如何精彩,姬竹心都会起疑,一怀疑,她会放心这样的一个人给姬老爷子治病吗?
答案——
当然是否定。
这才是张锦华酝酿的真正杀手锏。
他要给这小子一个教训,好让他知道,在场的人,都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你一个后生晚辈,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跟我们讨论病情。
果然院长就是院长,手段高明,不露痕迹,但在坐的专家们那一个不是道行深得可怕的高手,都琢磨出味来,他们声色不动,蓄势待发,只待秦棣一出差错,一起声讨,干掉这个没一点谦恭的后辈。
李祥希眉头轻轻拧了一下,然后悄悄无声地瞥了张锦华一眼,算是默许了他的行为。都是久经事故的老人,李祥希岂会看不出张锦华以及一群专家名医们的小心思,他一点不介意到时候火上浇油,给这个目无尊长十分欠揍的后辈一个深刻教训。